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知识共享的团队知识网络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nvestigation调童研究 737-741 [7]周密,赵西萍,司训练.团队成员网络中心性、网络信任对知识转移 [4】施杨,李南.“结构”和“关系”维度的团队知识网络研究进展[J】.技 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57-60 [5]BalkundiP,Ha rrison D A Ties,leaders,and time in teams: Strong inference about network structure’s effects on team 成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9):1384-1392 [8】简兆权,刘荣,招丽珠.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 的影响研究[J]_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4):64_71 viab…ty and pe rfo rmance[J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1):49—68 作者简介 马秀: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企业管理在读研究生 [6]彭伟,周晗鹭,符正平.团队内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 制一以企业R&D团队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2): 135-142 冀蕾: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在读本科生 郑国强: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基于知识共享的团队知识网络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马秀冀蕾郑国强北方工业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受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高技术企业团队知识网络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知识在企业中作用的日益显著,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知 识与社会网络相互交织形成的知识网络在企业、组织、团队手领域的 的差异性。在网络关系维度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均采取关系强度和关系 质量两个测量指标。“关系强度”指团队成员之间在工作中相互分享、互动 应用。本文基于团队层面,研究团队知识网络与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 的关系。通过对32家企业的50个团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团队知识 网络结构维度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及团队知识网络关系维度的关 的程度,交流的频率}“关系质量”指团队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相互信任的 程度。 2.理论假设的提出 Balkundi和Harrison(2006)通过对群体网络的研究证明,高的团队 系强度、关系质量对创新绩效和知识共享均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知 识共享在团队知识网络结构、关系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完全中 介作用。 关键词:知识网络一密度与团队绩效正相关。在社会网络视角下,科尔曼认为在高密度网络中, 成员间互动程度较高,有利于行动者之间共享价值观、信念和目标,降低 知识共享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彭伟等(2013)已经证明团队内部的网络中 心性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周密等指出位于团队网络中心位置的人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引言 能够接触更多成员并与更多成员保持互动和交流,从而增加其他成员了解 自己知识的机会,使个人知识更容易在群体中扩散并得到其他人的认同。 Jehn等人认为团队中存在的教育背景、经验、专业知识等信息异质性,可以 随着知识在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中作用的19益显著,企业开始关注自 身的知识获取、运用和管理问题。团队已经成为企业开展工作最重要的组 织形式,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是知识的载体,团队成员间工作和生活中的交 流互动可以形成一种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如果这种社会网络可以进行与工 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等的传递,就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网络,为知识流 将这些信息异质性理解为知识异质性,成员的这些知识、观点和思想可以 加工之后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这是成员间进行知识共享的基础,也是 提高创新绩效的基础。 转和新知识的运用提供平台。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知识流 动意愿,营造知识共享氛围,这种关系和氛围正是团队提高创新绩效必不 可少的。本文以团队中的知识网络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知识网络与知识 团队知识网络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会受到团队成员主观影响较大, 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越强,则关系强度就 会越强,进而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质量。成员之间良好的关系质量 反过来又会促进成员之间互动频率,进而提高关系强度。这种存在于团队 共享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希望能给企业的知识管理和运用提供指导。 二、理论回顾与假设提出 1.知识网络内涵及测度 知识网络最早于1995年由瑞典工业界首次提出,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 之中的良好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会促进成员之间互动和合作方式的成 熟,有利于形成知识交流、传递和共享的氛围,从而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 性思维和新想法、新创意的产生,推动团队和企业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的 创新。 