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学实习报告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实习目的、要求 野外教学实习是生态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生态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全面地、深刻地和系统地掌握生态学基础理论。同时,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3. 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4. 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5. 使学生受到从事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二、实习主要内容 1、植物群落在山体上的垂直分布带普调查,并分析形成垂直分布带普的原因,做出科学解释 2、以海岸为例,观察水生植物群落的演替序列 3、观察温带落叶阔叶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 4、观察海湾湿地的现状,并解释原因,加深对湿地生态作用的认识。 5、植物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 6、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实习地点概况 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概况 1. 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51′,北纬39°24′~40°37′。秦皇岛市辖三区四县,总面积约7812.4 km2,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于渤海海滨,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图1)。 秦皇岛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带从北向南呈阶梯状分布。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分布于抚宁县、卢龙县北部和青龙县全境,海拔大多在200~1000 m之间,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北部丘陵沟壑纵横,河流众多,建有水库300多座,其中较大的有洋河水库、石河水库。秦皇岛市海岸线长126.4 km,其中20.5 km为基岩海岸,广泛发育海蚀地貌,其余为沙质海岸。海岸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市区与抚宁、昌黎两县濒临渤海。 实习区包括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及抚宁县东北部石门寨镇。抚宁县东北部位于市区以北20~30 km,有公路及铁路通往市区。北戴河区及山海关区为著名旅游区,交通更为便利 2. 柳江盆地 实习的重点地区——柳江盆地(石门寨地区)位于抚宁县东北部,属石门寨乡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 km;东起张崖子村,西至伍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 km,盆地总面积约240 km2,其核心距秦皇岛市区约15 km。 柳江盆地是燕山山脉东段一个南北向延伸的丘陵盆地,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西、北三面为中低山,中部主要为起伏的丘陵;最高峰为盆地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m)。穿过盆地的石河由西北流向东南,至山海关老龙头流入渤海;1974年在盆地南缘大陈庄建成的石河水库——燕塞湖,它是秦皇岛市主要的淡水源地之一。 柳江盆地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记录了中国华北地区新太古代至新生代约20亿年以来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汇集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各种地质现象之精华,是研究华北地台的天然实验场所。区内三大类岩石类型齐全,各时代地层发育具有区域代表性且连续出露,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较多,还有岩溶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等其它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1999年5月建立“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2001年底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了“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在地学理论研究、教学实习、科考旅游等方面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 3. 海滨地貌 海滨地学实习区以北戴河区及山海关区的海滨沙滩、岸礁、海蚀地貌等为内容。现代海洋地质作用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沿海沙丘和泻湖,以及各种海蚀、海积地貌景观。 北戴河区北倚燕山山脉东段,南临渤海,属于由侵蚀残丘组成的丘陵地形,最高峰为莲峰山(海拔152.9 m);西部有戴河从北流向南,在近河口处转向东南注入渤海,北戴河区位于戴河以北,由此而得名;在鸽子窝以北有一条小河——新河,它在鸽子窝鹰角厅北侧流入渤海。由北戴河海滨至鸽子窝为基岩海岸;从鸽子窝往东北至山海关老龙头为沙质海岸,沙滩平软、干净,为良好的海滨浴场。 山海关区距离市区东北约15 km,东南临渤海,南部老龙头为石河入海处;该区主要地形为侵蚀残丘、冲积扇和海积阶地。 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许多海洋地质作用现象,配合柳江盆地的野外地质观察,极易进行“将今论古”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和深入思考许多地学基本原理。 4.人文建筑与地学 人文历史景观区内,明长城近50km保存完好,角山是万里长城河北省起点的第一山,山势险要,山峰挺拔;老龙头和天下第一关修建在渤海之滨,石城入海;燕塞湖景区峡谷蜿蜒,石壁陡峭。可以考察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方式和能力,以及建筑工程的地学基础和原理。