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荣和思想台的十二时辰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荣和思想台的十二时辰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西周时就已开始使用十二个时辰:子(夜半)、丑(鸡鸣)、寅(平旦)、卯(日出)、辰(食时)、巳(隅中)、午(日中)、未(日昳)、申(晡时)、酉(日入)、戌(黄昏)、亥(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

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懂得十二时辰的换算,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中国十二时辰的优雅味道。 当中国古老的时间刻度,投射在传统酱香酒酿造技艺上,荣和思想台也在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十二时辰。

荣和思想台十二时辰

子时:夜间11:00-次日1:00

夜半,又名子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阴阳交替,道法自然,世间万物皆有自身的十二时辰规律。

优质荣和思想台不仅对酿酒环境、顶尖工艺高度依赖,对酿酒的原料要求也极高。 正宗酱酒一般用曲和高粱的比例为 1:1,酱酒的曲用量是中国白酒中最大的。同时,酱酒出酒率极低,一般不超过 2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斤粮食1斤酒”。复杂的工艺、苛刻的酿酒环境要求和原料决定了酱酒的高品质和健康基因。而正宗酱香型大曲酒酿造原料是:酿酒环境、红缨子糯高粱、小麦和赤水河河水。 荣和思想台酿酒环境

茅台镇核心产区是优质酱酒的独特性,唯一性与茅台镇的生态地域环境的唯一性是分不开的。茅台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茅台镇优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集聚了天道、地道、人艺,即天地人合之精华。天道就是茅台镇自然形成的洼地地貌,从而长久形成的微生态体系、独特的气候体系;地道就是茅台镇流淌着的赤水河河水和赤红色的红土地;人道就是茅台镇祖先们一辈辈发明、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精湛、科学的优质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所以说,茅台镇优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是集天、地、人之神韵的自然神秘结合。

丑时:1:00-3:00

鸡鸣,又名荒鸡,此时间段公鸡会发出初次清啼。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酱酒之肉—红缨子糯高粱

高粱按粘度分为粳、糯两类。糯高粱几乎全含支链淀粉,酿造贵州茅台镇酱香大曲酒的糯高粱支链淀粉达到88%以上,糯高粱结构较疏松,能适于根霉的生长。高粱的内容物多为淀粉颗粒,外包一层由蛋白质及脂肪等组成的胶粒层,受热易分解。高粱壳含有丰厚的单宁,单宁含量达到2%以上。微量的单宁及花青素等色素成分,经蒸煮发酵后,其衍生物为香兰酸等酚元化合物,能赋予白酒特殊的芬香。

寅时:3:00-5:00

平旦,又名日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 酱酒之骨—小麦

正宗酱香型白酒制曲的原料就是冬小麦。大曲是一种复合酶制剂,它含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酒化酶、酯酶等各种酶,是形成白酒香味成分的催化剂,此外在培养大曲过程中还形成多样的香气成分及前体物质。选用赤水河流域的小麦来制大曲,才能含有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微生物,众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非常丰富的,并最终会影响白酒香型成分的多样性。

卯时:5:00-7:00

日出,又名破晓,指太阳日面刚从地平线出现的一刹那。

天色渐亮,四周草木郁葱、生机盎然。 酱酒之血—赤水河之水

正宗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离不开赤水河的河水。赤水河的河水颜色应时而变,每年雨季山水冲洗,两岸紫色、红色泥沙汇入河中,河水变为棕红色,成为名符其实的“赤水河”。到了重阳时节,赤水河又恢复清澈纯净本色,此时正是投料季节,河水的自然变化十分有利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此外,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河谷地段地质地貌非常特殊,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两岸的红层流入赤水河时,溶解了红层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滤出了纯净无毒、香甜可口的清冽泉水。经专家考察确认,这种紫色钙质土壤是生产优质酱香型白酒的重要基础。

辰时:7:00-9:00

食时,又名早时,古人的“朝食”,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

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也拉开新的的序幕。 酿酒1个周期

茅台镇引以为傲的12987工艺:一个周期,12987工艺中的“1“,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走完一个周期,要一年的时间。需经过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所以称为12987工艺。 端午制曲

酒曲以小麦为原料,把小麦均匀打碎,一粒破为四瓣,加母曲拌匀踩进模具里,放到曲房高温发酵3到5个月,制成大曲。

巳时:9:00-11:00

隅中,将午之时,但还没到正午时刻。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 两次投粮 第1次下沙

