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杭州市江干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杭州市江干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

123452020年江干区初中毕业升学指导卷(答案)一(20分)1.(1)澜(2)寝(3)慨(每空1分)2.(1)A(2)B(每小题1分)3.A(2分)4.D(2分)5.①不以己悲②一蓑烟雨任平生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沉舟侧畔千帆过⑤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空1分,漏写、多写、写错字均不得分)6.C(2分)7.(1)BC(2)BD(4分)6二(55分)8.【示例1】尼摩船长会选择在封城之前逃离。因为尼摩船长生性爱自由,为了躲避殖民压迫,追求自由,他不惜斥巨资打造一艘可以自由航行的潜水艇。正是因为尼摩船长爱自由的性格,他不会允许自己被封住,他会努力逃离。【示例2】尼摩船长会选择留下来照顾需要他帮助的人。尼摩船长秉性善良,带着教授三人航行海底的时候,也常常出手相帮弱势群体,如营救采珠人、营救长须鲸、给水中人送了价值不菲的黄金等等。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也需要帮助,尼摩船长一定不会吝啬,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结合书中具体情节1分,概括尼摩船长的性格特点1分,结合疫情期间情况分析1分)9.【示例1】没有考取功名前的范进,受尽了街坊邻居以及家人的冷嘲热讽,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挨饿。考得举人后的范进受到了街坊邻居以及家人的奉承恭维,他自己也喜极而疯。小说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讽刺了以范进为代表的读书人可鄙可笑的行径,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示例2】《镜花缘》中对于无肠国的描写极尽夸张,食物反复食用、主人反复排出“食物”继续给仆人吃等细节夸张地写出了无肠国人的吝啬、卑鄙、无耻,抨击了当时富人的刻薄,对贫苦人民的欺压。【示例3】瘦子在火车站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好友胖子,热情拥抱之后,瘦子不厌其烦介绍自己的家庭,以显示自己、孩子和妻子的卓越不凡。而当只是八等文官的瘦子了解到胖子已经是三等文官并拥有两个星章之后,对待胖子的态度明显变化,极尽阿谀奉承,连称呼都改成了“大人”。小说用对比、夸张的手法,深刻地抨击了沙皇专制统治下不知自尊的奴性心理和对金钱权势的顶礼膜拜。(4分,手法1分,具体情节和讽刺目的3分)10.①作者认为山是崛起的一堆石头,黑乱粗笨的。②山起起伏伏的像一条偌大的虫,蠕蠕运动又凝固在那,憨得可爱。(4分。一点2分)11.①寻常时候黑乱粗笨,混混沌沌;②云雾清晨时,神秘、变化多端;③雨天时晶莹妩媚;④月前富态,月中嶙峋。(4分。一点1分)12.示例1(修辞角度):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雾的弥漫比作滚雪球,林木人格化,文字淡雅、直叙,体现出雾中的山林的神秘,以及山雾来的突然,走的突然,突出“我”的惊叹。示例2(叠词角度):该段用了叠词“茫茫”、“漾漾”、“脉脉”、“空空”等词,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仿佛山林中的雾气在跳动,更显山的空灵。(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可得4分)13.①《读山》中,贾平凹笔下描写出了那一座虽粗笨、杂乱却神秘的山,但是在黑乱、笨拙中显示出大智若愚。贾平凹从山中所获得哲理——身心疲惫之时,静下心来,才能发现人生的意义;自然的超脱与空灵,让作者产生向往之情,也从自然中获得了力量。②《一棵小桃树》中,将“野”“没出息”“丑陋”的小桃树,与其自身相互联系,暗示、隐喻自身的成长经历,虽然出生农村,但自我拼搏、奋斗,战胜困难,创造未来。③不论是《一棵小桃树》还是《读山》,所呈现出来的“我”都是贾平凹自己。作者通过不同的喻体,以不同的角度和叙述,描写着不同阶段的自己,不同感悟和哲理的背后,是含着贾平凹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追求。(5分。写出“小桃树”和“石头”的分析得3分,两者综合分析得2分)14.①推广晓风书店的书店品牌②将旗下的书店一家家介绍过来(3分。写出一点得2分)15.①利用云端所推出的文化品牌,实现自我生存,最终吸引读者寻上门来②将目光转向产品深度策划和运营,如精细化搭建会员制度、更新店面产品陈列、深化主题内容策划、研发系列活动产品等③做精文化服务,为读者策划一节节在线互动课程④解锁跨界技能,和行业内合作伙伴甚至跨品类品牌达成合作协同意识,做到多维度文创资源与优质品牌对接共享。(4分。一点1分)16.