此外,由于采矿和旅游开发对柳江盆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以考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 四、实习内容 时间:2011年8月22日 地点:祖山 植物群落分布带谱 海拔/m <180 180——690 <690 690——1000 900——1400 类型 农垦杂木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杂木林带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带 优势种 板栗、杨树、柳树、油松、刺槐 盐肤木、槲栎 白蜡、山杨、茶条槭 红桦、白杄、青杄、华北落叶松、地榆、 龙牙草、白芷、山蒿、紫苏 其中针阔叶混交林又有四个层,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活地被层。乔木层以油松、白蜡为主,灌木层以松树、大叶胡枝子,毛榛、石生悬钩子为主,草木层有荠苨、沙参,活地被层有中华卷柏、苔藓等。 主要植物 植物名 科 属 主要特征 盐肤木 漆树科 盐肤木属 落叶灌木至落叶小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宽翅。 刺槐 豆科 刺槐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有小托叶;花冠白色或紫红色。 垂柳 杨柳科 柳属 杨柳科 柳属 落叶大乔木,柳枝细长,柔软下垂,性喜湿地,生长迅速;树皮组织厚,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两端尖削,边缘具有小锯齿,表面浓绿色,背面为绿灰白色,两面均平滑无毛 板栗 壳斗科 栗属 落叶乔木,少数为杨树 杨柳科 杨属 软枣猕猴桃 猕猴桃科 猕猴桃属 油松 松科 松属 槲栎 壳斗科 栎属 构树 桑科 构属 稗子 禾本科 稗属 山樱桃 蔷薇科 连翘 木犀科 连翘属 糠椴 椴树科 椴属 灌木,单叶,也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刺毛状齿。 落叶乔木,杨树小枝具顶芽与芽鳞,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 大藤本,皮淡灰褐色,小枝螺旋状缠绕 针叶常绿乔木,树形为塔形或圆锥状形,大枝平展或斜向上,针叶2针一束,暗绿色,较粗硬。 落叶乔木,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 ,顶端微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缘具波状钝齿,叶背被灰棕色。 落叶乔木,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褐色,全株含乳汁。单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卵圆至阔卵形,边缘有粗齿。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 落叶灌木,叶子卵形或者椭圆形,花白色微红 灌木,早春先叶开花 落叶乔木,高达铁骨素 兰科 二郎山嵩 菊科 嵩属 锦带花 忍冬科 锦带花属 溲疏 虎耳草科 溲疏属 山梅花 虎耳草科 山梅花属 青杞 茄科 茄属 柳叶菜 柳叶菜科 柳叶菜属 20米,树皮灰白。叶互生,卵圆形,叶缘粗锯齿,有长尖,叶背密生白色毛。 叶深绿色、叶质坚硬如铁、叶宽较窄、叶沟深 半灌木状草本。茎通常丛生,稀少数,集生,下部木质,自中部以上分枝,枝多,开展,叶大,厚纸质或纸质,叶面深绿色,一至二回羽状深裂或近全裂。 灌木,枝条开展,树型较圆筒状,有些树枝会弯曲到地面,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缘有锯齿,表面脉上有毛,背面尤密。 落叶灌木,树皮薄片状剥落。小枝中空,红褐色 落叶灌木,树皮褐色 叶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缘具细尖齿,表面疏生短毛,背面密生柔毛,脉上毛尤多。 直立草本或灌木状,茎具棱角叶互生,卵形 多年生半灌木状中华卷柏 卷柏科 卷柏属 沙参 桔梗科 沙参属 白杄 松科 云杉属 华北落叶松 松科 落叶松属 白桦 桦木科 桦木属 草本,双子叶植物,高可达1米。根茎粗壮。茎直立,密生白色长柔毛及短腺毛。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无柄 土生或早生,匍匐,生于灌丛中岩石上或土坡上,叶全部交互排列,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 多年生草本,长圆锥形或圆柱状茎常单生,少有丛生,无毛。基生叶成丛,卵形、长椭圆形或近圆形;茎生叶常4片轮生,外形变化很大,由卵形、披针形至条形,边缘有粗锯齿、细锯齿至全缘,叶越宽,齿越粗。 属于针叶树的一类,通常有线条分明的年轮。乔木树皮淡灰褐色,主枝之叶辐射伸展,侧枝上面之叶向上伸展,下面及两侧之叶向上方弯伸,四棱状条形。 乔木,树冠圆锥形,树皮暗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状裂开,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 落叶乔木类植物,红桦 桦木科 桦木属 地榆 蔷薇科 地榆属 龙牙草 蔷薇科 龙芽草属 山芹 伞形科 大叶芹 白芷 伞形科 当归属 树冠卵圆形,树皮白色,纸状分层剥离,皮孔黄色。小枝细,红褐色,无毛,外被白色蜡层。 大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淡红褐色或紫红色,有光泽和白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粉,叶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有稜。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片有短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浅心形,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稀急尖的锯齿,两面绿色,无毛。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白色长毛,茎直立。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大小不等,间隔排列,卵圆形至倒卵形,托叶卵形 针阔叶混交林、杂木林下、沟谷湿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表皮常带紫红色,叶片轮廓近三角形,茎直立,节被毛 多年生草本,高可裂叶嵩 菊科 嵩属 紫苏 唇形科 紫苏属 黄花嵩 菊科 嵩属 荻 禾本科 荻属 高山蓍 菊科 蓍属 茶条槭 槭树科 槭属 达2.5米,茎粗大,近于圆柱形中空,通常呈紫红色,叶裂片卵形为复伞形花序至长卵形,先端锐尖,边缘有尖锐的重锯齿。