12987工艺中的“2“。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需要两次投粮。 重阳下沙“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粮即高粱。第一次投料生产的过程,就是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所谓“下沙”。“下沙”包括润沙、蒸煮、摊凉、加曲、堆积、入窖发酵等六个工序。 第2次投粮

第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

午时:11:00-13:00

日午,即午时,是白天的中点,太阳来到了中空,光线最为强烈,阳气十足。

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 九次蒸煮

12987工艺中的“9“。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九次蒸煮。 其所用容器,名为”甑“,也叫甑子。是贵州人常用的做饭的厨房工具。茅台镇的甑子能装高粱1500斤,蒸煮环节很关键,每次蒸煮大约需要两个小时。

头两次投粮经过两次蒸煮,但不取酒。第三次蒸煮开始,时间为腊月到次年正月,剩下的7次蒸煮都会取酒,一直到次年农历九月份蒸煮过程才完成。

未时:13:00-15:00

日昳,即末时,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

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八次发酵

12987工艺中的“8“。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八次发酵。每一次蒸煮后,把酒曲铲入窖坑进行封存——进入“窖期”。

发酵的窖坑是用石块砌成墙壁,用本地黄泥封住,不能透气,有3~4米深,能装15~ 20甑的酒糟。在窖期中要经常检查,时常洒水,防止干裂进气。其实,茅台镇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窖池:赤水河谷两山对崎,一日之中此热彼凉。

申时:15:00-17:00

晡时,与“馎”相通,据《说文段注》记载:“馎,申时食也”。

“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清亮,是为申时。 七次取酒

12987工艺中的“7“。意为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共需七次取酒。经过下沙和造沙的高粱淀粉吸胀以后,淀粉开始被糊化、糖化和酒化,接下来就会进入七次取酒程序。

也就会蒸馏出一到七轮次酒。一颗几乎整粒的高粱,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就这样反复折腾,才有这七次绚丽多彩的绽放。

酉时:17:00-19:00

酉时,顾名思义是“太阳落山”的意思。

太阳落山了,所以称为日入、日没。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 酝酿基酒

12987工艺下光是工序就有165道,反复的蒸煮、堆积和发酵,一遍又一遍的取酒,一整遍流程下来就得1年时间,这还不是结束,酱香型基酒要窖藏5年以上才算合格。窖藏越久,酯化越彻底。酿好的酒还要放到特定环境下进过5年的窖藏。

戌时:19:00-21:00

黄昏,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天地昏黄,万物朦胧,属于安静的时段。

太阳已淹没在群山后,天地一片朦胧,眼中所见,仿佛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黑夜降临。 酱酒勾调

荣和思想台在出厂前还要经过盘勾、调勾、品勾和调味。

盘勾,在窖藏第二年,将相同年份、相同轮次、相同香型特点、相同质量等级的基酒混合在一起。

调勾,窖藏第三年对盘勾过的基酒进行品尝和检测,用优质的陈年老酒进行调整和平衡,使基酒更加完美。

品勾,窖藏第四年经过调勾后的基酒进行成品酒勾兑,将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特点的多种基酒,按照科学比例精心勾调成质量稳定的优美酱香酒。

亥时: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十二时辰里最后一个时辰。

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

荣和思想台-调酒、成酒、品酒

窖藏5年后,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 好的酱香酒都会有“以酒调酒”的工序,使酱香酒保持独有的风格,形成统一的口味和度数。酱香酒酒体里面的微生物在封闭式的储藏下进行发酵。调味酒是用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这也是各家荣和思想台的核心机密。调味酒味道特殊,每次只添加少许。勾兑、调味完成后,还要继续存放半年到一年才能进行灌装。

荣和思想台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荣和思想台: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

小结: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这365个日子,每日十二时辰,是一场场俗世繁华与匠心力量的较量,沉下心让工序扎实,虽周而复始,仍不厌其烦,才能酿造出一口好酱酒-荣和思想台。这颗“酱酒根魂”才能永远炽热、永远跳动,“跨越三世纪的酱酒味道,荣和思想台”品牌内核打动了无数消费者,成为他们礼赠的上选。

荣和思想台也正是凭借卓越的品质基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品牌内涵,1915年巴拿马金奖的品质,143年的历史底蕴,不足百元的价钱的纯粮酱酒。这个佳节还在等什么,大家都囤起来吧!荣和思想台源于清光绪5年,距今143年的历史的老酱酒味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