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2015“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策划书

大学2015“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策划书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XXXXXX2015“井冈情·中国梦”

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

策划书 一、 背景介绍 .................................................................................. 2

(一) 景岗山介绍 .................................................................. 2 (二) 实践活动背景 .............................................................. 4 二、 实践活动介绍 .......................................................................... 4

(一) 实践活动名称 .............................................................. 4 (二) 实践活动主题 .............................................................. 4 (三) 实践活动实践及地点 .................................................. 5 (四) 实践活动主要内容 ...................................................... 5 (五) 实践活动意义 .............................................................. 5 三、 团队介绍 .................................................................................. 6 四、实践活动方案 ............................................................................ 6

(一)前期准备 ........................................................................ 6 (二)活动中期 ........................................................................ 7 (三)后期工作 ........................................................................ 8 五、可行性分析 ................................................................................ 8

(一)项目必要性 .................................................................... 8 (二) 组织可行性 .................................................................. 9 (三) 经济可行性 .................................................................. 9 (四) 资源可行性 .................................................................. 9 六、实践活动预期成果 .................................................................... 9 七、 经费预算 ................................................................................ 10 八、团队安全预备方案 .................................................................. 10

(一)活动准则 ...................................................................... 10 (二)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 11 (二) 团队纪律 .................................................................... 11 (三) 安全防范 .................................................................... 13

1

一、背景介绍

井冈山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笔的一抹,无论你对她的历史知乎多少,你也不可能会低估她的价值,以及她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如今,井冈山成为红色旅游胜地,怀着崇高的敬意置身走进这个被赋予各种名义的圣地,自然将会有新的体会与感触。在进行活动之前,更加深入地了解一下井冈山并具体了解我们活动的整体背景,将对整个活动的进展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景岗山介绍

井冈山基本情况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因

2

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业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近年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集革命人文景观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为一体,革命胜迹壮丽河山交相辉映光照千秋,风景名胜区有60多个景点,320多处景观景物。景观分为八大类:峰峦、山石、瀑布、气象、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及高山田园风光,还较好地保存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旧址遗迹29处,其中10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毫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嘉宾的光临。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

3

丰富的文学作品等等,这些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二)实践活动背景

为落实全团深化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总体部署,深化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团中央学校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将于今年暑期组织开展201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同时,新媒体是网络媒介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它与网络媒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大学生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尤为青眯,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也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二、实践活动介绍 (一)实践活动名称

新媒体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二)实践活动主题

探索新媒体在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

4

(三)实践活动实践及地点

2015年7月24日-8月1日 江西井冈山

(四)实践活动主要内容

1、调查研究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2、调查研究新媒体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搜集井冈山革命传统相关资料

4、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集中组织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活动,全面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传统。

5、在革命教育基地,实地搜集革命传统相关影音资料,采访相关人物,并在小组内交流心得。

6、与同在基地学习的团队进行校际交流;

7、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与研究成果,形成论文。在新媒体中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平台,建立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信息筛选、舆论监督等机制。

(五)实践活动意义

1、该实践教育活动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信四进”活动的重要举措。对我们加强党的可续理论的信仰,培养并增强团干队伍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有重要意义。

2、不仅让我们青年一代不仅对井冈山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有了

5

更多的了解,更让我们对井冈山革命传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对我们深刻感悟井冈山精神、传播井冈山文化有重要意义。

3、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更新概念,及时把握跟进时代的变化,认真研究分析,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引导当代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重要意义。

4、提高队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在实践中与广大群众的接触,加大对社会及人民生活的了解,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巩固专业知识,为自己在毕业后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热身运动。

三、团队介绍

队员信息、联系方式及分工

四、实践活动方案 (一)前期准备

1、5月15日-5月18日,组建实践团队,选拔队员。组织认真阅读相关通知,对整个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确定研究课题及方向。

6

2、5月18日-5月22日,实践团队进行任务分工,共同制定策划书和实施方案。

3、5月22日5月25日,小组队员集体讨论策划书相关事宜,并交由指导老师审核,根据老师意见再进行修改,最终定稿并上交。

4、6月10日-7月22日: ①调查研究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②提前组织集中学习井冈山精神、文化及相关背景知识;确定相关考察对象;

③联系基地,确定并协调解决实践活动中相关保险、交通、服装、餐饮、住宿等问题;

④统一组织召开安全教育大会,讲解安全及防护知识,进行必要的安全救护培训,组织学习活动安全准则;

⑤确认必要的物品、药品及设备准备。

(二)活动中期

1、7月23日,出发动员:汇报前期准备成果,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团队合影;

