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速端口,上行链路,backbonefast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实验目的:三种不同的配置都可以节省时间
实验步骤:
试验拓扑图
1.首先输入命令show spanning-tree brief查看三个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可以看到sw1是根桥,sw1上的f0/0和f0/3都是指定端口
2.查看交换机sw2的相关配置信息。可以看出它上面的f0/0是根端口,f0/1是自定端口
3.查看交换机sw3的配置信息,f0/1是阻塞端口,不转发数据,f0/3是根端口,可以转发数据
4.当前没开启速端口、上行链路、backbonefast,首先查看没开启之前关闭和开启端口所用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
首先进入sw3上的根端口f0/3,将其关闭,然后在sw3上查看它上面的阻塞端口f0/1由阻塞到转发所用的时间是30秒(因为这两个端口都是在sw3同一台交换机上,所以就没必要转发BPDU,也就没有阻塞到监听的20秒,它只有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的30秒钟,当开启速端口后也会省去这30秒钟)
5.在sw3上,再次进入f0/3端口将其开启,在sw3上查看端口转变。(F0/1立即变为阻塞端口,而f0/3则需要经过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要经过30秒钟,当开启上行链路后,便可以省去这30秒钟)
6.在交换机sw2上关闭端口f0/0,然后到sw3上查看端口变化状态。(sw3上的阻塞端口f0/1会从阻塞到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要经过50秒,因为f0/0在sw2上,f0/1在sw3上,它们不属于同一交换机,所以有阻塞到监听的20秒)
7.在sw2上将f0/0端口开启,然后到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原来的阻塞端口f0/1会立即回到阻塞
状态,而在sw2上查看端口转变,则会看到sw2上的f0/0会从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经过30秒钟,道理和步骤4中写的一样)
8.开启速端口,必须在阻塞端口内开启。在sw3上,到全局模式,进入阻塞端口f0/1,输入命令spanning-tree portfast开启速端口。
9.此时在sw3上,进入f0/3端口,并将他关闭。然后再sw3上输入命令show spanning-tree summary 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阻塞端口f0/1会直接变为转发状态省去了监听到学习到转发的30秒钟,这步和第四步进行比较)
10.在sw3上,再次进入f0/3端口将其开启,然后在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端口f0/3和没开启速端口时一样,都需要从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的30秒)
11.在交换机sw2上,进入端口f0/0将其关闭。再到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阻塞端口会经过阻塞到监听的20秒,然后直接到转发状态,省去了监听到学习到转发的30秒,因为f0/0在sw2上,f0/1在sw3上,不属于同一交换机,所以需要转发BPDU花费20秒)
12.在sw2上,开启端口f0/0。然后到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阻塞端口f0/1辉立即变为阻塞状态)
13.开启上行链路。在交换机sw3的全局模式下输入命令spanning-tree uplinkfast开启上行链路。
14.在sw3上,进入端口f0/3,将其关闭。然后到sw3上查看端口状态的转变(sw3的阻塞端口f0/1直接到了转发状态,省去了30秒钟)
15.在sw3上,进入f0/3端口,将其开启。然后在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阻塞端口f0/1直接变为阻塞状态,f0/3直接到转发状态,没经过监听到学习到转发,省去了30秒钟,这就是上行链路和速端口的区别)
16.在sw3的全局模式,关闭上行链路,然后开启backbonefast。
17.因为backbonefast只对阻塞端口连接的交换机上的其他端口起作用,所以下面要到sw2上,进入f0/0端口,将其关闭。然后到sw3上查看端口转变。(sw3上的阻塞端口f0/1会省去阻塞到监听的20秒,由监听到学习再到转发,由原来的50秒钟省去20秒,变为现在的30秒和步骤5进行比较,虽然接口不同,但原理一样)
心得:查看端口状态时都是在阻塞端口所在的交换机上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