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ěnɡ)罚 虐(nüè)待 憎(zènɡ)恶 越俎(zǔ)代庖 ....B.券(xuàn)门 踮(diǎn)脚 叱咤(zhà) 半身不遂(suí) ....C.不禁(jìn) 笨拙(zhuó) 累(léi)赘 深恶(wù)痛疾 ....D.嘈(cáo)杂 明晃(huànɡ)晃 星宿(sù) 如丧(sānɡ)考妣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嘶哑 天骄 言不及义 相得益章 B.呢喃 阴翳 强聒不舍 根深蒂固 C.灰烬 脏物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D.飘逸 妄想 断章取义 富丽堂黄 B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从意大利归国的700余件文物,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
B.在课本剧比赛中,一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C.俯瞰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半环形的外形如一柄温润的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
D.凡人善举就在身边,这些“小人物”身上蕴含的人性力量是每个人都可以汲.取的。 .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散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由于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用劲地嗅着。
1 / 9
D.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经常时不时地出现敲击声。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轻轻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②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
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①《关雎》:关关雎鸠,_______。 ②《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 ③《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 ④《〈论语〉六则》: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⑤《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
⑥《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它生长着。
⑦《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_,______。 ⑧《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宽广博大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⑨《陋室铭》中体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
2 / 9
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永①之氓(méng)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⑥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选自柳宗元《哀溺
文》)
[注释]①永:永州,唐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寻常:游不了多远的意思。⑥货:财货,这里指钱。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故不为苟得也 .③吾腰千钱 .④何不去之 .
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 ..C.行道之人弗受 是以谓之“文”也 ..D.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下列各项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士/不可以不/弘毅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 9
B.而/乡邻之生日/蹙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5.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
4 / 9
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作答。 2.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的论证过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也就是说要死记硬背。 B.文学是有继承性的,所以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C.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来供选择,所以我们更要加强背。
D.高明的文学家不仅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只有这样才能翻出新意,写出好文章。
2、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
李晨铭 5 / 9
近日,一位名叫李明勇的高校老师引发了网友关注。老师在校园里教书,能有啥稀奇的?原来是这位老师的经历让人感叹:16岁初中毕业就不再继续上学了,22岁当保安,30岁考上硕士研究生,41岁博士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网友纷纷点赞:勇哥,好样的。还有人说他是励志传奇。
但李明勇觉得自己算不上励志传奇,只是在不断接近目标。“不断接近目标”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着一个精确控制的过程——不断调整步伐、坚持向着目标前行的过程。
控制论中有个原理叫负反馈调节。什么意思呢?好比老鹰捉兔子。试想一下。飞在空中的老鹰和地上奔跑的兔子,二者距离很远,老鹰本事再大也没法一下算出兔子的行进轨迹。可事实却是老鹰一个俯冲,任兔子跑得再快,一般都能抓住。个中关键在于老鹰发现目标后,用眼睛估计大致位置,之后随着两者间距的缩短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速度。最终成功抓到兔子。
做事的时候。很多人常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想要达成一个比较高的目标,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不妨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发挥“日拱一卒”的精神,边做边观察,随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这就是李明勇所说的“不断接近目标”,坚持下去。目标可能就达成了。
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过程。难就难在“不断”上。为目标而奋斗跟打游戏不同,在游戏中,每打倒一个对手、得到一件装备、完成一项任务,都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反馈。可奋斗不是,比如想要学好外语,背上8000个单词,一口气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把这个大目标分割成若干小目标。努力的过程仍然是艰辛的,有时也不能获得及时的反馈,时间长了,就容易放弃。
这时就要向长跑者学习。跑步每个人都经历过,刚开始时一定不容易,但一点点适应、一天天坚持,一开始靠自律克服懈怠,慢慢地,跑步本身的快乐就会来帮忙了。要知道,奋斗本身是快乐的呀!所以,要想克服惰性走向成功,既要学会自律,永不懈怠,也要树立自信,及时战胜疲倦与畏难情绪。
有目标、肯奋斗。相信你我都能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李晨铭/文,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3日。有校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解释“负反馈调节”。
6 / 9
3.文章第一段引用李明勇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奋斗出人生的高光时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点概括。
四、写作题(40分)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B A D B
①在河之洲 ②闲敲棋子落灯花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佳木秀而繁阴 ⑥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⑦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⑧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⑨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二
1.(1)通“避”,躲避 (2)做 (3)腰上缠着 (4)丢掉,丢弃 2.B 3.D
4.(1)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2)你(平日)最擅长游泳,今天为什么落在后面了呢?
5.答题要求:倡导正确的生死观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题示例:①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②贪财好利之徒,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为名利所累,最终丢失性命 三
1.(1)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2)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3)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有平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4)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2.作者以一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首先列举小时候作文时写鸟的动作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观点,其次以自己写作时遇到的情况从反面论证观点。 3.A
1.有目标、肯奋斗,就能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8 / 9
2.负反馈调节,指确定目标后,根据自己与目标的距离,来调整目前采取的策略和行为,使自己最终达成目标。
3.引出论述的话题,又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首先,要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边做边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为,不断接近目标;其次,学会自律。克服懈怠,及时战胜疲倦和畏难情绪,坚持下去。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