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研口腔综合口腔组织病理学真题试卷汇编1_真题-无答案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考研口腔综合(口腔组织病理学)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A1型题

1. 1.“釉梭”是( )。

A. 造牙本质细胞进入釉质中 B. 钙化不良的釉柱 C. 釉柱的畸变 D. 膨大的釉丛

E. 造牙本质细胞突起的膨大部分

2. 2.牙本质反应性变化不包括下列哪种( )。 A. 继发性牙本质 B. 修复性牙本质 C. 牙本质死区 D. 透明牙本质 E. 罩牙本质

3. 3.下列描述哪一样不是咀嚼黏膜的特征( )。 A. 有角化层 B. 粒层不明显 C. 上皮钉突多而长 D. 固有层厚

E. 胶原纤维粗大,呈网状排列

4. 4.下述哪项不是慢性增生性骨髓炎的表现( )。 A. 死骨形成

B. 骨膜下骨质增生 C. 形成双层骨皮质 D. 反应性新骨形成

E. 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5. 5.以下为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病理特点,除了( )。 A. 形成基底下疱

B. 有时可发生上皮全层剥脱 C. 组织愈合后形成瘢痕 D. 上皮内出现棘层松解

E. 固有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 6. 6.含牙囊肿衬里上皮发生于( )。 A. 牙板上皮 B. 缩余釉上皮

C. Malassez上皮剩余 D. Serres上皮剩余 E. 结合上皮

7. 7.腺泡细胞癌( )。 A. 生长迅速

B. 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C. 多见于舌下腺 D. 远隔转移少见

E. 肿瘤细胞胞浆呈嗜酸性染色

8. 8.龋病可以称为牙体硬组织的什么感染性疾病( )。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E. 衣原体

9. 9.急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是( )。

A. 发生性痛,冷热刺激痛加剧,冷刺激减轻,疼痛定位,叩诊痛 B. 冷热刺激,疼痛持续时间短暂,无自发痛

C. 自发性痛、阵发性疼痛加剧,夜间痛加剧,冷热刺激痛,疼痛呈放射性 D. 食物嵌塞疼痛剧烈,温度刺激痛明显,无明显自发痛 E. 持续性钝痛,咬痛,放射痛

10. 10.年轻恒牙的可复性牙髓炎,去净腐质未露髓者,首选治疗方法为( )。 A. 局部下开髓引流 B. 安抚治疗 C. 间接盖髓 D. 活髓切断术 E. 局麻拔髓

11. 11.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主要依靠( )。 A. 牙髓电活力检查 B. 冷热刺激检查 C. 咬诊和叩诊 D. 探诊和扪诊 E. X线检查

12. 12.正常龈沟深度( )。 A. ≤0.5mm B. ≤1mm C. ≤2mm D. 2~3mm E. ≤3mm

13. 13.龋病是牙体硬组织发生的( )。 A. 急性进行性破坏 B. 急性间歇性破坏 C. 慢性进行性破坏

D. 慢性间歇性破坏 E. 以上各种破坏均存在

14. 14.慢性根尖周炎的确诊依据为( )。 A. 叩痛 B. 牙变色

C. X片示根尖区骨质破坏

D. 牙髓活力测试为牙髓无活力 E. 叩诊根尖处有波动感

15. 15.窝沟龋首先发生在( )。 A. 窝沟壁上1/3 B. 窝沟壁中1/3 C. 窝沟壁下1/3 D. 窝沟壁 E. 窝沟底部

16. 16.龋病的一级预防包括( )。 A. 根管治疗

B.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C. 窝沟封闭

D. 修复牙体缺损 E. 修复牙列缺失

17. 17.引起牙龈炎的最主要细菌( )。 A. 变形链球菌 B. 伴放线放线杆菌 C. 牙龈卟啉单菌胞 D. 黏性放线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18. 18.牙龈炎发展的确立期病损阶段,其主要临床病理特征之一是( )。 A. 结合上皮开始增殖

