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北京,去一个房间里有松树的地方喝茶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在北京,去一个房间里有松树的地方喝茶

喝茶不是朝圣,但当你身绝美之境,在若有似无的仪式感中,自然会感到超脱的平静。在茶家十职,茶的道,并非说出来、表演出来的,而是茶境之中从你内心涓涓流出。 茶家十职

茶家十职是一个地方,位于北京草场地。这个地方的主人叫李曙韵,是位从台北来的茶人。走进茶家十职,一条蜿蜒的小路曲曲折折,通向一座名为广汉堂的院子。院中一座假山对面,你可以看到“晚香”二字,此地便是这座奇妙的茶舍。茶家十职有三座屋堂,一座内石砖铺地,屋前设有佛龛,屋中心有一棵松树。身在树下,炉香袅绕,这里是授课讲茶的所在。另一间屋子木质座席,四围条案,是进行茶会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一间茶书院,供人品茗翻书,坐而论道。 在采访时,李曙韵煮茶招待我。斟茶之后我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饮茶才符合礼仪,李曙韵很轻松地告诉我:“随便喝”。最自然的最贴近生活习惯,才是最符合美的。茶与剧场 在2004年时李曙韵曾在台湾与Discovery合作,节目剧组将茶书院与基隆街头小吃并列在一起作为台湾的特色专题。令李曙韵失望的是,品茶仅仅被当作饭后的点缀。所以她在剧场中做了一场茶会,来证明茶事是具有很庄重文化性的,应该得到尊重。如今这样的剧场茶会也存在于茶家十职,古

琴、花艺、绘画、书法、服装、文学吟唱……茶的内涵被延伸到艺术世界。茶会自古就是茶人联谊。茶家十职的剧场茶会打破了传统茶会的繁复礼仪,创造了一个自由的美学空间,让与会者进入一个自然、放松的世界。 茶事是一种对器物的尊重。

李曙韵将茶文化视为一种对器物的尊重。亲手打造茶事器物是李曙韵的个人爱好,也是她对待茶事的尊重。在她看来,只有亲手打制的器物自己才能有足够的了解,熟识玻璃、金属、陶器等不同器皿的特质,自己才能运用不同器皿泡出满意的茶。李曙韵说招待我用的煮茶的银制器皿就是她亲自手捶打出来的,在电茶炉上显得颇为精致。茶书院的杯子被客人打坏或者运送过程中发生碰撞损坏,李曙韵说自己过去会难过很久。但是现在,她开始去尝试接受和欣赏这种破损,去修复损坏的茶具,这些破损的茶具就有了故事,成为了一种专属的经历。

时间中的时间茶家十职,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我们需要一些让我们静下来、让时间里另有时间的地方。2013年李曙韵主持的香格里拉高山茶会李曙韵,著名茶人,出生于新加坡,事业发展于台湾。“人澹如菊”茶书院创立人、第十届台湾文化奖得主。2011来到北京国子监创立“晚香茶室”,2013年搬至草场地创立“茶家十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