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下室工程施工及塔吊布置等关注要点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地下室工程施工及塔吊布置等关注要点

一、 地下四大块工程快速推进施工关注要点: 1、地下四大块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基坑降 水、桩基工程;

2、设计单位确定后,需按照工程进度节点要求对设计单位 提出明确的设计出图时间方案,主要为基坑支护图、桩基施工图; 3、支护、降水和桩基设计完成后,工程公司要组织设计、 总包等相关单位进展〔技术可行性、平安、质量、进度、本钱〕方 向的论证,并满足当地相关规定要求;

4、设计需要提前确定建筑平面方案和场地正负零标高;

5、如地下四大块招标包含在总包范围内,工程公司可根据专家论证后修改确定的设计图纸转给总包单位,要求其按图施工;如果地下四大块工程不在总包范围内,工程公司需根据修改后的设计图进展分包单位的招标。工程公司需要提前对地下四大块的设计和施工单位进展考察,为招标做好准备;

施工进度和工程招标关注重点

1、施工方案的论证:需要根据现场工程及场区地质条件,

采用的设计方案,工程公司需组织专家论证会,明确技术要点及控制、检测措施、进度控制方案等;

2、在支护降水过程中土方开挖速度、方法、次序尤其重要,土方开挖前

必须注意〔开槽图的准确性,不能错挖、超挖,对于角点的控制必须准确无误;对于喷锚支护,一次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 5 米,否那么喷锚支护难度很大;对土方单位弃土场所的容量,运距等进展考察,是否能满足工程的进度要求;

3、降水要在挖土前进展连通降排水;

4、总包进场前的临时用水、排水、用电需要提前解决。如果暂不具备条件,要有预案解决措施 ,以保证工程正常进展。

5、工程公司要按照总体开发部署,做好相应地块的支护〔喷锚或桩护〕,根底桩及土方开挖筹划方案,根据施工特点和施工间隙要求安排好流水作业施工。

6、地下四大块是工程最先开场的工程内容。场地,道路还没有形成,流水施工、穿插左右多,工程公司需要明确的工作目标,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周密的工程筹划。对现场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入口、加工场地要认真规划,并检查落实,以保证方案的实现。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关注重点

地下根底桩工程,基坑边坡支护工程、降水工程和土方挖运工程在工程建立实施阶段占据工期、本钱的比例较大,因此优化地下四大块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对缩短工期和降低本钱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现场,优化工作尤为重要,同时确保根底阶段施工平安也是工作重点。

基坑支护设计要点:

1、完成地勘报告,这是基坑支护设计的根底参数依据;确定合理的土质参数是进展基坑支护设计的关键;

2、基坑支护形式包括边坡喷锚、预应力锚杆、悬臂桩、地下连续墙、钢板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等多种形式。在确保施工平安的前提下,要选择缩短工期,降低本钱的基坑支护形式。

3、在确定基坑支护方案时,要提前进展施工场地规划布置和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考虑在完成基坑开挖后,施工场地内的道路、临设、材料推场、以及塔吊布置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例如进展大面积放坡卸载,虽然会降低支护本钱,但可能会严重影响施工通道,和失去材料推场,从而带来更大的本钱投入。

4、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在考虑土方侧压力的同时,还要考虑基坑边坡材料堆放和施工车辆通行时的荷载。

5、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考虑基坑开挖后对工程周边已有建筑、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的影响,微小变形即可带来严重后果。

6、选择施工简便快速的支护方案尤其重要,基坑支护方案和根底桩的方案要结合考虑,防止施工时相互影响。

7、基坑内出现上下跨情况时,基坑支护设计要对基坑平安动态考虑,对上下跨基坑在土方挖运,构造施工等不同阶段的工况进展分析、保证基坑平安。

8、根据工期的需要,在确保平安的前提下,采取的支护形式尽量满足提前开展浅基坑构造施工的条件。 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1、要求编制支护桩施工布置图,确定支护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日工程量,一个工程的基坑支护通常采用多种护坡形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工程量和施工周期,配置充足机械设备,进展顺序施工,实现流水作业,从而加快工期,杜绝窝工现象。

