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为此,我校依照中心小学要求,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常规要求。
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测试及试卷分析。
一、备课。备课主要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1、在明确国家教育目标、课程标准要求、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每个单元、每课书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2、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情,精心备课,精心选择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预备合适的教具,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与传统教育设备之间的关系,不要出现一支粉笔写到底的极端情况。
3、实行先周备课,提前设计好教案,共享教案要提前搞好二次备课。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
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坡度、密度、难度,现代教育设备与传统教具选择得当,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练习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的教案,具体教案二次备课格式要按照区教研室统一要求进行。
4、认真参加上级组织的年级组集体备课。
二、课堂教学。
1、上课前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教具、设备准备等。)。上课铃一响,教师应立即去教室上课(包括检查和指导学生做眼保健操),准时下课不拖堂,上、下课应举行必要仪式。
2、严格按课程计划上课,不得更改科目、内容。
3、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一律用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实验操作正确熟练。上课时精神饱满,声音响亮、教态自然、亲切,不坐着上课。
4、课堂上对学生不得斥喝、辱骂、讽刺挖苦、更不允许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
5、上课时,非本节任课老师不得随意闯入课堂。
6、上课时,不接待家长或亲友,关闭手机,不接电话,中途不离开教室,不叫学生出教室替老师拿东西。
7、学生做作业时,老师要巡视指导,不处理其它事情,更不能看报、看杂志、打瞌睡。
8、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实验的艺术,学会设问,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作业原则上应该“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2、教师备课必须备作业,教学时间分布必须安排学生课内作业时间。课堂作业应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难易适度,份量恰当。
3、注意减轻学生负担,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协调各科作业,课外作业一日总量:一、二、三年级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四、五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4、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全面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布置作业应以中等水平为度,基本题以课后练习题和基础训练为主,同时创造条件布置弹性作业,提倡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外作业,提升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做附加题。
5、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独立完成,不抄袭,不拖拉,发现错误及时订正,书写工整,簿本整洁,执笔姿势符合书写要求,字迹端正清楚,不在簿本上涂改批语或得分。
6、教师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1)、批改及时,正确无误。及时批改课内作业和单元测试题,认真抓好订正环节。及时指导全班作业,有目的地辅导学生.批语要鼓励进步。(2)、格式规范,符合统一。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批改要求,批改一律用红笔,评分要掌握标准,一律采用等级制,注明批改日期,批改完后要书写鼓励性、指导性评语。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要做学生的表率,写字工整、规范、不潦草、不涂改, 不写错别字。(3)、认真讲评,力求实效。对于作业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在全班讲评。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要耐心辅导,通过面批等形式帮助提高。
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外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1、规范辅导要求。科任教师发扬合作精神分别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辅导。
2、辅导前要准备好辅导内容,以提高辅导效果。辅导内容要保存好,以充实教学资源。
3、学校每学期对教师辅导学生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考核。
五、测试及试卷分析。
1、考查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必须贯彻教改精神,重视平时的考查,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道学生实践操作以及口头作业的检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手、脑、口并用。
2、教师应把考查作为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分析,不断改进教学。
3、期中、期末考试后,各科教师都应作出书面分析,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对全校成绩作出统计,并针对共性问题作出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