B. 结缔组织中浸润的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 C. 结缔组织中浸润炎症细胞以浆细胞为主 D. 上皮附着的位置开始降低 E. 炎症浸润区的胶原纤维减少

19. 19.增生性龈炎的直接病因是( )。 A. 牙石 B. 龋洞

C. 不良卫生习惯 D. 牙菌斑 E. 不良修复体

20. 20.釉蛋白在釉质内的分布不均匀,分布最多处为( )。 A. 釉质表面 B. 釉牙本质界 C. 釉板 D. 釉丛 E. 釉柱

21. 21.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易复发的重要原因是( )。 A. 囊壁薄易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B. 部位特殊

C. 病理改变有特点 D. 不全角化为主

E. 生长方式沿骨小梁间呈螺旋状生长

22. 22.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是指( )。 A. 由上皮和间叶成分混合发生 B. 肿瘤细胞学上的多形性 C. 肿瘤结构上的多形性 D. 生物学行为上的差异 E. 肿瘤形态的差异

23. 23.腺样囊性癌的特点之一是( )。 A. 易侵犯神经和血道转移 B. 神经浸润和早期淋巴道转移 C. 不转移

D. 神经末梢浸润 E. 术后不复发

24. 24.如已确诊为造釉细胞瘤,为防止复发,其治疗原则为( )。 A. 放射治疗

B. 手术彻底刮除肿瘤

C. 下颌骨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 D. 下颌骨方块切除 E. 持续药物治疗

25. 25.“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A. 多发性角化囊肿 B. 分叉肋,颅骨异常 C. 小脑镰钙化 D. 眶距缩窄

E. 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

26. 26.关于口腔中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口腔相对恒定的pH范围为6.0~8.0 B. 口腔中pH受外源性食物的影响 C. 口腔中pH受细菌发酵的影响

D. 口腔中pH受牙菌斑和唾液缓冲能力的影响 E. 口腔内细菌在pH为中性的环境中生长的最好 27. 27.生物膜发育的5个阶段为( )。

A. 在固体表面形成条件薄膜一细菌对宿主表面的吸附一细菌间的聚集一细菌的繁殖一细菌从生物膜脱附者

B. 在固体表面形成条件薄膜一细菌对宿主表面的吸附一细菌的繁殖一细菌间的聚集一细菌从生物膜脱附者

C. 在表面形成条件薄膜一细菌对宿主表面的吸附一细菌间的聚集一细菌的繁殖一细菌从生物膜脱附者

D. 在表面形成条件薄膜一细菌对宿主表面的吸附一细菌的繁殖一细菌间的聚集一细菌从生

物膜脱附者

E. 在固体表面形成条件薄膜一细菌对宿主表面的吸附一细菌的繁殖一细菌间的聚集一细菌从生物膜脱附者

28. 28.成熟的菌斑结构为( )。

A. 基底层为无细胞的均质结构,HE染色为红色,系条件薄膜组成 B. 表层主要含松散在菌斑表面的G+或G一球菌、短杆菌及丝状菌 C. 成熟菌斑典型的结构为杆菌平行且与牙面垂直呈栅栏状 D. 球菌、杆菌和丝状菌主要位于中间地带 E. 真菌黏附于获得性膜上形成牙菌斑 29. 29.牙周组织内的胶原主要是( )。 A. Ⅰ型和Ⅱ型 B. Ⅰ型和Ⅳ型 C. Ⅰ型和Ⅲ型 D. Ⅲ型和Ⅴ型 E. Ⅳ型和Ⅴ型

30. 30.关于参与牙周组织胶原破坏的胶原酶,错误的是( )。 A. 胶原酶有两类:细菌来源的胶原酶和宿主来源的胶原酶 B. 两类胶原酶降解胶原的机制不同 C. 牙周膜中发现的胶原酶来源于细菌 D. 牙周膜中发现的胶原酶来源于宿主 E. 胶原酶是胶原降解的始动因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