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地区学生乡村服务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地区的学生乡村服务研究

摘 要:八年的抗日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中国第一次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对于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战争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对于抗战表现的极为冷漠,这一现象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注意。于是在蒋介石的倡导下,一场以学生为主的暑期乡村服务运动开展开来。学生也织了很多进行乡村服务的团体。“苦干”“硬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笔者选择了以成都五大学基督徒学生暑期乡村服务团为例。对他们所做过的事业和当时的工作做了一点浅薄的研究。展现一个全面的历史场景。

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2

一、乡村服务的背景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国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重工业主要集中东北,轻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广大内地和农村依然贫穷落后。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西南诸省,自民国以来,军阀割据,战祸连年,使这一本来就欠发达的地区的经济更加残破。[1]

抗日战争的继续,大片国土沦陷后,国民政府西

迁至重庆,西南地区成为抗战的“民族复兴基地”。

能源源的到战场,就靠壮丁之训练,而中国之壮丁十之九为农民。而钱之能源源的有,就要靠后方经济之活动,而要后方经济之能活

2]

战的胜利具有决定作用。四川土地肥美,农民众多,因此四川的农村,在我看来便成“民族复兴根据地”之基础。

消息也相对闭塞,对抗战的情形并未有清晰的了解。新新新闻对于此类报道就很多,“一般的农民不认识飞机,有一次敌机受伤后,强迫降落在东战场的荒野里,附近没有军队,只有庄稼人,由于好奇心冲动,都围着看修理飞机还援助铁钳和木板给敌人使用,谁也没有发觉这贴着红膏药的是平素里又恨又骂的日本飞机”

3]

战,有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人简直是凤毛翎角。因此动员广大农民,发动广大弄的乡村服务工作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桥事变,中日战争爆发后,敌人占领区内各大学均不

能开课。于是相继西迁,中央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均到成都开学,五大学的基督徒学生感到有彼此认识、砥砺、互相了解与联络的必要,于是成立了退修会

的组织,后来发展为五大学基督徒学生联合会,该会一方面由于战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由于基督教倡导服务的精神。于是他们计划到农村里去做服务,向农民解释抗战建国的意义,给农民报告关于政治、战时的消息,协助地方上的人士组织农民,创办民众学校,宣传普通卫生常识,灌输农事改进知识,于是成立了五大学基督徒学生暑期乡村服务团的组织。

4]

55人,男33人,女22人,五校中以华大来的同学为最多,经费由募集而来,总预算原为800元,后经各方之努力,结果竟超过此数。工作计划从7月17日至8月17日,共一个月。地点选温江。主要考虑到此地以往很少有人去做过此类工作,而当地人也颇注意乡村建设。于是将温江选为工作地点。

由顾问及总指导负责一切工作之进行。下设正副团长各一人;团长下复组织团务会议。下又有总务、抗宣、评教、医药、生计等组。

分为:1抗战常识;2救护训练;3协助壮丁训练;4抗日战况报告;5敌人暴行报告;6难民生活报告;7抗战话剧;8介绍民族英雄;9 救亡歌咏。宣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口头宣传、文字宣传、表演宣传和民众大会。其中口头宣传效果最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

中演说效果较为突出,演说敌人的暴行,以激发群众的情绪,拥护政府及鼓励兵役,每次宣传时由三四位分担轮流演讲,颇能引起人之注意。而个别谈话的谈话内容多是与抗战有关的各种常识。先由农民的自身问题出发,以求得民众的同情和兴趣,然后再渐渐引入正题。但多因时间不够,效果甚不理想。文字宣传:分标语、壁报、地图、漫画、刊物五种。但因乡下人多为不识字者,不知看读,传难引起一般人之注意。表演宣传多是应用话剧,戏曲,歌咏的方式向农民灌输民族救亡的思想。民众大会则多邀请教师政府机关人员合作,宣传兵役等。

8

所小学,并将学生分为儿童班和成人班。儿童班主要以国文、算数、抗战常识、音乐、体操、游戏等为学习内容。对于成人班而言,学生注意到民众喜欢闲谈的方式,故选择个人谈话的方式并将地点选为茶园等休闲场所。这样更易融入农民的谈话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农民也跟容易推心置腹的谈论个人问题。例如一人问:“当兵是人民应尽的责任,何以有钱人例外?“数年政府禁止鸦片,何以各地鸦片馆仍是很多?”组员甚觉这般农民能用思想,故无不高兴解答。

