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习报告二
实习二:植物群落的生活型分析
本次实习我们小组调查了校园内第8区中的植物,并按照大高位芽、中高位芽、小高位芽、矮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进行分类,并统计每种生活型植物种类的数量。本次调查参考了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并与Raunkiaer生活型谱中的温带地区作比较。该绿地群落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枫杨 刺槐 杨树 黑杨 紫叶桃 大高位芽 植物群落生活型调查表 中高位小高位矮高位地上芽 芽 芽 芽 √ √ √ √ √ 地面芽 地下芽 一年生草本 中国白蜡 圆柏 元宝枫 油松 樱花 雪松 小叶女贞 香椿 文冠果 柿树 石榴 桑树 乔松 七叶树 毛泡桐 龙爪槐 君迁子 金银木 金丝垂柳 黄槽竹 华山松 华东椴 槲栎 鹅掌楸 杜仲 暴马丁香 白玉兰 白皮松 羽裂丁香 紫丁香 重瓣榆叶梅 山桃 白刺花 贴梗海棠 鸡麻 重瓣棣棠 狼尾草 野蔷薇 月季 太平花 华北珍珠梅 花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迎春 金叶女贞 小叶黄杨 大叶黄杨 早园竹 波斯丁香 女贞 葡萄 无花果 紫叶小檗 红皮云杉 龙柏 山楂 香荚蒾 锦带花 连翘 青扦 牡丹 鸢尾 山麦冬 总计(数量) 生活型谱 0 0 4 6 29 43 32 48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1 √ 1 1.5 √ 1.5 地点:校园内八号区域班级:风园14-1 小组:5 群落位置:
北京林业大学八号区域(图书馆/一教---男生寝室)
环境描述: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大风天气,气温起伏较大,有沙;夏季高温炎热,多降水;秋季是北京的黄金季节,天气凉爽,风力不大;冬季寒冷少雪。该区域植物多种植于中层楼体之间,阳面采光较好,阴面采光较差。
与Raunkiear生活型谱的比较:
Raunkiear生活型谱温带地区中群落中地面芽植物所占的比重最大,为50%;其次是地下芽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别为22%和18%;然后是高位芽植物,为7%;最少的是地上芽植物,为3%。
而在我们小组的调查结果里,高位芽植物所占的比重为97%,远超于7%;而地下芽植物与一年生草本的比重只有1.5%,远低于22%和18%;而地面芽与地上芽植物的比重为0%,远远低于50%和3%。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Raunkiear生活型谱调查的是自然群落,是在自然条件下无人工干预而形成的群落;而我们调查的是人工群落,因此群落中各种生活型植物的种类都是经过人为选择的,在校园中栽植的乔灌木较多,因此造成高位芽植物所占比重较大。2.我们的植物学知识有限,有可能一些地上芽、地面芽、地下芽、与一年生草本植物我们并不能识别出来,因此造成调查中这几种生活型植物的数量较少,造成了误差。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高位芽植物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分为大高位芽、中高位芽、小高位芽、矮高位芽植物,发现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植物占的比重较大。而Raunkiear生活型谱中热带地区中则多为30米以上的大高位芽植物。以此可区分出校园群落植物的生活型谱与热带生活型谱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