示例1:我选择《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作品分为三部,全景式地展现出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作品以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大约十年的时间为背景,通过繁复的情感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角,刻画出了当时社会各阶级众多普通人物的形象。(介绍所喜欢一类书的内容核心、深化主题等可得3分)此外,购书还可以获得专家语音导读链接,点击进入平台可以免费收听哦。(介绍这一类书的跨界产品,如周边、影视化改编等;介绍这类型书的一些线7下读书会、发售会的内容;介绍这一类书的文化创新的连接点等得2分)示例2:我选择《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介绍所喜欢一类书的内容核心、深化主题等可得3分)此外,买这本书还可以倾听六小龄童讲述拍摄《西游记》的故事。(介绍这一类书的跨界产品,如周边、影视化改编等或介绍这类型书的一些线下读书会、发售会的内容或介绍这一类书的文化创新的连接点等可得2分)示例3: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长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小说中的主人翁保尔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正直和坚强的象征,成为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象征。(介绍所喜欢一类书的内容核心、深化主题等可得3分)此外我手上有一套书签,上面印着书上的一些经典名言,如这张书签上是我所喜欢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欢迎选择这本书还可获赠一套书签。(介绍这一类书的跨界产品,如周边、影视化改编等或介绍这类型书的一些线下读书会、发售会的内容或介绍这一类书的文化创新的连接点等可得2分)17.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18.(1)“也”表示判断与肯定语气。马援厌恶那些好议论人长短,胡乱评定事件是非的人,一个“也”字体现了马援对兄子与这些人交往的愤怒与强烈反对的心理。(2)“耳”可译为“啊”,表示陈述语气。马援因为担心兄子不能成为正直谨慎的人,多次重申自己的观点,一个“耳”字体现了马援希望兄子听取教诲的恳切、担忧、着急的心理。(各2分,结合语气词含义,分析语气词背后体现的人物心理)19.①文章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马援举出龙伯高谨慎忠厚、受人敬重,杜季良豪侠好义、广交朋友却被人说坏话的例子,告诫兄子要学习龙伯高而摈弃杜季良。②文章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马援举出龙伯高谨慎忠厚,希望兄子学习,杜季良豪侠好义、广交朋友却不希望兄子学习的例子,一正一反形成对比,更加深刻地告诫兄子要学龙伯高而弃杜季良。③文章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马援将自己多次告诫兄子的行为类比为父母在女儿出嫁前对她的反复叮嘱,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对兄子的爱护之情。(指出一种论证方法并具体分析得2分,写出两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可得满分)20.①龙伯高为人敦厚周慎,谦约节俭,是一位名士,值得学习。就算不能将龙伯高的品质学到家,尚且还能成为行事谨慎之人,因此马援希望兄子学习;②杜季良豪侠好义,无论对方品行如何,杜季良均和其交友。杜也是一介名士,但马援考虑到兄子有可能只会学杜季良不分好坏、广交朋友的表象,却不能学他以他人忧乐为忧乐的广阔胸怀,沦为轻薄浪荡的纨绔子弟,因此不愿兄子学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龙伯高的优秀品质及学习他的结果,得2分;分析杜季良的品质及学习他的结果,得2分)21.词的上阕“恨君不似江楼月”,是因为“君”不能像江楼月一般陪自己“南北东西”各处闯荡,此处的“江楼月”在“埋怨”中寄寓着作者对“君”的深深思念之情;词的下阕“恨君却似江楼月”,是因为词人与“君”的相见正如月亮一般“暂满还亏”,无法长久地待在一起,此处的江楼月寄寓着作者因与“君”聚少离多而产生的无奈之情。(指出两处“江楼月”蕴含的作者情感,4分)三(45分)22.小A,我特别能理解你的热心和严格。但你在群里的发言也确有不妥之处。首先,要考虑对象。这是一个家校沟通群,群里有很多的家长,你的火气除了发向了同学也发向了家长,这是不合适的。你动则@全体成员,迁怒所有同学,也是不合适的;其次,你的语气生硬,连续使用的反问句和“发火”的表情包,也容易引起同学们的不满情绪。如果你能采用更加委婉提醒的方式,或者一对一地和同学们联系沟通,效果会更好。(表达对小A的理解1分,指出问题3分,提出可操作的建议1分)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