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国际资本流动看金融风险防范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饕 从国际资本流动口 看金融风险防范 国际资本境动是经济垒球化的必然结果与集中体现 当具有 某种特定构成的国际资本流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就会对该国或 该地区的金融市场形成冲击,而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缓冲 乃至消除这种冲击。 就会有资金向其他国家转移。一般来说,资本的重新配置将会增 加其收益。经济发展水平愈高的国家和地区,蚤本积累的规模就 愈大,可供向外转移的资金也就愈丰裕。另一方面,有些国家在 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旺盛,通过实施倾向性的优惠政策, 或是提供有利的投资环境,吸引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漉人 其次,利率与汇率水平的影响 资本总是从利率较低的国家 麓向利率较高的国家,直至国际间的利率水平太体相同时才会停 止。其流动的前提条件是货币的可兑换性、金融自由化程度等。 同样,对于汇率来说,如果一国货币贬值,以该国货币表示的金 国际资本构成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以银行资金为主,发展成为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银行贷 款和证券市场投资三头并进的格局 国际银行贷款在国际资本流 动中的比例从1985年的54%降至1998年的40%,而国际直接投 资则从24%上升到28%,国际债券从21%上升到30%,国际股 权证券投资更是成为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国际资 本,给东遭国带来的利弊影响又是不同的。 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 统计,垒球国际直接投资虽然在 1991和1992年有所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复兴已出现强劲的上升 态势,自1992年后的七年间,已增加了4倍之巨 外国直接投资 往往涉及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一揽子转移,带来了包括先进技术 融资产价值就会下降,反之,就会上升。为了避免贬值造成的损 失,或为了获取因升值带来的收益,国际投资者就会根据对汇率 的预期,将自己的资金进行不同货币间的兑换,从而导致资本从 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第三,资本的生产 资本的流 向。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科技先进、{去律完备、金融体耕睫垒, 劳动力受过良好教育、基础设施发达的国家,资本的生产率会更 和现代管理的无形资本 及国际市场信息,固而不仅仅是单个资 高,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愿意投向这类地区。这也正是为什么资 本要素的麓动,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的冲击较小。因此外国直 接投资比证券投资、银行贷款更稳定 本已经相对丰裕的发达国家,仍能吸;I一定规模国际资本的原因 之一 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在马来西亚、 中国东南部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有更 多的外资愿意麓入 而在摩洛哥、突尼斯和乌拉圭,却没有出现 另一类型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外国组合投资,包括国际银行贷 款、国际债券和股权证券投资。近年来,融资证券化已经成为国 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太趋势,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放松金融管制 类似的效果。 和发展中国家加快金融自由他的进程,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证券 融资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这一投资方式 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差别在于,前者仅仅提供金融资本,并不参与 第四,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资本的安垒性是不同的。在收 益率等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总是优先麓入预期金融 风险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那些政治稳定,法制健垒、金融 公司的管理,其投资动机是利用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获取资本利得 政策宽松.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或分红,因此,这类资本流入具有短期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当流 入某国或某地区的外国组合投资的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该国 最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资本要素的麓动打破了空间 和时间上的限制。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交 或该地区的资本麓动性就会上升,容易出现外国资本恶性炒作及 麓有关资产价格的信息,使得外国投资者可以据此快速计算出不 抽逃的连锁行为,可能对金融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引 发金融危机。 同资产价格之间以及资产价格和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那些不发 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国际资本流向与金融监管 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国际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主要 固素 当一国的国内投资收益率比预期的国外收益率小的时候, 全球资本流动的地域结构,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大量资本 由发达国家向新 市场国家的单向流动。如1994年和1997年 两次金融危机之前,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组合投资,都曾有 过急剧的增加。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引入的外国组台投资多 1 5 《中国外汇蕾理))2002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论探讨与争Ⅱ鸟 LONl ENI lON 于直接投资.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泰国等国家,从 1992年起、其外国股权证券投资的流入要远大干外国直接投资 的梳入.