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由此可见自有人类社会开始便有了编织技术。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民间编织以实用为主,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民俗活动的工具,也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编织,是以草、柳、竹、藤、丝、麻、布等为材质,经编、扎、缝、剪、漂、染、煮、熏及防腐等工艺处理而编织成的工艺品。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为一体,融天然与华丽、实用与工艺于一身具有传统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鉴于“民间编织”其特殊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我园选择以此为切入点开展名为“编织快乐”的艺术特色园的创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增强我园的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办园水平;另一方面为我园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促进她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我园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其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再创作的情感和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