2、绘制土方挖运图,确定土方外运顺序和日工程量。土方挖运和边坡支护工程往往同时进展,土方外运的速度和范围,以及马道的留设一定要满足支护工程的需求,保证在土方挖运过程中,基坑支护平安。 3、大基坑进展土方施工时,要采用分段分区施工形式,要注意各区平衡施工,防止相邻区域的土方高差过大,以免土方侧压力对工程桩的影响。 4、存在承压水区域要及时对地质勘察探孔进展填埋封闭。

5、对于现场有根底桩的场地,土方挖运工作必须仔细规划挖运机械设备的进展道路,不得破坏根底桩,在机械挖运的同时要组织大量人工配合土方挖运,确保根底平安。

6、按照标准要求基坑边坡变形的监控工作。真实、连续的变形记录是判断基坑是否平安提供的重要依据。 缩短桩基检测时间操作要点

1、为保证桩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做静载检验。为了保证挖土按时进展,检测工作完成至少要和本标段的桩基施工同时完成。

2、试验桩要经历成桩、养护至强度、接桩头、桩头养护至强度、进展试验等一系列过程。

3、正常情况工期:工程桩施工 N 天,开场施工试桩、试桩〔有时包括锚桩〕施工2 天、养护28 天,接桩头2 天、桩头养护28 天、试验2 天,共

历时N+62 天,无法满足要求。

4、采用的措施及方法:针对工程桩施工 N 天,通常设计图纸对于桩基检测中的所选桩的要求是事后抽检,对此可在设计时提前确定试桩的具体位置,并在工程桩施工前集中所有机械,进场后第一时间即将试桩〔有时包括锚桩〕施工完毕,那么可节省N 天。针对62 天:由其2+28+2+28+2(天)组成的,其中的3 个2 天根本为施工时间,压缩可能性较小,由此可以考虑在养护期优化。首先试桩养护主要包括桩身混凝土强度到达,和摩阻恢复到达。可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早强措施,摩阻恢复到达比拟复杂,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条件不同而时间有所不同,需提前和设计院沟通,在设计院同意情况下,至少可以提前一周时间。至于桩头养护,可强化早强措施,但建议至少保证2 周养护时间。桩基检测操作要点工程桩按照标准要求必须要进展桩身完整性检测和单桩承载力检测。检测工程桩的完整性方法一般采用低应变或超声波检测,对工期根本无影响;而工程桩的承载力检测往往会影响工期。 单桩承载力检测桩基检测的方法选择

1、单桩承载力检测的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预埋载荷箱、高应变等方法,一般均要求采用静载试验。

2、由于静载试验需进展堆载并占用较大场地,检测周期长。为了节省检测时间或者不占用场地,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静载试验以外的检测方法进展承载力检测,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还需采用静载试验进展桩基承载力的检测。

3、人工挖孔桩可采用钻芯法、预埋载荷箱等检测方法,人工挖孔桩以外

的大直径灌注桩可采用预埋载荷箱检测方法,采用这些静载以外的检测方法时要和当地的质监站进展沟通并征得同意。

4、当有本地区相近条件的比照验证资料时,高应变法也可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 不同桩基需要的龄期

1、检测桩完成后可进展承载力检测时间除桩基混凝土应到达规定的强度外,还要满足土休止时间。对于泥浆护臂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 2、灌注桩龄期主要取决于桩身混凝土的龄期,一般要求28天,但在春秋夏天气温较高时,可适当提前至20 天左右开场静载检测。

3、管桩龄期取决于桩和土的固结周期,尽管不同类型土的休止时间从7 天到25 天不等,实际上一般10 天以上即可开场静载检测。 检测桩的布置和施工顺序

1、检测桩布置要结合挖土的顺序,桩基检测的桩位布置要求根本覆盖检测的区域且相对均匀分布。在满足以上原那么的条件下,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调整余地的,在先开挖的区域尽量少布或不布置检测桩,这样减少桩基检测对土方开挖的影响,防止桩基检测占用关键路线时间。这样随着挖土的进展和时间推移,后期的检测桩也逐步完成,又有新的挖土工作面。 2、工程装饰施工时应先施工检测桩,这样可尽早使得检测桩到达龄期,尽早进展桩基检测。 检测的位置

1、如果用静载试验,由于基坑开挖后进展桩基的静载检测非常困难,因此还是在挖土前进展检测,施工时要注意将桩身混凝土浇筑至地面标高位

置。由于桩长增加而增加了实际的承载力,在检测的时候要考虑此因素按一定的比例设当增加堆载。

2、如采用静载以外的检测方式如孔底取芯或者预埋载荷箱来检测,因检测相对方便。那么根据工程需要可以在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或者在基坑开挖前进展检测。

