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路的设计和仪器选择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填空题(共100分) 1.(16分)现有一块59C2型的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满偏电流为50 μA,内阻为800Ω~850Ω,把它改装成1mA、10mA的两量程电流表.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kΩ; 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 定值电阻R0,阻值1kΩ; 电池E1,电动势1.5V;电池E2,电动势3.0V;电池E3,电动势4.5V(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标准电流表A,满偏电流1.5mA; 单刀单掷开关S1和S2,单刀双掷开关S3,电阻丝及导线若干. (1)采用如下图所示电路测量表头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选用的电池为________. (2)将G改装成两量程电流表.现有两种备选电路,如图1和图2.图________为合理电路,另一电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改装后的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逐格进行核对(仅核对1mA的量程),画出所用电路图,图中待核对的电流表符号用A′来表示. 解析: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时,尽量使用电动势大的电源,只有这样才能使串联电阻R足够大,以保证S2断开前后干路上的电流无明显改4.5E变,选E3.电流表满偏时,串联电阻R串==Ω=90kΩ,故滑动变Ig50×10-6阻器应选R2(最大电阻值为100kΩ). 答案:(1)R2;E3 (2)1;更换表头时,两个分流电阻都未并联在表头两端,以致流过表头的电流超过其满偏电流而损坏 (3)如下图所示. 2.(15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为“6V 3 W”,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20kΩ) 电压表V2(量程20V,内阻60kΩ) 电流表A1(量程3A,内阻0.2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1Ω) 变阻器R1(0~1000Ω,0.5A) 变阻器R2(0~20Ω,2A) 学生电源E(6~8V) 开关S及导线若干. 实验中要求电压表在0~6V范围内读取并记录下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对应的电流值I,以便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在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的原理图. 解析:小灯泡“6V 3 W”额定电压为6V,额定电流为0.5A,即允许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最大不超过0.5A,最大电压不超过6V.在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时,本着安全、精确的原则,安全原则即量程要大于所测电流或电压值,精确原则是量程要尽量小,量程越小测量越精确,故电流表应选A2,电压表应选V1.选取滑动变阻器时要本着安全、够用、调节方便的原则.“安E全”即流过变阻器最大电流(I=R)应小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方便”即变阻器的总电阻应接近小灯泡的电阻.本实验中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电阻为U262R灯=P=Ω=12Ω,故应选用R2.连接电路时,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电流3表采用外接法. 答案:A2;R2;如下图所示. 3.(15分)测量两只内阻未知的电流表的内阻,给出下列器材: ①电流表G1(10mA 内阻100Ω左右) ②电流表G2(5mA 内阻150Ω左右) ③定值电阻R1(100Ω) ④定值电阻R2(10Ω) ⑤滑动变阻器R3(0~200Ω) ⑥滑动变阻器R4(0~10Ω) ⑦干电池(1.5V 内阻未知) ⑧单刀单掷开关 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 A.你要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代号). B.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设计图. C.将下图实物仪器用导线按要求连接起来. 答案:A.①②③⑤⑦⑧⑨ B.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C.实物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4.(18分)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干电池(电动势E约为1.5V,内阻r约为10Ω)、待测电流表Ⓐ(0~50 μA,内阻约4kΩ)、电阻箱R1、R2(均为0~99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电路如下图,有关实验操作及测量如下: ①只闭合S,当调节R1到26090.0Ω时,电流表Ⓐ满偏; ②再闭合S1,R2调为3770.0Ω时,电流表Ⓐ半偏,由此可得电流表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_____Ω. (2)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时,要求R1≫Rg(比值R1/Rg越大测量误差越小),本实验中R1虽比Rg大,但两者之比不是很大,因此导致Rg的测量误差较大.具体分析如下:电流表Ⓐ半偏时的回路总电阻比全偏时的回路总电阻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导致这时的总电流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半偏时R2________Rg(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Rg的测量误差,可以通过补偿回路总电阻的方法,即把半偏时回路的总电阻的变化补回来.具体的数值可以通过估算得出,实际操作如下:在(1)中粗测出Rg后,再把R1增加到________Ω[用第(1)问中的有关条件求得具体数值],再调节R2使电流表________.用这时R2的值表示Rg的测量值,如此多次补偿即可使误差尽量得以减小. R2解析:由于R2的并联,使回路总电阻减小了,因此,实验中为了保2持回路总电流不变即保持回路总电阻不变,必须增大R1来“补偿”,以减R2小实验误差,“补偿”后的R1为:R′1=R1+=27975Ω. 2答案:(1)3770.0 (2)变小:变大;小于 (3)27975;半偏 5.(16分)图甲为某一热敏电阻(电路符号为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其电阻值随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甲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乙和图丙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已知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2)在图丁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内阻不计)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3)举出一个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 U9解析:流过R1的电流为I1==A=0.036A=36mA,则流过热敏电R1250阻的电流I2=I-I1=70mA-36mA=34mA,从I-U图象中找出热敏电阻电流为34mA所对应的电压值5.3V,计算出R2阻值为108.8Ω. 答案:(1)乙;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 (2)5.3(5.25~5.35均可);108.8(110.3~107.4均可) (3)热敏温度计 6.(2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研究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器材:待研究的小灯泡(额定电压为12V),15V直流稳压电源,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30Ω、最大允许电流为1.0A),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kΩ),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25Ω),开关一只及导线若干.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0V至额定电压范围内变化,从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U/V I/A I/A 0 0 0.70 1.38 1.80 0.04 0.07 0.09 2.00 0.12 0.25 3.20 0.15 0.26 U/V 4.30 5.00 6.10 8.30 10.30 12.00 0.18 0.19 0.21 0.23 (1)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为完成上述实验而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 (2)请在下图坐标系中画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图线(U-I图线). (3)若将两个本实验中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入20V的电路中,则根据U-I图线得,每个小灯泡此时灯丝的电阻值约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如下图所示. (2)如下图所示. (3)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