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基本情况:郭可策,调皮淘气,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上课下位、大声说话,从来不听讲,爱惹事生非,同学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属于多动症。
具体表现:
1、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熟视无睹,不服从老师的管教,从来不戴红领巾、没有学习兴趣。
2、不管是什么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或自己玩东西,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
3、上课下位、说话、打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4、经常因琐事打人、骂人,经常把同学的本子、笔和书弄坏,老师批评教育无效。
5、上课不听课,作业不写。
6、对家长的批评教育很少接受。
教育背景: 父亲去世多年,与母亲、姐姐和继父生活在一起,家庭比较特殊,因此对孩子比较溺爱,同时脾气有些暴躁,对孩子缺乏科学的管理,孩子比较任性,在家根本不听妈妈的话,母亲感到束手无策。现在孩子更加自由散漫,每天放学后丢下书包就到附近玩,直到家人找回。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任性的性格。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觉察开始的。从小失去生父的关爱与教育,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因此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难以说服教育。
采取的措施:
(1)与老师交心。老师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课后进行谈心、说服教育等等。
(2)和同学交朋友。安排班级的好同学与他同位进行传、帮、带,让他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同学都是他的朋友,消除与同学的敌意,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
(3)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鼓励。培养他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培养他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4) 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教育启示: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儿童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一味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老师要用爱心去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妈妈的帮助,孩子行为终于有所收敛,约束力有所增强,但时常还会犯毛病。我想这也是正常的。由于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同,学生性格各异,班级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孩子,
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下一步的打算:
继续采用激励、表扬的方式跟踪分析,直到他能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成为一名各方面健康成长的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