井对外国股权证券投资有更大的依赖性。不仅如此. 在卷入危机的国家中,银行贷款也一直是重要的融资手段,如 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泰国都允许银行直接向外国借款,外国资 奉可以轻易地进人这些国家。1997年第三季度泰铢被迫浮动 后,从泰国银行外流的资本高达99亿美元。韩国出现危机征兆 后,银行贷款抽走r 8亿美元。正是由于这些来得快、去得也快 的外国组台资本,导致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动荡,引发了不 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近年来国际资本的流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发达国家和 地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上升,资本的流出 和流八都日益频繁。2000年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加了 2I%,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垒球流入的四分之三。而发展中国 家在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却连续第二年下降.达到19%。其 中49个最不发达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继续处于边缘地 位,只占世界流入的0 3%。在股权证券投资和其他形式的组合 投资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所占的比重也有大幅度上升 1998 年美国净流入了2000多亿美元的国际资本。根据美国财政部的 统计,1998年,外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长 期证券净额合计达222OtL美元,1998年底,外国人拥有的美国 金融资产总额达6.6万亿美元。据美国第一波士顿信托银行估 计,目前美国实际上年 用着全世界净储蓄额的约72% 值得注 如何在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的同时、维护本国经济的稳定,将是我 们长期面对的课题。 首先,鼓励以直接投资方式引入国际资本。由于外国组台投 资的短期性和被动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大,并且大多是突发 式的。因此,在引进国际资本时,我们要确定一个台理的结构, 否则,一旦国内经济中的某些矛盾凸显出来,如出现债务期限不 合理、投资缺乏效率等问题时,就极易;I发金融动荡 有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对外国组台资本的扫E入加以控 制。侧如韩国在1997年通过对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外资股权实行 限制、巴西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在引人直接投资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 验c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仅仅靠内部的力量来改革 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局限。让外国直接投资者避过资产井购等方式 参与国企改革,在引入资金的同时,带来国际经营理念,从而形 成高质量的企业资产。 其次,必须在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 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可贸然实现资本市场的自由化 我国目 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在经济垒球化的趋势下,资本 市场的开放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但放松管制必缉是一个渐进的 过程,这种渐进性的要求不仅是基于国际资本扫E动本身,更是基 于国内经济的实际状况,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金融当局要 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及时抑制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并减 少对微观金融机构的直接干预,规范监管行为。 意的是,尽管疏入美国的外国组台投资规模巨大,但由于其资 本市场已发展得相当完善,金融监管有效,因而能够在很大程 度上规避金融风险。所以,组合投资比重过大,只是造成金融 最后,应建立金融安全或颓警的指标,如经常项目逆差占 GDP的比重、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未偿还外债总额占当年 GDP比重、外国组台投资在流人本国的国际资本中的比重等,以 动荡的外在因素。资本输入国的应对之策,是决定金融安全的 及时掌握必要信息、合理控制引进外资的规模和构成。皿 内在的、更瀑荆的因素 良好的金融监管应包括建立健全的台鬲 体系和采取有效的监 管手段两个方面 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于实现社会资金 的重新配置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风险,增加流动性井掌 握足够的信息。一个国家应该在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逐 步扩大gI进国际资本的规模。如果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健全,如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不高,不良资产较多,经营缺乏效率;或者 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如未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法规,或执法不严, 金融当局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控制等,那幺该国的金融监管 质量较低,这同时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加。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 联合珥冒秀和盘震奢议‘2O叫年越摹援聱鞭告’ 邦志襄‘奎率经济 ̄llt-f"的曩称查 雕l厨》‘‘目际经 济评话)2001年7-Sl囊 ・ 沈坤荣相文燕 t量皋市埒井麓等囊漭麓蹙增长一对 东南亚目掌的实证分析度其启示’《碰湃疆话与}璺济管理) 2001年1月 政策建议 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加之投资环境不断 改善,对国际资本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时,我国的民间投资尚不 治’秦风鸣(-tk-融奎球化的冲突与矛看’《譬幂蛏济与政 2001年8月 吕 博‘当前日际骨皋流耐峥断蟪势和■特点)《国  .成熟.为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我国也需要利用国际资本。 际经济夸作' 2001丰年3月 16 FoREIGN EXCHANGE 200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