进行研究,赋予其不同含义。从内部知识网络的角度来说,张宝生(2012)在 博士论文中提出知识网络是知识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抽 Nonaka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员工之间的互动和知识共享来实现组织的 不断创新,知识共享对知识创造、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起着关键作用。 稳定的网络结构有利于知识、信息等在其中顺畅地传递与共享,有利 于团队成员彼此之前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 进而促进团队创新绩效的提高。已有研究表明,网络中心性越高越有利于 知识的转移,提高创新绩效。在网络关系方面,简兆权等(2010)已经证明 知识共享是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绩效这条路径上的中介变量。 因此,我们得出以下假设: Hla:团队知识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Hlb:团队知识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H1c:团队知识网络异质性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象的知识网络,为知识流转和新知识的利用提供平台。我们基于团队的层面 进行内部知识网络的研究,就是研究团队成员作为知识主体,各知识主体之 间以社会网络为基础进行知识传递、共享和获取等活动,通过互动行为弥补 自身知识缺口,进而形成一种抽象的、专门进行知识流通的网络结构。 根据格兰诺维特的观点,社会网络可以分为两种视角:结构取向和关 系取向。由于知识网络也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基于对社会网络 的经典分类也将知识网络分为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在网络结构维度的 研究中,学者们普遍采用网络密度、网络中, 性、网络异质性等测量指标。 “网络密度”指团队成员间交流互动的联系程度;“网络中心性”主要反应 团队个体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状况;“网络异质性”主要指团队中成员的异 质性,即在年龄、学历、职业经历等方面存在不同而给团队知识网络带来 H2a:团队知识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HUMAN RESOURCE MA NAGEMENT P.281 Investigation调童研究 H2b:团队知识网络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表2假设检验结果 团队创新绩效 变量 H3a:团队知识网络密度与知识共享正相关。 H3b:团队知识网络中心性与知识共享正相关。 H3c:团队知识网络异质性与知识共享正相关。 模型1 0 667 知识共享 模型3 模型4 0.685 模型2 模型5 网络密度 H4a:团队知识网络关系强度与知识共享正相关。 (6.205) 0.621 (6.512) 0.591 H4b:团队知识网络关系质量与知识共享正相关。 H5: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绩效呈正相关。 H6a: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网络结构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 作用。 结构 网络中心性 (5.488)” -(5.076) 0.091 0.631 0.765 0.829 0.018 0.124 网络异质性 -H6b: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网络关系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 作用。 关系 关系强度 (8.228)” 0.809 (1o.251) 0.853 关系质量 三、实证分析 1.样本与数据 本文采用匿名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主要以北京地区的企业为主 为 (9.529) 0.893 (11.306) 知识共享 (13.781) 了调高数据的准确性,每个团队请至少三名及以上的员工进行填写,主要 以现场发放、邮件、问卷星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08份,其 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78%。样本的总体情况见表1所示。 注:・、+・分别表示在5%、1%TkStzJ2显著,括号内数据为t值 p<0.01)对团队知识共享有显著正向影响。所以,假设H1a、Hlb、H2a、 H2b、H3a、H3b、H4a、H4b、H5得到验证。团队成员之间彼此知识交流、 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数量越多,意味着每个^可以拥有更多的知识姿源;成 员高频率、且深入的沟通和信任、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等能够使团队合作 更为有效,弥补自身知识、技能的不足,每个人通过知识网络的知识共享 获得更多资源与支持,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团队的创新绩效。 同时发现,团队知识网络异质性对创新绩效(p=-0.018,n.S)、知识 共享(p=O.091,n.s)没有显著影响,假设HIc、H3c没有得到支持。这可能 2.量表设计与检验 结构方面选取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三个指标进行测 量,分别借鉴借鉴Kang&Morris(2003)、Freeman(1979)、Harrison ̄ 人(2002)编制的量表;知识共享方面采用Hooff和Ridder(2004)的量表,由 于研究的是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问题,所以删去团队成员与外部交流的题 项,从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方面测量,共六个题项;团队创新绩效的测 量主要对袁国方(2006)和刘惠琴(2007)提出的量表根据研究情况进行 适当修改,最终得出本文采用的量表,分为“创新结果”、“创新行为”、“创 因为团队成员在知识上存在的差异或者存在知识不兼容现象导致知识转 移和吸收困难。因此,团队成员异质性可能使团队成员无法通过知识网络 进行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应用,也可能导致异质性无法对团队创新绩效产 生作用。 新能力”三个方面共九个题项。 本研究对信度采用Cronbach a系数进行检验,分别检验各层次的各 变置时Cronbach a基本都在0.8以上。同时所有题项的Cronbach a也在 (2)团队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0.8以上,说明问卷的各变量题项之间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具有较 高的信度。此外,问卷在发放之前进行预试,请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并进 行反复修改,因此问卷也具有较高的效度。 