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乡土壤类型及利用特征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家乡土壤类型及利用特征

(烟台)

我的家乡位于烟台昆嵛山附近,道教名山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端,横亘牟平、文登、乳山三区(市),地理位置优越。昆嵛山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风光秀丽,环境幽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名胜区。昆嵛山由于特殊的地形地势形成了许多天象奇景,著名的有“泰礴日出”、“山市蜃楼”、“古洞烟霞”、“昆嵛叠翠”等。昆嵛山有众多的古迹遗址、名人史料、碑碣石刻等人文景观,如道教的全真教发祥地烟霞洞,胶东第一古刹无染寺,名扬全国的岳姑殿、九龙池、龙王庙、齐王坟及无盐王后墓葬,王母娘娘洗脚盆,抗日英雄于水洞。

昆嵛山土壤类型

昆嵛山的土壤以棕壤为主,pH值6.5左右,山麓及山顶平坦的局部地段常有小 山地灌丛草甸土或沼泽化草甸土,土壤水较多,有机质丰富,pH值5.8以下。在山地上随着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土壤类型及其组合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现象,自下而上依次可见潮棕壤,普通棕壤,白浆化棕壤、酸性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

主要土壤类型有:

(1)潮棕壤:地下水位高,土体下部受潜水影响,常在粘化层之下可见有锈纹、锈斑层。由于土层深厚,地势低平,且有灌溉水源作保证,是高产稳产田,宜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2)普通棕壤: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剖面发育完整,土体构型为Ah一Bt一C型,母质为坡积一洪积物,土壤颜色为棕色,质地为砂壤土至重壤土,土壤反应呈微酸性至酸

性,盐基饱和度较高。大部分现已开垦为耕地,种植小麦、玉米乙花生

(3)白浆化棕壤:此处白浆层颜色深,颗粒性质:上层为轻壤,下层为重壤,PH≈5。属雏形土,按系统发生分类为漂白酸性湿润雏形土。

(4)酸性棕壤:分布于昆嵛山西侧,海拔300一800m的乔木林下,面积666亩。地面坡度大,一般15——20度以上,森林郁闭度和草被覆盖度都大,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和片麻岩的残积——坡积物。自然植被多为赤松一胡枝子一羊胡子草或落叶松一南蛇藤一小叶黄蘖等群落。红松等针叶树生长旺盛,郁闭度大,土壤湿度大,枯枝中所含盐碱少,易淋溶,为酸性土壤。质地为轻壤,因水土流失冲积,颜色上浅下深(7.5YR 4/1.5)。按系统分类法为普通酸性湿润雏形土。该处壤土腐殖质层含有机质3.4﹪,其中胡敏酸0.696﹪,富里酸0.67﹪,氮素0.2﹪,含钾64ppm,但缺磷素,CEC=21.2cmol。

(5)暗棕壤:因此处温度低,湿度大,腐殖质分解缓慢,枯枝落叶层厚。按系统系统分类为普通冷凉湿润雏形土。

(6)山地灌丛草甸土:海拔850m以上的山地灌丛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其主要成土特征为强烈的腐殖质累积,不但含量高,而且厚度大。质地较轻,富含砂砾,无黏粒淀积层,有机质含量高,可达8﹪,分布深厚,土体经常湿润,但因排水良好,未见锈斑、锈纹,全剖面显微酸性,盐基饱和度较低。

棕壤

棕壤又名棕色森林土。发育于暖温带湿润气候区中生型落叶林下的土壤。其主要特征是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B层)呈鲜棕色。 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8~12℃,≥10℃的积温在4000℃上下,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干燥度0.8~1.1。PH值:6.0-7.0 ;有机质含量:80以上;全N含量:2.4-4.5 ;全P含量:0.08-0.63 ;全K含量:7.5-24.6。棕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盐基饱和度与pH呈正相关。盐基饱和度多在50%以上,高者可达80%以上;而少数棕壤pH17me/100g)的现象,这与成土母质的岩性不同有很大关系。棕壤在湿润暖温带生物气候条件下,成土地球化学过程的特点是,在弱酸性环境介质以及淋溶和排水条件下,原生矿物的蚀变,促进水云母和绿泥石转化为蛭石。矿物蚀变过程主要是黑云母-水云母-蛭石(绿泥石),长石-水云母-蛭石-蒙脱石-铝蛭石-高岭石。因此,不论水平分布或是山地垂直带的棕壤,其指示性粘粒矿物均以水云母、蛭石为主。

棕壤多为农林业用地,其养分状况,特别是土壤有机质及氮素营养有很大变化。棕壤的磷、钾含量状况取决于成土母质含磷、钾矿物的种类和数量。

质地多为壤土至壤粘土,某些棕壤性土质地更轻,多为砂质壤土。在自然植被下,表土有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但并不明显。棕壤耕作后,表土层的暗色的腐殖质层消失而形成耕作熟化层,表土层之下是粘化特征明显的心土层,通常出现在28-50厘米以下,厚度变幅较大,色泽为红棕色或棕色,质地粘重,粘粒(25%,棱块状结构,结构面常被覆铁锰胶膜,有时结构体中可见铁锰结核,心土层之下为母质层,通常近于母质本身色泽:花岗岩半风化物多呈红棕色,而土状堆积物多呈鲜棕色,基岩风化物常含有一定量的砾石。

棕壤与褐土是分布于中国的温暖带湿润森林和半湿润的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淋溶土和半淋溶性土壤,一般处于北纬36~44°,东经112~128°之间的高平原地形部位,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燕山南麓、华北平原及太行山两侧,黄土高原东南麓及关中平原等地,

在行政上包括吉、辽、鲁、冀、京、津、晋、陕等省、市、区,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业与水果产区。特别是小麦、玉米、棉花等三大作物,以及苹果、梨、板栗等鲜干水果。

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 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在森林植被下发育良好的棕壤剖面,一般地表有2~10厘米枯枝落叶层;其下为灰棕色腐殖质层,厚仅10~20厘米;再下为最有代表性特征的棕色(有时为红棕色或黄棕色)粘化淀积层,厚约30余厘米或更厚一些,呈明显的棱块状结构,在结构体表面有淀积粘粒胶膜和铁锰胶膜;淀积层以下逐渐到颜色较浅、质地较轻的母质层。

棕壤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生物资源丰富,土壤肥力较高。棕壤地区已成为我国发展农业、林业、果木、柞蚕、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亚热带山地棕壤分布在1500-3600米垂直带,是西南地区用材林和水源林的生产基地。例如云南北云岭-沙鲁里山南部地区的山地棕壤,北坡以云杉为主,南坡除云杉林外,还有高山松林和高山栎林,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林木产量也高。但目前林木采伐过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不少山区时有不同程度的泥石流发生。改造利用重点是,云杉林基地天然更新困难,可采取人工更新,营造落叶松、高山松、油松、华山松、云杉等。发展水源林、用材林和薪炭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同时,充分利用广阔的林下草场和林间草场,发展草食性为主的畜牧业;组织采挖野生药材,保护好林内珍禽益兽,为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创造较好的环境条件。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