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107
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体会
王琴芬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妇产科,江苏 常州 213100)【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作为资料,依据止血方法分组,其中25例为B-Lynch子宫缝合法或宫腔纱布填塞止血为对照组,另25例为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止血法为观察组,记录两组出血量,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止血率100.0%、子宫动脉结扎率0.00%与对照组80.00%、16.00%比较均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0.00%与对照组4.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可有效快速控制产后出血,并且不仅适用于阴道产,同时也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具有保守治疗指征的子宫出血患者,其按照科学的宫腔填塞止血原理设计,快速有效减少子宫出血,达到止血目的,具有禁忌症少、副作用少、创伤性少、恢复过程快、维持血容量、避免子宫切除等优点。
【关键词】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产后出血;止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7.107.02
分娩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关注,其中产后出血作为最为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并发症,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必需重视并及时控制,以避免出血过多、抢救不及时等导致产妇死亡,或因大出血,休克时间长,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大多数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此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容易诊断,关键是找出病因,处理原则为针对病因迅速有效止血,补充血容量以及抗休克、防止感染治疗。当子宫收缩乏力时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效果仍不佳时,B-Lynch子宫缝合法、宫腔纱布填塞及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止血比较,B-Lynch子宫缝合法对阴道分娩有限制,宫腔纱布填塞压迫面积有限,留有空隙可造成隐性出血,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则可改善其弊端,球囊注水后直接作用于子宫中下端全面压迫创面及子宫动脉入口,从而有效地降低流入到子宫的血液流量,同时宫腔压迫球囊可以刺激子宫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诱导宫缩,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为此,本次研究对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计学意义,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50例作为资料,依据止血方法分组各25例,均胎儿分娩2h出血量>500 ml(剖宫产>1000 ml),且经子宫按摩、促宫缩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2岁~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4±2.24)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为(39.75±0.87)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岁~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2±2.18)岁,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为(39.71±0.82)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11例;其中剖宫产各10例;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原发性疾病患者,都具有保守治疗指征的产后出血患者。经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统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子宫肌层注射,针对阴道产的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内纱布填塞止血方法,操作时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宫,术者用卵圆钳将纱布条送入宫腔内,自宫底由内向外填紧,24 h后取出纱布条,警惕感染,取出纱布前应先静脉滴注缩宫素。剖宫产术中的产后出血,将子宫从腹部切口托出行B-Lynch子宫缝合法,但该法成功的几率,要看托出的子宫经两手托住并挤压子宫体后,缩小子宫体加压后出血基本停止,成功的可能性才大。
1.2.2 观察组胎儿娩出后预防出血同上述对照组,本组产后出血患者,不管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宫腔球囊压迫性止血法,阴道分娩者经阴道置入宫腔压迫球囊,常规外阴消毒后暴露宫颈将球囊置入宫腔内,球囊注入适量无菌液体,控制住球囊最大容量为500 ml,24 h内取出球囊,固定导管于大腿上,并进行止血效果的监测。剖宫产患者通过腹部和子宫切口放入球囊,助手将导管由宫腔拉出至阴道外,需保证整个球囊在宫腔内,可先注入一半无菌液体,快速缝合子宫切口后再注入液体,这样可以避免影响缝合及降低刺破球囊的概率。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和术后24 h出血量及输血量;评价两组止血效果,即阴道流血量,且子宫收缩良好、出血逐渐减少并停止、尿量正常为有效。观察两组子宫动脉结扎率及子宫切除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软件SPSS 20.0作为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
108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9年9月C第6卷/第27期Sept. C. 2019 Vol.6, No.27
表1 两组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
n2525----术中出血量(ml)151.42±12.43225.42±28.94
11.74<0.05
术后2 h出血量(ml)
55.42±8.4794.42±16.84
10.34<0.05
术后24 h出血量(ml)
352.56±65.47624.52±174.83
7.28<0.05
输血量(U)3.22±0.874.52±1.034.82<0.05
2.2 两组止血效果及结局分析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止血率100.0%、子宫动脉结扎率0.00%与对照组80.00%、16.00%比较均优势明显,
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0.00%与对照组4.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止血效果及结局分析(%)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2P
例数2525----止血率25(100.00)20(80.00)
5.56<0.05
子宫动脉结扎率0(0.00)4(16.00)4.34<0.05
子宫切除率0(0.00)1(4.00)1.02>0.05
3 讨 论
随着二胎的开放,高危孕产妇日趋增多,常见的高龄、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均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就需在分娩前做好产后出血风险评估,提前做好准备,预防出血及做好出血的应对措施。虽然如今预防出血措施越来越全面,比如孕期积极纠正贫血,做好孕期风险评估及加强高危孕期管理,但产后出血仍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仍是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需快速进行处理,确保及时止血,以避免出血过多、抢救不及时等导致产妇死亡,或因大出血,休克时间长,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当采用子宫按摩、缩宫素等方法,宫缩未得到改善、止血疗效欠佳时,应及时采用其他方法,B-Lynch子宫缝合法仅适用于剖宫产术中,宫腔纱布填塞压迫面积有限,留有空隙可造成隐性出血,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则可改善其弊端,(1)球囊注水后直接作用于子宫中下端全面压迫创面,压迫子宫内膜表面静脉,控制静脉出血;(2)同时宫腔压迫球囊能随宫腔形态塑形的优势,可实现对隐匿性出血位置的压迫;(3)同时可以压迫子宫动脉入口,从而有效地降低流入到子宫的血液流量,减少出血量;(4)同时宫腔压迫球囊可以刺激子宫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分泌,诱导宫缩,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止血率100.0%、子宫动脉结扎率0.00%与对照组80.00%、16.00%比
较均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0.00%与对照组4.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止血具有明显的效果,利于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且可减少手术的创伤,避免子宫切除,属于经济性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
综上所述,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操作简单、经济性好、可快速控制出血,改善母体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梅.一次性宫腔压迫球囊在产后出血的应用[J].实用
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2):37-38.
[2] 侯林华.一次性宫腔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
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9):118-119.
[3] 张 明,由婷婷.一次性球囊宫颈扩张器在产后出血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69-69.
[4] 郑 娜.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法治疗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
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6):52.[5] 陈灿芳.Bakri球囊宫腔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
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54-55.
[6] 赵轩胤.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对剖宫产
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60-63.
本文编辑:董 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