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叶片矩圆形,侧裂片椭圆形,小裂片矩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全缘或具小齿。 茎四棱形,有长柔毛,以茎节部较密。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 一年生草本,茎通常单一,直立,分枝,叶卵形,裂片为长圆状披针形。 多年生草本植物,具发达被鳞片的长匍匐根状茎,节处生有粗根与幼芽边缘锯齿状粗糙,基部常收缩成柄,顶端长渐尖,中脉白色,粗壮 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根状茎短。茎直立,密生白色长柔毛。叶无柄,中部叶线状披针形,裂片边缘有不等大的锯齿或浅裂。 落叶大灌木或小小叶杨 杨柳科 杨属 照山白 杜鹃花科 杜鹃花属 鹅耳枥 桦木科 鹅耳枥属 荨麻 荨麻科 荨麻属 小花溲疏 虎耳草科 溲疏属 泥胡菜 菊科 菊属 灰灰菜 藜科 藜属 荠苨 桔梗科 沙参属 乔木,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卵状椭圆形 乔木,树皮沟裂;树冠近圆形。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装倒卵形,边缘具细锯齿,下面绿白色 多分枝灌木,叶倒披针状长圆形,下面密被鳞片。 乔木植物,树皮暗灰褐色,粗糙;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规则或不规则的重锯齿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雌雄同株或异株。叶对生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 灌木植物,小枝疏生有星状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小锯齿,两面疏有星状毛 二年生草本,茎具纵棱,光滑或略被绵毛。叶互生,多卷曲皱缩,完整叶片呈倒披针状卵圆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深裂。 一年生草本植物 多年生草本,茎单椴树 锦葵科 椴树属 白蜡 木犀科 白蜡属 黄榆 榆科 榆属 悬钩子 蔷薇亚科 悬钩子属 旋覆花 菊科 旋覆花属 生,无毛。基生叶心脏肾形;叶片心形或在茎上部的叶基部近于平截形,边缘为单锯齿或重锯齿,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短硬毛。 落叶乔木,无顶芽,侧芽单生。叶互生,基部偏斜,有锯齿,稀全缘;有长柄;托叶早落。 落叶乔木,稀灌木 。叶子为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稀单叶。 落叶乔木或呈灌木状。树皮灰黑色,纵裂。小枝淡黄褐色,初被毛,后渐脱落无毛。叶阔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突尖,基部窄,明显不对称或成歪耳形,叶缘具钝重或单锯齿。 落叶灌木,高1—2米,小枝红褐色,有皮刺,幼枝带绿色,有柔毛及皮刺。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略带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重锯齿,两面脉上有柔毛,背面脉上有细钩刺。 菊科 旋覆花属 青杄 松科 云杉属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直立,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 横断面菱形或扁菱形、常绿乔木,一年生小枝淡黄绿、淡黄或淡黄灰色,无毛,叶较细,较短。 时间:2011年8月23日 地点:北戴河湿地保护区 一、湿地 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分类: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滨海湿地、人工湿地 功能 1、调节气候,增加湿度,气温;控制风沙,调节风速; 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沼泽湿地 2、蓄洪防洪能力强 3、干旱季节可以用于灌溉 4、涵养水源,保护水源 湿地的形成原因 湿地附近原来有条赤土河,平时水流速较快,受海水顶托作用最后携带泥沙大量沉积海底,长时间作用就形成了湿地。 二、水生植物群落演替系列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浮萍、满江红、水葫芦、甲藻、金藻、褐藻、硅藻) 沉水植物阶段(金鱼藻、眼子藻、黑藻) 浮游根生植物阶段(莲、睡莲) 直立水生阶段(芦苇、香蒲、泻泽)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木本植物阶段(灌木) 五、实习总结 在为期一周的秦皇岛野外实习中,经过老师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订的目标。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目睹了许多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对各个品种的科属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以前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件事的基础,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 虽然实习期间的生活是辛苦的,但是每一天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也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融洽。实习期间我们也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带领我们实习学习的王老师和魏老师一路上跟着我们辛苦奔波,为我们细致耐心的讲授,在这里我们要对她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野外实习在生物课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机会。总之,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我们都受益匪浅,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必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实习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