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家长如何才能做到选择兴趣班“少而精”呢?我觉得,首先家长应该将兴趣班分类。刚需类,兴趣类,尝试类和功能类几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分类的时候,有些兴趣班是具备多种属性的,需要我们家长综合考虑。
刚需类
此类兴趣班是孩子必须要学的,兴趣班里的必修课。这项技能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而且在不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可以确定孩子必然需要这项技能。比如,英语。因为英语是一个人通往世界的窗口,是一个孩子升学工作的钥匙。英语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小了,让人的思维开阔了。所以,类似英语这样的兴趣班是必须要报的。如果女孩子,舞蹈可能也算是一种刚需,形体和仪态对于女孩儿的未来说十分重要。而学习舞蹈同样也可以锻炼兼任的品质,强健的身体,真的是受用终生的。
兴趣类
顾名思义,就是孩子有可能对这个领域感兴趣,但绝对不适合所有孩子。美术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因为不是每个孩子的DNA里都存在达芬奇一样的创造力和美感。而且美术未必要从小开始学,因为孩子的手腕骨发育还没有成熟,跟写字一样,没办法画的太好。但是孩子对于颜色有天生的敏锐力,早期学习美术只能算是启蒙教育。有多少书画大家是30、40岁才开始走上绘画事业的?乐器也应该算是兴趣类,但是很多家长把钢琴作为任何孩子的必修课。其实呢?钢琴确实因为是全音域乐器而非常重要,但是音乐跟绘画一样,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弹琴,很多练唱歌都唱不好,如何判断音准?弹出来的音乐,自己又如何能够欣赏?最后钢琴也就成为了家里的一样家具。所以这类兴趣班,一定要因材施教,千万别让家长的意志去强迫孩子。
尝试类
这类培训班,尝试的好,就变成第二类了。尝试的不好,就直接变成鸡肋了。所以一开始的尝试,首先需要孩子不排斥,家长也要做好长期付出的打算。有些家长觉得学校的兴趣班就是尝试类的最佳选择,因为是免费的,而且还省的孩子放学早没地方去。这种情况其实应该放到功能类里面,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尝试类应该是家长通过判断孩子的特长和优势,去选择孩子从未或很难涉足的兴趣领域。比如围棋,平时很难让孩子接触到,如果家里没有人喜欢下棋,那么孩子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摸到围棋子。再比如少儿编程,如果没有这门课,我想很多家长都不会让孩子碰电脑。但是电脑又是人类不可摆脱的工作生活工具,那么试试看,也许孩子感兴趣,以后就不用担心孩子IT技能不足,找不到好工作了。
功能类(技能类)
功能类兴趣班可能是市面上种类最为繁多的门类,家长一般是希望通过学习而解决一些孩子实际存在的问题。比如感统课,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的发育和注意力有些滞后,那么通过感统课去帮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发育。也有思维课程,解决的应该是思维发育比较滞后的孩子,也属于短期辅助类课程。还有运动类课程,游泳,足球,网球,很多家长是为了让孩子多运动,加大孩子的运动量,促进身体发育。学校兴趣班,幼儿园晚,托管班则解决了家长来不及接孩子的实际问题。这些课程是用于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短期存在,不适合长期学习。
所以作为家长,我会选择一到两门刚需类课程,因为实在是刚需,谁都希望孩子的未来是美好的。再发觉一门兴趣课,也许一门乐器,也许美术或是围棋。需要认真的体会和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具备哪些天赋,而不是什么都尝试一下,之后放弃。当确认孩子有天赋后,选择,而且帮助孩子坚持到底。无论孩子感兴趣与否,学到一定时候,对任何学科都会感到厌倦,想要放弃。家长有时候看到这些,就觉得孩子不适合继续,就首先打退堂鼓了。但是若干年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却没有一项才艺可以在他/她失意和孤单的时候陪伴他/她。家长
文章来源:www.yangjiajiao.com
外教一对一 http://www.yangjiajiao.com
不能教给孩子这些才艺,但可以在孩子觉得困难,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孩子,度过瓶颈期。家长有时候必须“狠狠心”,没有任何学习成果是白来的。我是多么希望看到孩子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烧,为自己的梦想所痴迷啊!
对未来的不确定,让家长在焦虑中给孩子选择兴趣班。选择越多,孩子越迷茫,不知所措,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报很多课又不坚持,让孩子缺乏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家长也应该适应老师,家长需要提供机会,正确引导,及时鼓励,才能让孩子们在未来走的越远越好。
文章来源:www.yangjiajiao.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