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下期中教学研讨发言稿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七下期中教学研讨发言稿

倪莉

数学教学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七(9)班, 平均分 月考72 期中82.4 七(10)班 平均 月考78 期中86 不及格 5 1 90及以上 14 20 A/B档 17 18 D档 9 8 不及格 7 1 90及以上 4 17 A/B档 10 13 D档 9 12 期中考试试卷比较简单,因此大部分学生分数比较理想,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考得不好,相比月考来说9班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90及以上的同学有了增加,但是相对来说10班进步幅度不大.

二、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思:

1、概念部分:选择全对的26人,填空全对的4人,反映的问题是学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这也反映我可能在教学中对概念挖掘深度不够扩展不宽,学生练习缺乏对比、变式练习,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和解题的局限性。

2、计算部分:全对的23人,失分主要原因一是计算马虎;二是方法不得当,三是还有少部分同学对解稍复杂一点的题目无从下手,公式不熟练。

3、简答题和解答题部分:13人全对,仍然是失分较多的地方,反映出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没有看清楚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2、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3、加强解决问题类的教学,特是注重引导学会分析方法,尽量避免程式化练习,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实际、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多创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悟“学以致用”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

4、要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后进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老师的助手。

5、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班级情况分析:班中一些常规的规章制度大多数同学都能遵守,但是有个别的学生学习不是非常的积极主动,作业要漏做不做,课后不抓紧时间学习,和家长联系了也成效不

显,这令我们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非常的头疼,也占用了老师很多备课反思的时间。 月考年级前1/4有17.07%,后1/4有39%,期中考试前1/4有17.07%,后1/4有31.71%,班级总体保持,后进生少了一点点,但是比较头疼的是这后1/4的学生中,将近70%的学生都是本地生,并且是最差的那几个,我去和预备年级以及上学期的几次考试做了下比较,一直是这么几个学生:蔡子宁,杨顺辉,张鹏程,张鹏辉,陆靖思,韩昊杰,乔玲玲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教学内容的加深,这几个学生和其他同学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拉大,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