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夏之光—古琴欣赏课教案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华夏之光—古琴欣赏课教案

古琴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屹立世界文化遗产中不朽的丰碑。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了解并学习古琴文化,让华夏之光在得以传承。

教学目标 :通过专题视频介绍,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习并了解古琴文化底蕴,丰富其传统文化学识,了解古琴背后的故事。

通过播放古琴音乐,教师弹奏等手段,让学生更近一步了解古琴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教学重点 : 1、对比常见乐器古筝与古琴的区别。

2、了解古琴历史文化,欣赏古琴音乐,感受其乐器自身的魅力

3、,听赏琴曲《酒狂》并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乐曲特征。

新课过程:

一、 介绍古琴小故事,并将古琴与常见乐器古筝做一个比较,使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

1、引入:老师带来实物——古琴。引入今天要上课的主题。

提问:请同学们回答老师带来的是什么乐器?以及通常大家在什么地方见到这种乐器?

2、利用历史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提问: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翻译或者大致讲解一下这个故事。

3、因《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古筝中也有,而通常人们常常把这俩样乐器混淆,所以利用这个故事和PPT中的实物图与音频,将俩者进行一个区分。

-----古琴和古筝从形态方面的区分(古筝大,弦数量多;古琴小,弦数量少)

-----古琴和古筝从音色方面的区分(古筝清脆,古琴深沉)

-----电视中经常把古琴和古筝混淆。(播放一段视频)

二、 利用一段视频资料,深入的了解,古琴的历史,发展及其形态。(播放视频)

1、古琴的历史背景: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

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

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2、古琴的形态及琴自身的文化特征: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等。

三、欣赏琴曲,《酒狂》,并介绍其历史背景,讲解其曲目的风格特征。

1、介绍完了古琴的历史,我们对古琴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琴曲,欣赏之前先来了解这首乐曲的背景

资料:是晋代竹林七贤阮籍所作。在晋代司马氏集团统治下,当时士大夫为免遭杀戮,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借酒佯狂,奏乐明志,因此,便有了《酒狂》一曲。 司马昭残暴,有野心,阮籍不满他的暴政,但是因其小心谨慎的性格,所以并没有进行正面的斗争,而是借醉酒,发酒疯,来表现对当朝者的不满,以至于司马昭没有把柄,拿他没有办法。

2、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酒狂》带着这个背景,听听看,是不是曲中表现了醉酒之人胡言乱语的癫狂之景。

(播放音乐)

3、 老师介绍有关古琴在节奏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

--------采用了3/8拍的方式,表现了,醉酒之人步伐不稳,第二拍子出现的重音或在弱音上形成的切分节奏,使整首曲子的不稳定性更加的明显。

-------老师带学生打一下这首乐曲当中的拍子,让学生感受,曲中节拍的作用。

--------教师演奏酒狂中的一段,让同学们在现场聆听真人演奏的酒狂,并感受听琴的气氛。

五:课后小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查阅资料,看看还有哪些传世名曲,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

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古琴的背景及其特征,并欣赏了古琴曲《酒狂》了解酒狂

的创作背景,及其3/8拍的罕见节奏表现方式。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

去了解,去学习的中华文化,而这些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最珍贵的宝藏。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