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层医院检验科怎样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治服务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基层医院检验科怎样更有效地为临床诊治服务

发表时间:2013-05-09T16:25:51.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 作者: 李冰冰

[导读] 检验结果的合理﹑准确﹑有效离不开分析前的准备,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后的核对分析工作。

李冰冰 (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林业医院 132503)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063-02

【摘要】 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而准确﹑有效的实验室数据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做保证,同时检验结果具有客观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的沟通协作也十分必要。【关键词】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标本﹑试剂﹑沟通协作

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检测,并强调对检验全国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采取严密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1]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整个检验全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检验技能,不断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同时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与协作,相互理解相互配和,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全过程中的误差,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实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疗依据。 1. 分析前质量保证

分析前:医生开出检验单—患者准备—原始标本采集— 储存运输—实验室验收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获得患者体内客观而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准确无误地填写检验申请单,字迹要清晰可读,写明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案号﹑诊断及标本来源,有时还要附有简单的病历,特殊情况说明等临床资料。如果这些内容一旦被漏填﹑忽视﹑错填或者填写不清,都会使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不能全面获取患者信息,以至于不能根据生理变化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出现错报﹑漏报﹑误诊等情况[2]。医师在认识疾病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申请实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的实验方法,同时还应对该实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检验的生理﹑病理﹑药理等深入理解。知晓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疗程都会有不同变化[3]。而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也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检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送检标本的质量。同时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一定要符合实验要求,尤其是标本的采集器材,例如K2EDTA抗凝血浆不能检测钙﹑淀粉酶﹑碱性磷酸酶,4NC的柠檬酸钠炕凝血测血沉而8NC的柠檬酸钠炕凝血测凝血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实验误差来自分析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因而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处理标本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但分析前质量保证,基层医院往往更难做好,不仅仅是医务人员检验质量控制观念不强,更多是为了方便和满足患者。例如,一位患者,男,28岁,偏胖,工作性质是每天上夜班,白天休息,下午二点多来院,自述空腹,要检查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分离胶管采血5ml,离心后血清轻度乳糜,如果此次检验结果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可以说患者体检基本正常,但检验结果除肾功外其余几项都偏高,考虑可能是血清浊度影响了分析仪终点比色法的吸光度,与临床医生及患者本人沟通说明情况,建议重检一次,按实验要求忌酒﹑忌高脂食物,早晨空腹采血。不难看出基层医院有其特殊性,有些实验条件无法完全满足,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随时沟通。 2.分析中质量保证

分析中:标本接收—仪器维护—试剂准备—分析中质量控制—报告结果

临床医师﹑护士可以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但对于一份真实的标本其结果的准确性则依赖于检验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其中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做好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校准,使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每日工作前做好试剂的准备工作,按流程操作,按试剂说明书配制﹑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临床检验作为一项以实验为基础的工作,一定要建立和完善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检验分析的全过程都处于规范受控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检验结果客观﹑准确﹑及时,具体做到:①所有检验项目都应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此操作程序应具有可操作性及规范性﹑有效性。②要做好室内质控,一旦出现失控情况,必须有失控的调查记录及改正措施。③做好检验结果的登记和保存工作。④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以判定实验室的校准和检测能力是否在质控范围内。分析中质量保证在基层医院也有其局限性,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仪器和试剂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往往技术指标不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不稳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举个例子,优利特尿分析仪及其11A试纸条检验结果一直很稳定,可用过另一台尿分析仪就不然,白细胞阳性率可达

90%以上,有时仪器检测白细胞“++”,离心镜检却几乎没有白细胞。经实验证实问题在11D试纸条,此厂家生产的试纸条极易受外界温湿度影响,与外界接触白细胞反应区就逐渐发生变化,而影响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只好先与临床医生沟通:白细胞以镜检为准,并及时更换试剂,可以看出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大大影响检验质量。 3. 分析后质量保证

患者样本检测结束,出椐检验报告单之前,应认真做好结果的核对和分析,科室负责人应对其进行审核,对超出医学水平的检验结果应当与近期的结果进行比较,有效分析各参数之间关系,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分析比较[4]必要时还要询问医生或患者本人更详细的资料,一旦出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应在质控下对其进行复检,从而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患者有要求时,检验人员有责任对检验结果做出与病情有关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分析,以及建议定期复查或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总之,检验结果的合理﹑准确﹑有效离不开分析前的准备,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后的核对分析工作。基层医院检验科更要注重与临床的交流,一方面要寻找机会向医护人员介绍正确采集标本的重要性﹑注意事项以及影响因素还应适时建议和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分析使用检验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多深入病房及时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的意见﹑建议带回检验科,便于及时发现科室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用诚恳的工作态度来弥补条件的不足,更好地为临床服务,让患者满意。同时希望提高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多了解一些与医学检验有关医学知识,尽可能地遵守检验标本的采集要求和条件。检验人员也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协作﹑共同配合﹑从严把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屈引婷,王会全.学位论文网,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J].血清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清中ph﹑Ca测定的影响[J].现代医学检验杂志,

2005,20(3):39.

[2] 丛玉龙.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 [3] 嘉钧.临床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J].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2010-9-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