本文根据温忠麟等(2004)提出的中介效应的检验程序进行分析,分 析结果如表3所示。 首先检验知识共享在知识网络结构维度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 介作用。第一步,检验团队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结构维度之间的回归系 5.结果分析 (1)回归分析 数,p=O.696(p<0.01),结果显著。第二步,依次检验知识网络结构维 度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38 (p<O.O1)、0.893(p<O.01),结果均显著。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至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回归分析,对以上提出的假设进行检 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知识网络密度 (p=O.667,p<0.01)、知识网络中心性(B=O.621,p<0.01),知识网络 少一部分是通过中介变量的影响来实现的。第三步,检验中介效应,根据 检验结果,中介效应与因变量两者之间的回归系数D=O.834(p<0.o1), 结果显著;同时,知识网络结构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结果并不显著,、但是 B=O.08,回归系数显著小于未控制之时的回归系数0.696,为完全中介效 应,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可以完全通过中介变量来实现。因此,假 设H6a得到验证。 关系强度(13=O.765,p<O.O1)、知识网络关系质量(8=O.893,p<O.O1) 和知识共享(D=O.893,p<0.01)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 识网络密度(§=O.685,p<0.o1)、知识网络中心性(B=O.591,p<O.O1)、 知识网络关系强度(p O.829,p<0.01)知识网络关系质量(D=0.853, 表1样本特征一览表 项目 样本(份) 百分比 项目 22岁以下 男 92 103 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知识共享在知识网络关系维度与团队创新绩 样本(份) 百分比 0 102 0 52.3% 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从第三步可以看出,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系 47.2% 22—26岁 数口=O.685(p<0.01),结果显著。同时,知识网络关系维度与团队创 性别 女 52.8% 年龄 27—35岁 36—40岁 75 8 38.5% 4.1% 新绩效之间的结果不显著,同理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都是通 过中介变量实现的。因此,假设H6b得到验证。 4O岁以上 大专以下 大专 学历 本科 0 34 102 0 17.4% 52.3% 团队类型 咨询顾问团队 IT开发团队 科学研究团队 10 52 35 62 5.1% 26.7% l7.996 31.8%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表明:第一,团队知识网络对创新绩效有直 接作用。无论从结构角度还是关系角度,都应当加强知识网络的构 建,建立稳定的网络结构、信任的网络关系,提高对团队创新绩效的 直接正向影响。第二,团队知识网络与知识共享直接相关。通过知识 硕士 博士 1年以下 团队建 立时间 l一2年 2—3年 3—4年 59 0 l6 52 56 42 30.3% 0 7.7% 26.7% 28.7% 21.5% 产品开发团队 其他 5人及以下 团队 人数 6—10人 u—l6人 l6—20人 42 4 38 105 38 9 21.5% 2.1% 19.5% 53.8% l9.5% 4.6% 网络进行知识共享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获取新知识,共享和应用对 企业有积极作用的创新性想法,对绩效提高至关重要。第三,团队知 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可以通过知识共享起作用。所以,团队鼓励 团队成员加强彼此的联系紧密程度和知识沟通频率,建立信任、知 识共享与共同解决问题等机制,可以提高团队成员获得新知识的准 确性和可能性,促进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提升团队创新绩效。 4年以上 30 l5.4% 21人及以上 5 2.6% P.282 Investigation调童研究 表3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网络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序号 l 2 3 行:第一,我们主要研究团队知识网络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 结构 结构 知识共享 结构 知识共享 因变量 创新绩效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回归系数 显著性水平 0.696 0.738 0.893 0.O8 0.834 模型 Y=0.696 X. 0.738-)【, F 45.063。 57.375。 调整后li2 问题,对知识网络内部的关系、结构方面的联系并没有进行深 0.473 0.535 0.794 0.793 0.000 0.000 0.000 0.409 0.000 入研究。第二,不同的控制变量可能对团队知识网络、知识共 享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未来可以对不同类 Y=O.893-M 189.916 Y=O.08Xl+ 0.834 94.702。 型的控制变量进行分类研究。第三,本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 在样本选取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 本的数量并注意样本的选择范围,从而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 4 5 6 7 8 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 关系 关系 知识共享 关系 0.853 0.910 0.893 0.229 0.0o0 0.000 O.0o0 0.147 Y=O.853 )【2 127.727 M=O.910"X ̄ 232.63 Y=O.893 Y=O.229X2+ 189.916 98.378。 0.721 0.825 0.794 0.799 性。并喇 参考文献 …张宝生.基于知识网络的虚拟科技创新圈队的知识流动研 知识共事 0.685 0.000 0.685 究[D】.