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疫情通讯稿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疫情通讯稿

曾经忙乱,猖獗的疫情使人猝不及防;曾经被动,在看不见“敌人”的特殊战场上,形势异常严峻。

然而,人类战胜病魔的历史并未由此驻足。面对肆虐的非典,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短短一个多月,北京的疫情便由蔓延而被遏制,近日出现好的势头。走低的疫情曲线令人振奋,展露希望的曙光。

突如其来,北京直面考验

在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举行的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作了如下描述:

“从4月21日至5月2日,平均每天新收治确诊病例70至80人,处于高发平台期;而自5月2日到9日则减至30至40人。疫情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出现了下降迹象。”

3月初,北京出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4月17日,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北京的非典防治进行了专题研究,批准成立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

4月20日以后,北京加大了对非典疫情社会公布的力度,实行了每日一报。同时,从隔离措施到市场供应,从隔离区详情到疫情发展趋势,从新增病例到定点医院,从区县情况到患者结构……

北京市统计局的调查表明:91.3%的市民对政府发布信息的透明度表示满意。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说,我们对北京的防疫工作充满信心。世卫组织专家吉姆斯·莫格尔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无法体会过去短短一个多月间,中国经历了一种怎样的进步,这是中国开放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面对这场严峻考验,北京又一次经受了锻炼。在考验中,北京日益走向坦然,也逐步成熟起来。

防治疫情,北京全面出击

5月1日国际劳动节,首都的劳动者仅仅用了七天七夜,京郊小汤山镇,一座可接收近1000名非典病人的定点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北京防治非典联合工作小组作为指挥中枢,迅速启动危机处理和社会动员机制,从领导体制、医疗救治、科技攻关到群防群控、物资保障、市场供应等各方面,全面整合,有效运行。

一场人民战争,同时在“两条战线”全面打响。

群防群控,全民皆兵。活跃在这个重要战场上的主力军,是市民、学生、军人、农民、外来民工。所有的街道、社区、大院、乡村,以及社会基层单位都被发动组织起来,全社会的自觉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