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4 地球上的水

201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4 地球上的水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2013高考题大纲版)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露的石油 8.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 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 B. 大洋中部 C. 中、低纬近海 D. 高纬近海 【答案】7.B 8.C 9.C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D 2.A 3.D

(2013高考题广东卷)4.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答案】7.C

(2013高考题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5.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第 1 页 共 9 页

6.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答案】1.C 2.C

(2013高考题安徽卷)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答案】26.C 27.C

(2013高考题大纲版)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答案】3.C 4.D

(2013高考题海南卷)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14.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3.C 14.B

(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9~10题。 9.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第 2 页 共 9 页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10.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答案】9.B10.D

(2013高考题江苏卷)图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答案】17D 18C

(2013高考题四川卷)读图2,回答3~4题。

3. 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4. R河段

A. 流量季节变化大 B. 春汛明显 C. 河流堆积作用强 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3.B 4.A

(2013高考题四川卷)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 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 棉花纺织 B. 甘蔗制糖 C. 葡萄酿酒 D. 大豆加工 【答案】5.D 6.C 二、双选题

(2013高考题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23~24题。 7.“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23.AC 24.BD (013高考题新课标1)8.(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 3 页 共 9 页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尼 罗 河

湖泊 河流 瀑布

维多利亚湖

时令河

图8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

(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6分)(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6分)(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6分)(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6分) (2013高考题海南卷)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

断桥公路河流方向图7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5分) 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5分)

第 4 页 共 9 页

(2013高考题海南卷)10.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湖底比东侧大堤外的平原高出数米,被称为“悬湖”。 河 历史上,洪泽湖上游的淮河流域多次发生严重的洪黄大 黄 涝灾害。图10示意洪泽湖及其相关水系的分布。 海 分析洪泽湖成为“悬湖”的原因及其与上游流域洪涝灾害的关系。 运

河 河 洪泽

淮 江 【答案】成因:洪泽湖上游流域面积大,河流输送

长 的泥沙量大;(2分)洪泽湖湖面宽广,水流速度极

慢,泥沙在湖底大量沉积;(2分)受东侧大堤约束,图 10 湖底逐渐抬高。(2分) 关系:(淮河干流直接进入洪泽湖)“悬湖”抬高上游河流水位,使上游河流排水不畅,加重上游流域的洪涝灾害。(4分)

(2013高考题海南卷)11. (10分)环境保护 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

(2013高考题江苏卷)12.【海洋地理】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图21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⑵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5 页 共 9 页

⑶三沙市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___________海岸,据此,其适合发展的产业为_________。(2分) ⑷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2分) ⑸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低 有多条河流汇入 (2)太阳能 风能(波浪能、潮汐能) (3)珊瑚礁 旅游业

(4)海水淡化;收集雨水;节约用水(任答两点)

(5)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任答两点) (2013高考题四川卷)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图8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8分)

材料二 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9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次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

第 6 页 共 9 页

图9 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示意图

(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分析L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6分)

【答案】14.(26分)(1)(2分)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2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2分);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2分)。 (2)(6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3)(8分)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2分);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便利(2分);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2分);甲图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2分)。 (4)(6分)湖泊与外流河相连(2分),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入水闸(2分);降水丰沛,注入水闸的湖水充足(2分)。 (2013高考题新课标2)14.(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惠山泉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桌锡泉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虎丘泉 饮用水标准。 太 憨憨泉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无碍泉 理的原因。

金沙泉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2分)

(2013高考题重庆卷)(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C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

② A B 中A、B两点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

① ③ 甲 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2分)为使甲

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4分) 乙

第 7 页 共 9 页

图5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_。(2分)其原因是_______。(2分) 1000 m/s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1—7 200 100 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4分)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表1

3① ② 图6

人口数量(万人) 年份 2000 2010 常住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1013 1149 346 651 粮食作物 364 275 62 45 农作物 经济作物 10 15 总产量(万吨) 播种面积(万公顷) 播种面积(万公顷)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12.(1)加剧 建议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大(多) 乙河道的分流作用(3)(4)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2013高考题重庆卷)15. (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海拔(m) 400 风化物 断裂 300 基岩裂隙

基岩 200

100

地下水开采点

0 距离(km)

0 10 20 30

图7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的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6分)

第 8 页 共 9 页

(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 1140 乙 梅州市 (3)分析乙地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甲 0广州市 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23 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

省会城市 一般城市

拟设厂地区

13.(1)【答案】特点:地表组成图8 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答案】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3)【答案】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使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