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易班创新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马凤英 李丁霞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2期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易班在全国高校的迅速推广,易班逐渐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总结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的优势,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和资源、易班项目建设、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实践和易班品牌文化培育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同时思考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机制。 关键词 易班 学风建设 实践与思考
Abstract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for university brand
competitiveness[1], also an important link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aced with problem and challenge in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long with the rapid promotion of Yiban in the whole country, Yiban become factors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gradually,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Yiban innovate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and take LanZhou University for example,using Yiban Yooc function and resources, Yiba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e-entrance education practice based on Yiban, take cultivate Yiban brand culture as a carrier promote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and think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long-term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Yiban.
Keywords Yiban;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thought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按年龄来看,中国网民10-39岁群体占比73.7%,成为主要群体;按职业结构来看,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 %。[2]也就是说,青少年成为网络主力军,互联网已经从工具转化为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无时无刻影响着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方式。然而,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捷、无限资源的同时,也给“三观”不成熟、自控力不强的大学生造成自我目标及方向的迷失而影响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态度,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氛围,阻碍高校学风建设,进一步影响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面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挑战和机遇,高校如何选择、使用互联环境下出现的各类技术和平台,更好的服务大学生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对学生学习动力、目的、态度、行为和方法等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是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2009年,易班作为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使用对象的社交与育人平台应运而生,经过8年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建设,在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四个平台建设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并逐渐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抓手,同时也为高校创新学风建设提供了新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的优势
易班融合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的WEB2.0应用,加入了为在校师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功能,并支持WEB、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相比传统的学风建设,在利用易班创新学风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易班功能的服务多元性、资源共享性、内容安全性、师生互动性优势用于学风建设。
(1)服务多元性。易班是集学生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数据网络互动平台。易班网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门户网站或是师生社交平台,它主要的用户群体是老师和学生,它的各项功能与开发定位都是遵循学校的行政体系和师生的需求与便捷来实现,因此具有学习、娱乐、交流互动、存储等多种功能的集合体,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类需求。[3]
(2)资源共享性。传统的学风建设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4]如学校、学院或班级中形成的氛围。易班网是针对所有高校师生群体开放的公共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浏览各类新闻、通知公告,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习感兴趣的视频,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料、分享课堂笔记、学习心得。这样不仅促进了班级、本专业、学院、学校学生间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也方便了所有易班共建高校学生间的交流。
(3)内容安全性。易班网是在教育部的主导下推广和发展起来的公益网站,以“实现教育的梦想”为目的。而且易班网用户主要是广大老师和学生,并且通过教工号或学号实名认证才可以完成注册和认证,这样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易班网的可控、绿色。给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天朗气清、向上向善、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
(4)师生互动性。易班网的本质是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随时随地互动是其最基本的功能,打破了传统线下班级和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班线上班级、易课堂、各类交流群使得学生之间、学生与专业课老师、学生与辅导员,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成为可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便捷、高效。
2 利用易班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 2.1 利用易班优课功能和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下,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发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互联网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5]“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的学习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但是网络课程质量良莠不齐,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6年,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在教育部、国新办、工信部的指导下,整合“易班大学”和“易班学院”,联合50多家互联网教育龙头企业和200多所高校,成立了基于易班体系的在线教育一体化服务平台,专注服务于大学生职前教育和高校教育教学,给全国高校师生提供在线免费课程资源8000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来自主选择网上学生形式、学习内容,即从传统课堂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根据自身的课余时间安排合理规划线上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学习规划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易班网的跨校、跨院的互动性优势,使大学生在易班优课的学习极大扩展了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6]大学生在进行易班优课学习的同时,可以通过学习资料、话题讨论、易课堂群、课群投票等实现同步或异步的讨论来协助交流、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利用易班项目建设,建立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
201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兰州理工大学开展易班立项活动,立项类型有易课堂、名师工作坊项目、辅导员育人坊项目、学生达人空间项目,基于易班拓展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利用辅助教学、管理、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成才的环境。 易课堂、名师工作坊通过搭建线上学习交流课堂,作为线下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随时上传学习资料、课前课后和学生交流讨论、答疑解惑等,提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线下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线上线下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
利用易班辅导员育人坊,辅导员时刻关注学生动态,给予学生更多关怀,思想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力争和微博、微信、社区一起形成网络合力育人的舆论引导体系,传递网上正能量,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掌握学生动态,从而影响并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学生达人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专注某一领域建设达人空间,将校园“朋辈榜样”打造成易班“网红”,让“朋辈榜样”无声无息走进每一位大学生身边,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引领并最终形成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局面。 2.3 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第一课,也是品行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风,为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7]基于易班前置新生入学教育,即未进校门,先入易班,基于易班平台搭建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帮助新生提前了解校史校情、学校制度、奖助贷政策、科技创新、考研就业、征兵入伍、住宿美食、品牌活动、学生组织等信息。并基于易班优课平台在线考试功能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考试。充分结合易班网络平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打破了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更加系统化,更加有针对性,从一定程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4 以培育易班品牌文化为载体,推进高校优良学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8]兰州理工大学自入驻易班以来,为了丰富易班内涵建设,繁荣我校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园文化,学校不断根据我校实际,调研学生喜好,开展各类易班品牌文化活动,一是开展易班周边产品设计大赛、易班LOGO大赛、易班轻应用设计大赛等与专业结合较强的线上线下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的将设计专业、计算机技术专业渗透在此类活动中,让学生专业能力在大赛中充分得到展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好专业技能的优势,激发专业学习上进心。同时开展易班网络文化节、易班活动日等适合现代大学生口味的线上线下易班品牌团学活动,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提供舞台。三是开展导学苑、大一学业规划、“易”周人物等线上思想引领性主题活动,以此类易班网络文化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大学生营造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校园网络空间。 3 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
利用易班创新高校学风建设机制是学风建设在高等学校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尤其是在类似我校等初步推广建设易班的高校,对我们而言,如何充分调动专业老师的积极性建设易课堂、名师工作坊,提升内容品质,利用易班整合高校学风建设的优质资源,探索基于易班创新高效学风建设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利用易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机制,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在“易班”中的全面发展,真正发挥易班平台下的学风建设实效等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参考文献
[1] 任升.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J].决策与信息,2016(2):52-53. [2] CNNIC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信息安全,2017(2):24.
[3] 徐欣怡,于童,何妮燕.利用易班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证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5(3):181-185.
[4] 丁明强.基于“易班”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2014(4):50-51.
[5] 缪子梅.网络课程对我国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基于对某高校在校学生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4-98.
[6] 胡玉辉.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探[J].外语界,2008(4):108-110. [7] 袁姣姣.新生入学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8):59-6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8] 崔本强.基于学风建设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培育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08-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