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11期 2010年6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26Ⅳo.11 Jun. 2010 浅谈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胡庆昊,韩照祥,马卫兴,陈文宾 (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摘要:通过深入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和策 略。指出应通过利用社会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校企联盟等途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英国环境教育顾问约翰贝尼斯曾说:“环境教 育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老师 们发现这是环境教育中最有吸引力和最成功的方面 之一。”这里所谓“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指的是 必须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或主体的局面,要以学生发 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 分别与连云港化工园区、罗盖特公司、赣榆县生物产 业园区等单位合作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在日常专 业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 内容,深入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为学 生的暑期实践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我们讲授《工 业废水处理工程》这门课程时,当讲解到铁碳微电 解、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生物流化床法等 具体废水处理工艺时,仅靠课堂传授,学生会感觉较 为枯燥,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因此,安排适当的课 时,让学生深入化工园区的废水处理线,现场接触铁 相结合,通过设计相关的主题来开展的一种教育模 式¨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为企事业单位解 决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的专业人员,因 此,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 知欲,是贯穿整个教学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碳微电解床、CASS工艺装置、生物流化床,同时了解 废水的水质特征,经过相关工艺处理后的水质特征, 1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大学前几年的过程中系统 学习有关环境工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具 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只有在毕业实习时才真正有 机会与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进行接触。但仅 使得他们现实感受到环境工程专业的价值与魅力,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深了对书本知识 点的记忆与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与思维能力。因 此,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记得住、 用得好、有创造。 1.2倡导案例式互动式教学 靠为时不长的毕业实习,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在专 业技能上有所提高,因此,注重教学培养模式的改 革,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必要。 1.1联系社会资源。改革培养模式 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尤其是对于大学工科专业 而言。我校地处欧亚桥的东方桥头堡一江苏连 采用案例式教学既是国内教学改革大环境的需 要,更是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环境工程专 业力求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现在多媒体等教学 手段的运用,使得我们可以将经典案例、工程现场图 片等更多教学素材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_2j。 我们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推行案例式多媒 云港市,近年来,随着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连 云港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时期。目前市内聚 集了恒瑞药业、康缘药业、罗盖特等一批知名企业以 及众多化工企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环境保护提出 了更高要求,因此也为本专业的办学提供了可利用 的社会资源。 体教学,同时我们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培 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授《水污染 控制》这门专业课时,会举出一些实际的案例题,让 学生分组提出自己的设计处理方案,最后,每组分别 讲述自己方案的理由,教师对各组的设计方案进行 近年来,在本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实施中,我们 合理评价,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较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9652);连云港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SH0921,SH0809)。 第1l期 胡庆吴等:浅谈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77 好。。近年来,学生的环境工程设计作业达到优秀的 作,建立校企联盟,共建研发中心,近年来,学校紧密 比率逐年提高。 围绕江苏和连云港地区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凝炼 研究方向,积极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开发联盟等研究机构,在海洋产业形成“科技 创新链”,已先后共建了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 。 这些科技研发平台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研 实力的提高,也带动了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2O世纪3O、4O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 严重性和危害性后,就开始了对环境问题解决途径 的探索。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末端治理”等观 点早已经被摈弃。在7O、8O年代,人们可能还只满 足于COD的去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流富营养 化问题的加剧,人们对废水的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新 的污染处理方法和排放标准不断诞生,“循环经 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一些列专业术语名 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因此,在我们环境工程专 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将专业发 展的前沿知识内容及时注入更新。对新出现的治理 在服务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批本科生参 与到老师的现实项目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积累了工程与项目经验,提高了自身素质,为就业与 考研提升了竞争力,也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学校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与清洁生产科技团队进驻 连云港三吉利化工有限公司,其提供的清洁生产审 计设计的清洁生产方案一项,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 200多万元 引。 污染的新方法、新工艺及时向学生传授与讲解。如 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技术、无锡太湖蓝藻的水污染 控制技术、废水的脱氮除磷新技术等等,促使学生认 识到专业发展的方向与前沿,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 4结语 总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实践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要坚持把拓 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更新 教学内容、建立校企联盟等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合 格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淑芬,刘静.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一融人实践[J]. 3建立校企联盟 学校办学的目的之一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 人才。近年来,人们议论的焦点之一便是学校的教 学与科研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 进入用人单位后还要进行重新培训后才能重新上 岗。高校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 也很小。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象,我校通过建立 “校企联盟”这种模式,强化学校与地方企业的联 环境教育,2005(3):56-57. [2]戴向东.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8(8):65-67. 系,有力的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对学生的专 [3]姚东瑞.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地方高校科研生产力 [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4546. 业能力训练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校企合 (上接第168页)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建立适合于市 场需要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要 做到这一点,必须倡导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引 进最新的研究成果,大胆实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品牌发展战略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 参考文献: [1] 刘志文.民办高等教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J].教育发展研究,2000(1):4447. [2] 覃薇.民办高校的品牌发展策略探析[J].重庆科技学 院学报,2008(10):192-193. 此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认识到民办高校品 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要注意目前民办高 校发展的机遇及挑战,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民办 高校品牌发展的策略,品牌的发展既需要特色办学, [3]万卫华,赵飞,祈正新.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J]. 高校研究,2005(16):1-2. [4]谌飞龙,吴群.民办高校基于软优势的品牌发展战略 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9):50-53. [5] 庹莉.民办高校要精心打造品牌专业走特色发展之路 [J].科学教育论坛,2005(19):189. 尤其是特色专业的发展,又需要合理的适合社会发 展的模式,尤其是合理的管理模式。这些都是民办 高校品牌发展的重要出路。 [6] 方慈.品牌战略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J].中国高等教育,2002(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