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概论考研真题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840植物保护概论考研真题

(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 1.植物检疫(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区政府, 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传播, 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的保护性植物保护措施。 )

解析:

2.抗药性(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 是指有害生物对于化学药剂作用的耐受性, 抗药性一旦产生, 药物的作用就明显下降。 抗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

解析:

3.滞育(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滞育是指昆虫在一定的季节、 一定的发育阶段, 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 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止, 不食不动的现象。 滞育是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遗传特性。 )

解析:

4.有效积温法则(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有效积温法则是指每种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 而且昆虫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并且在适宜温度范围内, 昆虫的生长发育速率与温度成近直线关系, 当知道某种昆虫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时, 根据田间温度状况就可预测该昆虫发育进度。 )

解析:

5.趋化性(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趋化性是指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 分为正趋化性和负趋化性, 昆虫的正、 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 求偶、 躲避敌害和寻找产卵场所有关。 )

解析:

6.植物病理学(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 发生、 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 植物病理学以植物病害为研究对象, 探讨发病的原因, 或在解剖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上探讨感染和症状出现的过程, 还研究形成病原的环境条件、 病原体传染途径以及病害的诊断法等来确立防病和治病的方法,还研究防病的药剂对病原体或植物体的药理作用, 以及包括所有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广阔领域。 )

解析:

7.隐症现象(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隐症现象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病害所表现的症状暂时消失, 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又恢复症状的现象。 )

解析:

8.初侵染(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初侵染又称初次侵染, 是指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最初引起的侵染。 )

解析:

9.鉴别寄主(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鉴别寄主是指对某一病原物表现出特定症状的寄主, 常用来鉴定病原物的种类。 )

解析:

10.稀释限点(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稀释限点是指病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大稀释度, 是病毒对外界环境影响的稳定性指标之一, 可作为鉴定病毒种类的依据。 如烟草花叶病毒的稀释限点为 100 万倍左右, 而花叶病毒为 1000 ~ 10000 倍。 )

解析:

二、填空题(总题数:9,分数:20.00)

11.昆虫的口器可分为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等类型;(分数:3.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咀嚼式; 刺吸式; 虹吸式 ) 解析:

12.昆虫的排泄作用主要是由 ________和后肠的 ________共同完成;(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马氏管; 肛门 ) 解析:

13.影响昆虫的生长、 发育、 生存、 繁殖和种群数量动态的生物因子主要是 ________和 ________。(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天敌; 食物 ) 解析:

14.水稻常见的螟虫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分数:3.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三化螟; 二化螟; 大螟 ) 解析:

15.根据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 寄生性植物分为 ________和 ________两类;(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全寄生; 半寄生 ) 解析:

16.雌雄异形的线虫, 雌成虫为 ________ 形, 雄成虫为 ________形;(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梨; 线 ) 解析:

17.病原菌的拉丁学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 ________、 ________和定名人;(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属名; 种名 ) 解析:

18.烟草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 ________, 黄瓜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 ________;(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直杆状; 球状 ) 解析:

19.植物病理学中常使用 ________和 ________等术语来表示致病性的差异。(分数:2.00)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毒性; 侵染力 ) 解析:

三、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20.下列不属于昆虫的动物是( )。(分数:2.00)

A.地老虎 B.柑橘红蜘蛛 √ C.螽斯 D.甘薯天蛾 解析:

21. 下列昆虫中,( )是捕食性天敌。(分数:2.00)

A.赤眼蜂 B.蚜茧蜂 C.七星瓢虫 √ D.蜜蜂 解析:

22.属于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是( )。(分数:2.00)

A.斜纹夜蛾 √

B.蚧壳虫 C.绿盲蝽 D.叶蝉 解析:

斜纹夜蛾幼虫为咀嚼式口器。

23.南方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昆虫是( )。(分数:2.00)

A.褐飞虱 B.灰飞虱 C.白背飞虱 √ D.稻水象甲 解析:

24.以下属于生物农药的是( )。(分数:2.00)

A.溴氰菊酯 B.吡蚜酮 C.马拉硫磷 D.Bt √ 解析:

25.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分数:2.00) A.空气 B.雨水 C.鸟类 D.昆虫 √ 解析:

26.锈菌生活史中, 可能出现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称为( (分数:2.00)

A.多态现象 √ B.转主寄生现象 C.双游现象

。 ) D.层出现象 解析:

27.菌丝体相互平行组成绳索状结构, 称为( )。(分数:2.00) A.子座 B.菌索 √ C.菌核 D.孢梗束 解析:

28.植物病斑上出现小黑点, 它们可能是病原物的( )。(分数:2.00) A.菌脓 B.菌核 C.闭囊壳 √ D.担子果 解析:

29.影响病原菌潜育期的长短最大因素是( )。(分数:2.00)

A.温度 √ B.湿度 C.pH 值 D.光照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50.00) 30.简述农业防治的主要内容。(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 培育健壮植物, 增强植物抗害、 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 以减少有害生物危害损失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其主要内容如下:

( 1 ) 改进耕作制度。 调整作物布局, 依据不同地区或地块所处的经济和生态环境进行设置, 进行轮作和间作, 根据有害生物的习性, 在作物田内设置诱集植物带, 诱集害虫集中消灭; 改善土壤环境, 保持土地高产稳产能力; 改变有害生物生存环境、 大幅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 ( 2 ) 使用无害种苗。

( 3 ) 调整播种方式, 包括播种期和播种密度两个方面。 ( 4 )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 改善土壤水、 气条件, 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合理施肥, 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 提高作物的抗害和耐害能力, 改变土壤性状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恶化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存条件, 同时也可直接杀死有害生物; 做好田园卫生, 清除农田内病虫害及其滋生场所,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 5 ) 安全收获。 减少次年越冬虫源、 避免机械创伤。 )

解析:

31.简述昆虫围食膜的主要功能。(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昆虫围食膜的主要功能:

( 1 ) 机械保护和作为外源物入侵的屏障

围食膜可保护中肠细胞免受食物中固体颗粒擦伤; 其中某些成分具凝胶特性有润滑作用, 利于食物通过中肠, 防止昆虫吞入高分子量食物后肠发生膨胀破裂; 围食膜上大量的糖位点可能充当了病原物的吸附位点而阻止病原物同上皮细胞结合, 保护中肠上皮免受病原物的侵染。

( 2 ) 选择透性

围食膜上有微孔, 具有高度选择透性透性。 中肠组织分泌的酶, 分子直径比较小, 可以自由地透过围食膜进入肠腔, 低分子量的营养物质也可通过围食膜到达上皮细胞层被消化吸收; 而未被消化的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围食膜。 ( 3 ) 将中肠腔分隔成不同腔室

围食膜将中肠腔分隔成围食膜内腔、 围食膜外腔和膜间腔三个腔室。 当食物在中肠积累时, 在围食膜外腔产生逆向液流, 延长消化时间, 保存营养和消化酶。 ( 4 ) 化学保护作用

围食膜可结合植物有毒物质, 阻止非特异性的不消化物和植物它感化合物结合到中肠微绒毛表面或结合到中肠表面的转运蛋白上, 从而保护植食性昆虫免受食物中潜在有毒化学物质的侵害。 )

解析:

32.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有哪些?(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

( 1 ) 病原物从寄主体内剥夺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影响寄主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2 ) 病原物产生对寄主生长发育有害的代谢产物, 如酶、 毒素、 生长调节物质等, 使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遭到破坏, 发生一系列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特征的病变。

( 3 ) 线虫等病原物还能对寄主植物造成机械损伤, 为其他病原物创造侵染条件。 )

解析:

33.什么是柯赫氏法则?(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柯赫氏法则是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病原性的通则, 具体步骤如下:

( 1 ) 植物病部常伴有病原生物存在; ( 2 ) 将该生物在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培养;

( 3 ) 将纯培养生物接种相同植物的健株, 接种植株表现与原来相同的症状;

( 4 ) 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进行该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其特征与原接种的病原生物相同。 )

解析:

34.如何区别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分数: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区别:

( 1 ) 白叶枯病病斑先从叶尖或叶缘发生。 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在叶面上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

( 2 ) 白叶枯病最初为黄褐色病斑, 后沿叶尖、 叶脉或中脉扩展成长条状病斑枯死, 枯死部分为黄白色(籼稻) 或灰白色(粳稻) , 病健交界明显, 交界处有时显波浪状。 细菌性条斑病最初出现水渍状、 暗绿色半透明小点, 后扩展成黄褐色短条斑, 短条斑增多时可连成长条斑, 严重时也能造成全叶枯死。

( 3 ) 白叶枯病在湿度大时, 病叶上分泌出蜜黄色粘稠菌脓, 菌脓量比条斑病少。 细菌性条斑病在空气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能产生大量小珠状细菌流胶, 在叶背面更多。 白叶枯病菌脓干燥后易脱落, 细菌性条斑病菌脓干燥后不易脱落。 )

解析:

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0)

35.试述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1 ) 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症状

水稻分蘖期受害出现枯心苗和枯鞘; 孕穗期、 抽穗期受害, 出现枯孕穗和白穗; 灌浆期、 乳熟期受害, 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 秕粒增多, 遇刮大风易倒折。 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幼虫先群集在叶鞘内侧蛀食为害, 叶鞘外面出现水渍状黄斑, 后叶鞘枯黄, 叶片也渐死, 称为枯梢期。 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 严重的心叶枯黄而死, 受害茎上有蛀孔, 孔外虫粪很少, 茎内虫粪多, 黄色, 稻秆易折断。 ( 2 ) 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①选育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②农业防治: 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 结合冬春积肥清除田内稻桩, 铲除田边杂草; 次春及早翻耕灌水灭蛹; 选择无螟害或螟害较轻的晚稻田作冬作田和绿肥留种田; 改单、 双混栽为大面积双季稻或一季稻, 减少桥粱田; 设置诱杀田集中诱杀。 ③物理防治: 黑光灯诱蛾, 1 盏 /50 亩; 或利用辐照不育处理。 ④生物防治: 利用性引诱剂诱集杀灭。

⑤化学防治: 防治枯心苗, 采用喷雾, 撒毒土, 稻田保持 7cm 水层; 防治白穗, 采用喷雾, 或泼浇。 )

解析:

36.怎样理解人在农田植物病害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数:2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人类的生产活动、 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会破坏群落之间种群的自然演替, 使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从而影响植物病害系统,影响病害的发生。 具体影响如下:

( 1 ) 干预环境。 农田生态系统受到人为活动的极大影响, 农田保温、 营养条件、 灌溉、 光照等都受到人为管理进行调控。 同时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 进行围湖造田、 砍伐森林等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且人类活动排放废水、 废气, 造成水质和大气的污染。

( 2 ) 干预寄主。 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物是人为种植, 最终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因此可能会造成邻近田块种植的不同作物均为某一病原的寄主,同时由于植物单一而造成遗传背景脆弱。 而周年种植、 引种以及施肥不平衡等也对农田寄主植物造成影响。 ( 3 ) 干预病原。 单一种植作物或品种使病原物群里简单化, 产生大量毒性类群; 种子或繁殖材料消毒, 搞好田园卫生, 又能减少农田菌源量; 长期使用单一杀菌剂, 胁迫病原产生抗性菌株; 发病初期使用杀菌剂, 抑制病害活动; 人口流动、 农事操作和社会活动等加快病原的传播, 或引入新的病害等。 )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