二、 工程塔吊部署因素及要点

在施工组织中,现场平面的设计,布置至关重要,而塔吊的布置是现场平面部署在根底,构造施工阶段的关键。塔吊布置关注因素塔吊布置应依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方案,技术人员必须在详细勘察现场,取得施工环境第一手资料的根底上进展设计,同时必须具备下述工程资料: 1、施工方案:主要有土方清槽方案、模板方案、钢筋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模板施工采用何种形式、模板的倒运方式、钢筋的加工形式、劲性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中钢构造的吊装方案等。 2、施工进度方案要求。

3、建筑平面图,包括地上、地下拟建和已建的房屋和构筑物的位置。 4、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需求量方案。 5、建筑施工机械、模具、运输工具的型号、数量。 6、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地上地下管道布置资料。 7、施工道路的布置。

8、材料推场〔加工场地应配合塔吊布置〕 9、市政管线的规划设置。

塔吊位置关注要点

1、塔吊位置直接影响钢筋加工场、各种材料推场、仓库的位置及道路和水电线路的布置等。

2、塔吊选择及布置是相互影响和相铺相成的,主要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大小、施工流水段划分的情况、工期安排、材料运输量、材料来向和已有运输道路的情况确定。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塔吊的机械性能,使塔吊的在起重幅度范围内能够将材料和构件直接运输到需用的施工地点,尽量防止盲区。

3、应防止的常见情况:防止布置在地下室范围内,即使布置应该避开商业、上下压配电房、变电室、冷冻机房、水泵房等等重要位置。

三、 坡道及地下室在施工组织中的关注要点 地下室完成构造混凝土施工阶段关注要点:

1、出入地下室的坡道及管井、风道等附属构造,要随地下主体构造同步到达正负零,不能甩顶。

2、在室内需根据混凝土的龄期撤除地下室的支撑和模板,以便进展二次构造的砌筑施工。

3、在室外,应及时对外墙进展防水封闭施工〔在后浇带的部位需要考虑临时封闭做法〕、基坑肥槽回填、以为现场的场地布置提供有利条件。 4、在构造施工到地上三层时需要关注:

4.1、地下室二次构造砌筑等必须同步穿插施工:

4.2、地下室的机电安装〔各专业的管线、管道施工〕同步进展。

4.3、要求空调通风、消防招标需要提前招标确定单位并及时组织进场。 4.4、地下室回填、砌筑、抹灰、混凝土面层施工等土建湿作业,应结合地下机电安装的流水作业的顺序尽早完成。

4.5、需对设备机房、设备根底、污水井、集水坑、排水沟等仔细核对数量、位置。

4.6、砌筑时应考虑预留设备的通道。

4.7、地下室需要做到有序排水。可考虑利用原有设计的集水坑和排水沟等聚集水在用泵统一排出。

4.8、地下室装修和机电安装在塔楼主体施工的阶段,需要提前穿插进展,为下一步的裙楼和塔楼的装修施工创造条件。

四、 构造施工过程中的关注要点:

1、考虑到构造出正负零后,地下室外墙防水和肥槽回填不能马上跟进,以及后期市政、景观施工的及时插入,裙楼外脚手架需采用悬挑脚手架,脚手架的设置要考虑裙楼外幕墙施工使用,故在构造出正负零阶段必须将外幕墙施工图完成,以便外幕墙悬挑脚手架,该脚手架从二层开场悬挑。 2、裙楼屋面绝对不能为外脚手架的支撑地面,否那么无法进展屋面的防水施工。

3、裙楼屋面出风口,设备根底,设备管线众多,施工作业受到塔楼构造施工、设备定位、设备安装材料运输等局限较多,在工期安排上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要求是在裙楼构造封顶后2 月内完成裙楼屋面防水施工〔含保护层〕。

4、塔楼屋面施工,外架撤除、塔吊撤除:塔楼封顶后 20 天内,要求总包撤除外架和构造施工用的模板、建筑垃圾下楼外运工作,并及时将屋面材料通过塔吊运至屋面,构造封顶1 月内完成塔吊撤除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