金陵大学之2905麦种及其。“在个别宣传时,见农人提出的问题对我们有兴趣者,即做更进一步之个人谈话。例如在公平镇徐某家有猪八头,猪舍架于粪坑上,蜘蛛网灰,污秽不堪。住屋内极为黑暗,

说话满嘴黄牙,于是教他洗刷牙齿,打扫屋子,洗净猪圈石槽等。像这样的情形已经有五家了。”

5]

临时诊疗所、卫生宣传推广医疗应用等

等。此组设时诊所设于福音堂内,来诊者多为乡下农民,病人挂号200文(赤贫免费),药费免收。病人以患砂眼者为最多,肺病及花柳病亦不在少数。流动队则在四乡流动。治疗处乃平教组所设之小学内,每到一镇工作时,则请保长通知民众来治疗疾病。有时亦请他代为宣传,每次工作时有5人负责。1人挂号、1人代写病历、1人治疗、2人发药。

1破除迷信 2破除嗜好 3道德常识演

讲 4宗教诗歌 5德育故事 6介绍基督人生 7介绍基督博爱牺牲之教训。

很少,文字的宣传效力很微,学生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将重点放在了演说和表演宣传方面,然而这俩项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方面组员系外省人,不能讲四川话,每天公开演说,及表演发生极大困难。二来,戏剧表演虽能引起人民兴趣,但因一般农民知识及欣赏力太低,只能欣赏剧中之滑稽情节,对于剧中要义及沉痛说辞不能使农民了解。比起演说和表演,团员们认为歌咏的宣传效果最好。“歌咏能引起民众之兴趣,此外各种救亡歌曲群众亦

喜爱听。民众皆爱好音乐,故宣传时一方面以歌咏的方式教育民众唱歌,一方面给他们解析歌曲意义,比较普通演说数倍。”然而这种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歌咏可以鼓动群众情绪于一时,但乡人扭于旧习,以为“唱歌仔”

是小孩子的事情,多不愿张口,所以学会唱歌的限于小孩子而已,效力亦不广大”。

6]

重,妇女受社会习惯支配,

很少参加服务团的工作,其中就有当地妇女告诉团员:“先生,我们这里高尚有家规的妇女是不出门读书的,凡是在街上走和读书的

7]

该地不能适应新环境,以至发生文化失调的现象,如团员有着短袖短袜者,以及男女同行,一般民众皆认为有伤风化,而对本团工作发生了怀疑。终究因为团员们耐心,真挚的态度渐渐的消除了隔阂。看得到她们的信任之后,她们能将心中的种种痛苦说出来。她们的问题多半是夫妻不和,婆媳冲突,妯娌纠纷及经济困难等。

在城市,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能肩负

起复兴民族的重任,以身作则来做“发聩振聋”的领导工作,鞠躬尽瘁的“硬干”“实干”“苦干”。更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战乱年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效国家衷心。再者这次服务工作,不但给当地人士不少贡献,同时也训练了每个参加的团员,使大家在读书时有这个机会到实地社会中去实习,得到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和经验。例如发现了社会的种种病态,如温江教育不发达,人民思想闭塞,迷信很深,国家观念缺乏,抗战意识薄弱,卫生实施不周,砂眼肺病流行。农业技术不良,居民生活痛苦等。由筹备、计划、组织上训练了思想的深刻及创造能力,以及学习了有规律 的生活,合作精神,耐劳的态度。一月工作时间有限,只是一个起头而已,不能有显著结果。学生认识到工作的继续推动与进行还得靠当地人士。例如生计组亦注意介绍反应较佳之农人进入乡村建设协会,或其他农业机关。总之这短短一个月的服务工作,在中国全民抗战的历史场景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让我们看到了全国千千万万学生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贡献的一份力量。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每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群体都值得我们敬仰。

1] 黄立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评

考》,《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2] [4][5][7]冯家雯:《成都五大学基督徒学生暑期

乡村服务团之研究》,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编著《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的社会保障卷’。

3] 全民抗战1938年10号——2 6] 全民抗战 1938年54号——11

作者简介:王静(1986.03—),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专门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