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及其风格
陶渊明:
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归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实自然,悠然冲淡。 《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骆宾王:
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 《在狱咏蝉》王勃:
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 《杜少甫之任蜀川》陈子昂:
慷慨任侠,株连下狱;忧国忧民,生不逢时;激情奔放,刚健质朴。 《登幽州台歌》王维:
身陷叛军,皈依佛门;前期积极,后期求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过香积寺》《山居秋暝》《渭城曲》《使至塞上》孟浩然:
应试落第,归隐山林;寄情田园,寻求归隐;清远空淡,韵味深长。 《过故人庄》《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高适: 潦倒失意,转任武职;边塞征战,建功立业;雄厚豪健,悲壮浑朴。 《别董大》王之涣:
遭人诬陷,漫游中原;边塞征战;气势雄浑,意境开阔,韵调优美。
1 / 11
《凉州词》王昌龄:
早年贫贱,后遭谤谪;边塞征战,征夫思妇;意境雄浑,语言蕴藉,和谐婉转。 《芙蓉楼送辛渐》《出塞》《从军行》李白:
供奉翰林,漫游各地,晚年漂泊;揭露黑暗,怀才不遇,向往自由;意境壮阔,想象奇特,直率自然,清新飘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子夜吴歌》《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天门山》《上李邕》《塞下曲》岑参:
边塞任职;边塞征战,风光奇异,慷慨报国;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语言豪迈。 《逢入京使》《草堂村寻罗生不遇》《巴南舟中夜市》杜甫:
早年漫游,科场失利,身陷叛军,晚年漂泊;忧国忧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壮阔,沉郁顿挫。
《望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蜀相》《清江》《绝句四首》《江南逢李龟年》韩愈:
三岁丧父、国子博士、后遭贬谪;遭贬情绪、怀才不遇;好发议论、古朴苍劲、奇崛险怪。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韦应物:
贵胄出身、晚年闲居;寄情田园、洁身自好;高雅闲淡、清新自然。 《滁州西涧》《秋夜寄邱员外》元稹:
少年丧父、中年遭贬;百姓疾苦、治国安邦;平浅明快、铺叙曲折、刻画真切。 《行宫》白居易:
2 / 11
遭贬江州;关注民生、同情百姓;叙议结合、语言通俗。
《村雪夜坐》《晚望》《问刘十九》《初入太行路》《赋得古原草送别》刘禹锡: 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讽刺权贵;或开朗流畅,或含蓄隽永。 《蜀先主庙》《西塞山怀古》《乌衣巷》《春词》柳宗元:
主张革新,后遭贬谪;宦海沉浮,离乡去国;描绘细致,语言淡泊。 《渔翁》《江雪》《溪居》《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李贺: 七岁能辞;诗尚奇诡,绝去畦径。 《雁门太守行》李商隐:
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忧郁感伤,感叹沦落,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锦瑟》《乐游原》《夜雨寄北》《天涯》《花下醉》杜牧:
侍才自负,仕途不顺;怀才不遇,爱国爱民;词采清丽,画面鲜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夕》《金谷园》欧阳修: 四岁丧父,后中进士,后遭贬谪;关注民生;自然流畅,风格清新。 《蝶恋花》王安石:
主张革新,辞官退居;关注民生,抒发性情;长于说理,精于修辞。 《桂枝香》苏轼:
外任杭州,再贬黄州,又贬岭南;抒发性情,歌咏自然;豪迈奔放,清新自然。
3 / 11
《念奴娇》《水调歌头》陆游:
生于战乱,后遭贬黜;恢复中原,关注民生;想象瑰丽,精练自然。
《卜算子.咏梅》《诉衷情》《钗头凤》《临安春雨初霁》《游山西村》《书愤》辛弃疾: 坚持抗金,多受排挤;恢复中原,难酬壮志;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采桑子》《清平乐1》《清平乐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鹧鸪天》《南乡子》《破阵子》《青玉案》《永遇乐》《摸鱼儿》柳永:
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歌妓生活,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雨霖铃》《凤栖梧》李清照:
早年优裕,晚境悲凉;抒写自然,伤时感时;清丽优美,典雅情致。
《如梦令1》《如梦令2》《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渔家傲》《声声慢》李煜: 南唐后主,阶下之囚;宫廷生活,亡国之痛;意境深远,语言清新。
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破阵子》《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马致远:
半世蹉跎,归隐山林;怀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优美,语言凝练。
《天净沙·秋思》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内容
4 / 11
方法加特征);(3)形象的意义。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时代背景及生活的环境。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5 / 11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情,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般有:
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6 / 11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如何鉴赏诗中的景物形象?(一)看画面的色、形(组成、远近等)、声、味,动、静、虚、实欣赏诗的画面美。
(二)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三)分析意象的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情感意境。 鉴赏景类形象,基本思路是:
1、概括景象及特点;(写了些什么景象) 2、描摹诗歌图景;(画面之美) 3、剖析作者思想及其情感。
(辨别色调,确认形象中包含的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物象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
7 / 11
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
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如: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中的“聚”化静为动很好地表现了山峰众多,聚合在一起的动态。 修饰语:
为形容词(往往带有情感的色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可见人心。 特殊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作用有一: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8 / 1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勾画了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数词表限制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炼字题如何解答?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用)炼句
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9 / 11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
3、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4、表达的主旨、情感;
二、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一般倒装: 或韵律或强调)答题思路:
调整语序简要描述+强调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意境)+表达效果(意境更突出、特点更鲜明,情感更浓烈)+诗人情感;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 2.宾语前置。 3、主、宾换位。
4、定语的位置(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a.定语挪前。 b.定语挪后。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三、炼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要关注诗句在诗歌中的位置。 答题思路:
什么位置+什么结构作用+思想主旨的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
10 / 11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
清新自然(淡雅)、朴实无华(平淡自然)、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明白晓畅(明快浅显)、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浑厚雄壮)、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沉郁顿挫。
答题步骤:
①用一二个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有时需要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风格:
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