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研究的思考
妇产科疾病是指与妇女特殊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相关的妇女所特有的疾病。本文通过对疾病史研究的历史回顾,认为中医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认识史与斗争史。其研究目的有三,其一为现代妇产科之理论研究提供帮助及依据;其二为妇产科之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及启示;第三为疾病史研究做一些方法探索与经验积累方面的工作。其研究任务在于再现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认识的真实面貌与动态发展过程,并就妇产科疾病认识发展的规律提出客观的观点与意见。本文认为此项研究还必须注意工作方法,即注意使用资料的可靠程度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标签: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疾病史
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资料的选择与论文的研讨范围,很有必要首先对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研究的以下两个理论问题作一些思考。
1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的概念及范畴
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包括三个基本概念,“古代”限定的是时问,“中医妇产科”限定的是科别,“疾病史”限定的是基本内涵。。
2关于疾病史
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属于疾病史的范畴,所以就应该考虑到中医妇产科疾病史与疾病史的
共性与个性问题。关于共性,即都是疾病史,故首先要解决的是疾病史的研究范畴问题。疾病涉及到极其广泛而复杂的病因,即可是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如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还包括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也可是某些机体内部的,_如某些遗传性缺陷和免疫缺陷等。比较纯粹地研究疾病的病因及其变异,以及疾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演变或消亡之历史(一般不涉及诊断治疗问题),应当属于自然史与社会史的范畴,在此不作详细讨论。而医学史范畴内的疾病史,应该是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其具体内容有几位医史界的老前辈曾作过比較明确的论述。
3相关论述
比较早期的李涛、程之范、张岐山先生在“祖国神经病学简史”一文中论述:“医学专科史是建筑在疾病史的基础上的,而现在我们在疾病史方面的工作研究得还很少,可以说有
资料可依据;而且疾病史主要是诊断、治疗问题,因此应由各专科医师或专家著作自己的专
科史,才能更正确、更深入。”文中明确地指出疾病史的研究重点在疾病的诊断史与治疗史。此后,李经纬先生在《中国古代医学史略》一书中论述:“疾病史的研究应该也是医学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但由于难度大而往往未被列入重点去进行探讨。例如,诸种疾病或单一疾病、相关疾病之病名演变过程(如中国传染病学史、天花史、疟疾史、冠心病史等)。各种疾病的认识历史,治疗发展历史,诊断史,各时代医学家对之认识的学说史,预后认识史等等,既可是一个疾病或多个疾病的系统叙述,也可是一个侧面的历史经验专叙。,这就将疾病史研究范畴具体化了,除了诊断史、治疗史以外,还应该包括疾病病名的演变史、各时代医学家关于疾病认识的学说史以及相关的各种专题。最近,靳士英先生在“疾病史研究60年”一文中论述:“疾病史则研究人类认识疾病的历史过程与规律,常涉及病名、病因、病理、病候、诊断、治疗、流行学等诸多方面,它既是医史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又是医学通史、专科史、医疗技术史等的基础并与之交义渗透。进一步明确了疾病史的具体内容包括病名、病因、病理、病候、诊断、治疗及流行等七个方面,疾病史是疾病的这七个方面内容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事实上,以上三家的论述是相当一致的,诊断必须涉及症状证候,治疗则必须涉及病因病机,论述病名、病因、病机、病候、诊断、治疗等等内容,则必然反映出医家的学说。而且,上述各位前辈还对疾病史与专科史的关系也作了必要阐述。他们均强调了疾病史是学科史的基础,与学科史的内容存在着交义及渗透关系。只是疾病史更侧重于疾病相关内容的研究,学科史则侧重于研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成长。
除了以上理论的阐述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历史经验的回顾。自三十年代以前,就
陆续有一些疾病史研究的论文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三十年代以后稍有增多。从这些论文的内
容来看,除了一部分的专题论述,如许龙善“疟疾发现史略’,严家新、潘南胜“狂犬病流行简史”等文属此类,着重于其所限定的范畴内。
4关于中医妇产科疾病
什么是疾病?疾病是异常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是与健康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的一个基本医学范畴。具体地说,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机能、结构的变化,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所以正常条件下的生命活动,不属于疾病范畴。
什么是妇产科疾病,自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就有论述:“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若是四时节气为病,虚实冷热为患者,故与丈夫同,则散在诸卷中,可得而知也。”已将属于妇女特殊生理病理相关的内容隶属于妇产科,与妇女特殊生理病理无关的其他疾病,则分属于其他各科。这一观点一直沿续至今。在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中为中医妇科学所下定义为“认识妇女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和诊疗规律以及妇女特有
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同期的几本中医妇科书均持相同观点。这就相当明确地指出妇产科疾病的范畴为与妇女特殊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特点相关的妇女所特有的疾病。
综上所述,具体到对古代中医妇产科疾病史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来说,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医学原著的基础上,还必须参考文史、考古等其他各类著作及前人所做过的相关工作,对与妇产科疾病相关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证候、诊断方法、辨病与辩证方法、治法与用药、预防与预后认识等等作一番实事求是的考查,力求以尽可能接近原貌的资料食己示人。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寻求规律与启示。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即人们认识的自然过程,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之不深刻到逐渐深刻,从先看到事物的现象到逐渐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必须尊重各个历史阶段的事实,将各个历史阶段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放到当时的社会人文大环境中去分析,不能以现代人的观点去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靳士英.疾病史研究60年.中华医史杂志.2010,26(3):256
[2]许龙善.疟疾发现史略.中华医史杂志.2010,18(2):105
[3]严家新、潘南胜.狂犬病流行简史.中华医史杂志.2011.24(4):1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