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养牛创业事迹材料

养牛创业事迹材料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养牛创业事迹材料

本文是有关养牛创业的事迹材料,欢迎阅读,聘才网小编搜集整理。

“养牛大王”沈秀华的致富路

沈秀华是迁安市的一名农人,上世纪90年代曾经开过饭馆、办过超市,积存了必然的治理体会,但他一直有一个妄图,确实是通过自己的尽力进展农村经济,带动农人致富。

XX年,沈秀华参加了黄台山职校的创业培训班,培训班是市政府补助1000元的免费培训班,若是一年之内创业成功将取得创业资金3000元。在那里沈秀华学到了很多创业方面的知识,政府也超级支持农业养殖,他看到了养殖业的前景。

说干就干,沈秀华开始筹措资金,买建材、购设备,通过几个月的尽力,一个占地12亩、年存栏400头牛的迁安乡香农业生态开发成立了。他前后从内蒙古、吉林、河北承德等地引进了300多头肉牛,通过饲养人员的精心喂养,专门快就吸引来了很多客户,有时候一天就销售二三十头。周边地域农人也看到了养殖业的丰重利润,纷纷到沈秀华的牛场购买种牛。一段时刻以后,沈秀华又有了新的方式,他决定帮忙本村养殖户养牛,于是,他便成了本地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教师。在他的指导下,村民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买牛客户源源不断,村民也开始富裕起来。

镇政府也给予沈秀华大力支持,投资几万元帮其扩大养殖规模,畜牧水产局也为沈秀华提供铡草机、打包机、打料机等设备。在各方的帮忙下,沈秀华的公司在本地建成了以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基地。

舍弃高薪返乡养牛创业故事

“别看我的养牛场这么大,我只聘请了一个工人,加上我的妻子,3个人就能够轻松治理。可是以前,规模比此刻小得多,却要聘请3个人材忙得过来。这全靠买的粉碎机、小货车等帮了我的忙啊!”回忆创业史,李成灵敏慨万千。

李成敏连年在外打工,收入颇丰。想到在外打工不是久远之计,XX年,他舍弃高薪返乡创业。那时,丰都县各级政府都在发动群众养牛增收致富,还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多方考察后,他决定兴办养牛场。

第一年,他投资15万元,购进牛犊40多头,和本镇另外两个养牛大户一道开始了创业之履。由于事业方才起步,资金欠缺,无力购车等工具,他只能用板板车和摩托车运酒糟、玉米、牧草等饲料,人工切草。

“那时路不行,我骑摩托车不知摔了多少次,受了多少次伤,但我都咬牙坚持着!”李成敏说,用板板车和摩托车运饲料,工作效率极低,聘请的工人也比较多。

由于无体会,购进的牛犊品种差,加上无养殖技术,一年下来一算账,他和其外两家养牛大户一样,都亏惨了。

面对严竣现实,另外两家养牛大户都偃旗息鼓了。李成敏的亲戚也劝他刹车,但他性格犟,认定的路就要走到底。

以后的日子,镇上凡是举行肉牛养殖培训班,他都踊跃报名参加,而且迫不及待地从书本上学技术,常常试探琢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门快,他把握了牛犊选择、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养牛场的效益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养牛的规模也如滚雪球般进展。

“养牛效益起来后,我把板板车换成了机动三轮车。后来,又换成了小货车。” 李成敏说,他把外出打工农人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种了80亩草。饲料的运回、牛粪的运出,都用货车。“这为我节省了很多劳力和本钱,收入也随之提高了。XX年我出栏肉牛200多头,收入200多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