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本课名著导读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名著导读第二季》计划

一、导入课题

名著——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作品。小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活动。据专家调查统计,许多小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或在阅读中无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阅读主体的认知障碍,阅读环境的劣势,以及阅读资源的芜杂。

因而本人提出了关于小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之课题。

二、兴趣先行

读名著也好,读课外书籍也好,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要读、愿意读。 “畅谈引趣”,让学生就自己所读的书目畅谈情节、趣事,把自己感受到的阅读乐趣与大家共同分享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助手,关键贵在坚持不断。根据学生兴趣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武侠到校园小说。

三、学法为重

有了兴趣,教师还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小学生会读、能读。这里所说的读,主要也就是三种方法:精读、略读与泛读。记得曾国藩说过:“读书之法,不同之书,该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骠悍,所向无前。”

四、形成能力

读一千本书,不等于会读书;但是不阅读群书,那就肯定不会读书。有句名言说:“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让学生在阅读前能思能疑,在阅读中能圈能点,在阅读后能说能写,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广泛阅读的最终,不就是为了促成学生的能力吗?

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有效的阅读鉴赏能力,让学校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循环氛围。直接为小学生今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成形提供有益的保障,让学校成为清新育人的芳香之地。

五、呼唤名著

最后,让我们引用顾炎武老先生的这句家常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读书作为小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重点,让名著走进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走进蕴含丰富的众多名著。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继承,在读书中明理,在阅读名著中健康地成长!

教案: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文学

一、 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书籍

二、 教师介绍中国古代史

三、 介绍各时期代表文学

四、 介绍四大名著

第二课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 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籍

二、 教师介绍中国历史

三、 介绍各时期代表文学

四、 介绍鲁迅名著

第三课时 外国文学

一、 学生介绍读过的外国作品

二、 教师分析学生读的书籍

三、 分国家介绍各国的名著

第四课时 外国名著

一、 介绍改变成电影的世界名著

二、 借阅外国名著

三、 读书

第五课时 外国名著

一、 学生读书

第六课时 读书交流会

学生介绍借阅书籍的心的

《名著导读》总结

因为本次校本课程是在本学期中途开始,只上了七次课,本次校本课受众对象是六年级学生37人。开课前,我对学生读书量进行了摸底,发现学生读书都不多,尤其是名著涉猎就更少。在短时间内要达到提升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我确定了,了解名著,激发读书热情的目标。让孩子交流自己的书、让孩子们走进图书室参观、挑选感兴趣的书、一起读书、交流心得。为了缩短与名著的距离,我给孩子介绍了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介绍了改编成电影大片的名著。

交流通过开展和名著交朋友的活动,虽然刚起步,但是已经感受到,名著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名著对孩子的人文关怀、人格塑造。当然,也能感受到一些困难、困惑。任重而道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不懈,如果能坚持下来,应该就是胜利。如果每学期、每天都能和名著做朋友,孩子们阅读将变成“悦读”,名著会陪伴孩子们一生。期待孩子们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