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支付问题研究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的优越性 ,成为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上网购物和消费的原动力 ,然而 ,支付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之一。如何通过电子支付安全地完成整个交易过程 ,是人们在选择网上交易时所必须面对的而且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电子商务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 . 中国电子商务支付的主要问题
(1) 安全问题
虽然计算机及网络专家们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下了极大的功夫 ,采取了多种措施 ,但是安全仍然是电子商务支付中最关键、 最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
(2)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问题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电子商务是一种无形交易 ,如果交易双方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 ,即使存在着一个较完善的网上支付系统 ,网上支付也不可能发生。而在中国 ,这种信用体系还根本没有建立起来 ,这种恶劣的信用环境对网上支付的发展将产生很大阻力。
(3) 支付方式的统一问题
在电子支付中存在着若干种支付方式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且有时两种支付方式之间不能做到互相兼容。这样 ,当电子交易中的当事人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且这些
支付方式又互不兼容时 ,双方就不可能通过电子支付的手段来完成款项支付 ,从而也就不能实现因特网上的交易。此外 ,就单种支付方式而言 ,也存在着标准不一的问题 ,如智能卡的标准问题等。从中国的情况来看 ,由于各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的起步阶段就采取各自为政的方针 ,造成了目前技术不统一的混乱局面。最早推出网上支付业务的招商银行采用的是 SSL 标准 ,中国银行采取的则是更为高级的 SET标准 ,这种缺乏长远规划的行为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并使得网上金融的整体服务效率比较低下 ,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很明显 ,对此消费者的反应将是较少采用网上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而这又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
(4) 跨国交易中的货币兑换问题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 ,如美国的美元、 英国的英镑、 日本的日元、 中国的人民币等 ,而且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这样 ,在跨国电子交易中就存在一个问题 ,即一个国家的网络消费者如何了解另一国家的销售者的产品报价折合成本国货币是多少。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潜在的购买欲望。
(5) 法律问题
目前中国还没有有关电子商务的法规 ,网上支付的风险较大。数字签名的合法性问题尚未解决 ,这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很不利。
2 对策
(1) 积极向电子支付国际通用标准靠拢
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正式的电子支付的国际标准 ,但西方国家较多采用的是 Visa 和MasterCard 共同开发的 SET标准。由于该标准得到了 IBM 、 HP、 Microsoft 等很多大公司的支持 ,它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并获得 IETF标准的认可。就目前情况看 ,SET是电子支付安全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需要组织力量认真地加以研究 ,各单位在设计电子支付系统时 ,也应考虑今后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2) 建立全国统一的支付网关和认证中心(CA)
在技术标准上应具有战略性眼光 ,不仅要建成全国统一的支付网关和安全认证中心 ,而且要努力和国际标准接轨。克服部门的局限性 ,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 ,尽快合理设置认证中心 ,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具体措施上由人行牵头 ,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并加强和国际金融业的广泛合作 ,推动网上银行结算体系的规范化、 国际化。
(3) 利用软件实现跨国支付
针对跨国交易的货币兑换问题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货币自动兑换软件集成于电子商务服务器中 ,实现全球性电子商务处理服务。这样 ,任何人就可不受限制地通过 Internet 在全球任何地方购物消费。可采取多种可自由流通货币作为支付货币 ,以解决由货币尚不能自由流通(如中国的人民币等)引起的问题。
(4)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中国目前有关电子支付法律的制定刚刚起步 ,大量的法律新问题需要研究 ,如电子支付的定义和特征 ,电子支付权利 ,涉及电子支付的伪造、 变造、 更改与涂销问题等 ,因此 ,必须及早立法 ,确定网上银行的资格认定 ,规定网上交易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并严厉打击
黑客犯罪行为 ,将电子支付纳入到一个安全的、 可预测的法律框架之内。
(5)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由政府牵头 ,各商业银行、 中介机构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响应 ,提倡实名交易、 诚信交易 ,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