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谣言(yáo) 元勋(xūn) 孕育(yùn) 鲜为人知( xiān) ....B.昼夜(zhòu) 罗布泊(pō) 开拓 (tuò) 至死不懈(xiè) ....C.选聘(pìng) 无垠(yí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D.殷红(yīn) 萦带(yíng) 彷徨(páng huáng)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元勋 暑名 迭起 声震天地 B.典藉 轻捷 草率 一反既往 C.选骋 凝结 调羹 心会神凝 D.埋葬 谣言 秩序 群蚁排衙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 ....
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 9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拟人)
B.(长妈妈)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全家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借喻)
C.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山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排比)
D.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噶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6、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最合适的一组是( )
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世间的温暖;爱心是
__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7、按要求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 (3)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
2 / 9
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2)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3)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4)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
2.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5.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
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野菊花之恋
刘文方
秋风古道,碎了满地的记忆。沧桑的老树搀扶着颤巍巍的枯藤,伴着几声乌鸦的哀鸣。枝叶褪尽了青春的容颜,和着秋风的舞曲摇荡。清幽的小草用心蘸满金黄的汁水,把端庄的俊秀的正楷瞬间换成了龙飞凤舞的狂草。灰黄的夕阳,寂寥的心情……秋天是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
在这天地为之变色的季节里,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平添了几分生动,点缀着肃杀的秋。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
它是贫贱但不卑贱的花。它绝不择地而生,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
3 / 9
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的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灿烂,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的金黄。它没有“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的闲适,有的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和孤傲。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
它蓄势而动,厚积薄发。初春,它悄悄地发芽,从不与百花争艳,从不在春风醉人的季节里过早地展露花枝招展的外衣。外表看来它就是草芥中的草芥,只有走近它,细细地品味,才知道它散发着与草芥不同的气息。它只是默默无闻地、努力地生长着,长好了茎叶,长好了身体,等待着秋风起,昂首怒放,花香四溢。
它是王者之花。千年以前,夕阳西下的深秋,西风凛冽的古道旁,那个落第秀才黄巢,策马古道内心彷徨之际,忽然阵阵野菊花的幽香扑鼻而来,猛然间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几年后揭竿而起,把偌大的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它是雅致之花和悲情之花。那个大才女易安居士深有感触。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由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它是越老越有用的花。即使是花儿开败了,它也是自始至终透着清凉的、浓郁的花香。《本草纲目》中对野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野菊花还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因此人们还经常把菊花采撷晾晒后,精选装入枕头,嗅着花香入梦,又在花香之中醒来,神清气爽,美不胜收。它还可以盛开在沸腾的茶水中:
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
立冬之后,风霜雪雨使野菊花鲜艳的色彩逐渐黯淡下来。它义无反顾地融入大地的虚怀,等待中的一场野火,把腐朽的旧皮囊在“噼啪”中化为灰烬。涅槃
4 / 9
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
(选自《新民晚报》2018年5月11日,略有改动)
1.请填写出“遍地暖暖的金黄,不由得让人心头为之感动”中“为之感动”的原因。
贫贱但不卑贱——______——______——______——越老越有用。 2.品析语言。
(1)它从不后悔把自己逼上绝地,它完成了绝处逢生自我的超越,闪亮发光,.香溢四射。(品析加点词)
(2)一股暖流/冲进/干涸的心扉/沸水中/尽力舒展/僵枯的四肢/她/再一次/尽力绽放/赏心悦目的/美丽。(赏析句子的修辞效果) 3.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
2、剩下半碗饭
王韭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
5 / 9
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____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______。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6 / 9
四、写作题(40分)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D D A B B
回乐烽前沙似雪 无人送酒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
1.(1)夸耀(2)打发(3)随便、随意(4)畏惧、害怕
2.(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3.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
熟尔。)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
5.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
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三 【答案】
1.蓄势而动、厚积薄发(默默无闻、努力生长)王者雅致和悲情
2.(1)“逼”是威助、强迫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野菊花勇于面对绝境,突出了野菊花的倔强和孤傲,表达了“我”内心对野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花在沸水中绽放出的美丽姿态,以及带给“我”的愉悦、舒畅之感。
3.通过写野菊花在冬日里的涅槃和等待,深化了文章主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希望。
8 / 9
4.通过描写老树、乌鸦、枝叶、秋风等特定秋景,写出了秋天荒凉寂寞无聊至极的特点,与下文写野菊花带来的生动和暖意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到花做好了铺垫,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物描写极具渲染力和感染力。 【答案】
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吃; 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
2.懂事: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宽容: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3.“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
4.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