晗尔滨工业大学,2012. [2]Balkundi P,Harrison D A.Ties,leaders,and time in teams:Strong inference about network structure’S 注:+、・・分别表示在5%、I%7k- ̄I-显著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所研究的团队知识网络以社会网络为基础,将知识网络分为结构 和关系两个方面,以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研究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之 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已经验证了团队知识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 effects 0n team viability and pe rformari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1):49-68 [3]彭伟,周晗鹭,符正平.团队内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 制~以企业R&D团队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2): 135-142 及知识共享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团队 知识网络结构维度中的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关系维度中的关系强度和 关系质量,有利于促进团队创新绩效的提高。第二,团队知识网络关系维 [4】简兆权,刘荣,招丽珠.网络关系、信任与知识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 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4):64—71 度的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和关系维度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均能促进团 队内部的知识共享。第三,知识共享在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 度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团队领导应鼓励团队 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结协作,每个成员都应努力调高 自身在团队知识网络中的中心性位置。团队成员之间加强联系的同时提高 彼此信任度,建立共同解决问题和信息共享的机制,通过彼此之间信息、 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应用,最终达到团队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5】洪佳琪.研发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网络特征与成员工作满意度关系研 究~一以IT团队为例[D】.浙江财经大学,201 4 作者简介 马秀: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企业管理在读研究生 冀蕾: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在读本科生 郑国强: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本研究还存在很对不足,未来在进行研究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构建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要素探析 一一以广东省梅州为例 古广胜嘉应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GD13XG11)。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产业;而广东省 梅州作为世界客家人主要聚集区之・,其丰富的客家文化成为开展文 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源采。梅州发辰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从政策支持要 素、资源要素、产业聚集要素和市场需求要素等方面来创建文化创意 产业品牌;以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客家文化品牌要素 梅州 广东梅州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人聚集的地区,客家文化是这个地区的 特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 一构建广东梅州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意义 1.增进社会大众和政府对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知晓度 、文化创意产业是无处不在,只要机制适宜,切实落实,抓住机会,其就能 产生成效。然而要发展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除了需要广大群众的投入, 更需要政府政策性的扶持。只有政府与梅州当地广大群众共同认识到客家文 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力及其效益,才能积极地投入到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去。 2.改善国计民生,提高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先 进和发达国家都在极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对文化创意产业 在融合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客家文化是汉文化 中颇具特色的文化群,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原生性、完整性、 多元性、民族性、世界性,该地区保留了众多完整客家文化遗迹,如客家人 的包装还可大大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如梅州金柚品牌的创 立就是把原产自广西容县松山镇沙田村沙田柚通过本地的多年改良种植 已经完全本地化的产品,根据果型颜色是金黄色的特点而取名梅州金柚这 个创意过程已经完全被大家接受,其产品品牌价值已经翻番;现在已经是 梅州市梅县区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I也成为当地广大农民增 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特有的客家话、客家围龙屋、客家山歌、客家祠堂、客家美食、客家民间民 俗、客家人文历史遗迹等,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传 承是新一代客家人应负的责任,通过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载体传播地方特 色文化,增强客家文化的影响力t构建梅州地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是 5.保存并巩固梅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梅州客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积累了丰厚的客家文化底蕴。然而 提升当地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