2、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集中组织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和素质拓展等活动; 3、现场搜集并制作相关影音资料; 4、探访革命故居,老党员访谈活动 ; 5、团队交流心得体会;

7

6、与同期其他学校联谊,共同探讨研究。

(三)后期工作

1、每位队员以书面形式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召开会议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讨论不足之处。

2、团队整合研究成果。

五、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必要性

井冈山精神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这是优良的革命传统。然而由于青少年对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思想趋于复杂化,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想通过新媒体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若对大学生党员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与教育,就有可能使大学生党员丧失党性,遗失优良革命传统文化,容易迷失自己,引起他们政治立场、政治追求的变化,最终有可能导致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降,党的形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正确全面的理解新媒体,建立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对于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8

(二)组织可行性

这次的调研活动制定了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选拔能力高、专业强、应对灵活的队员,以保证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经济可行性

这次调研的费用主要有队员的交通费用、景点门票、伙食费、相关资料的费用(详见七、经费预算)。预算花销总体上看完全在团队可接受范围之内。

(四)资源可行性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圣地,具有他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这里有大量的和红军有关的故事,而当地的特产也带有浓郁的红色气息。并且当地各种资源相对充足,物产丰富。所以不用担心调研对象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来搜集到大量的相关资源,然后再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六、实践活动预期成果

1、通过党史专家学者的专题授课和自身的研讨,深入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充分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小组成员间开展主题研讨,学习和继承优良革命传统;

2、深刻了解新媒体,对新媒体给革命传统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

9

战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3、新媒体中创建革命传统教育平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甄别机制和舆论导向控制机制。

4、体验在井冈山精神熏陶下的乡土文化,与当地农户交流,听取当地农民对井冈山精神及党的政策思想,从农民的思想现状中更深入地学习井冈山精神。

5、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身上所存在的思想方面的不足。学习井冈山精神中艰苦奋斗的思想,充分锻炼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6、 总结此次“井冈情·中国梦”的暑期实践活动,结合我们小组关于《探索新媒体在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中的应用》的实践主题,形成PPT、图片等有形的实践成果,并进行成果汇报,以此锻炼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经费预算

八、团队安全预备方案

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能正常进行,并切实有效地预防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团队成员安全,特制订本预备方案。 团队出行时,先制定一名为安全负责人,即为队长一职。

(一)活动准则

1 0

本准则适用于包括队长在内的所有团队成员。

准则由队长拟定,大家讨论并进行必要的修改,最终版本会在例会上讨论决定。

准则从实践开始之日起生效,至实践行程全部结束止。 如果行程中遇到准则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则根据实际情况,由大家讨论决定 具体解决措施,随机应变。原则上不能违背本准则。

(二)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 2、重伤者优先原则 ; 3、就地抢救原则 ; 4、报警、求援原则 ;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

6、及时联系指导老师,必要时可求助于当地政府部门。

(二)团队纪律

为保证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大家的人身安全,确保实践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制定本管理条例,希望全体队员在本次活动中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团队精神,严格遵守此次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若违反纪律而造成损失和损害,由个人负责。

1、团队要加强对队员进行的外出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1

2、所有团队成员在外出社会实践时要必须服从团队负责人的统一管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队员必须以团队的集体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4、尊重活动地点当地的民俗风情,不得以任何理由与当地人发生争吵、冲突,如发生问题须通过组织出面解决;

5、禁止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外出时须事先向团队领导或队长请假,且两人以上结伴方可,并按要求按时返回驻地;

6、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禁止到驻地及活动地周围的水库、河流、沟渠等进行游泳等危险活动;

7、要遵纪守法,不破坏公物、不蓄意滋事、不酗酒、不赌博; 8、准备必要的药品、充足的饮用水,高度警惕感冒、外伤、中暑等情况的发生,随身带足防暑药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身体健康,遇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9、所有队员在外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注意饮食、住宿、交通等方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遇到问题及时报告带队老师或队长,必要时向学院和学校汇报;

10、要注重仪表、文明礼貌、不卑不亢,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待人接物各方面都必须体现出大海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

11、个人做好各自的工作,不得延误拖拉,及时写好经历、总结、通讯稿并交至队长处;

12、队员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同时尊敬师长、尊重他人,

1 2

对实践单位人员要有礼貌;

13、小分队实行队长责任制,队员可向队长提出意见、建议及适宜的要求,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全队的决议;意见分歧时,服从队长的决定;

14、勤俭节约,避免经费浪费,由两名队员分管出纳与会计职责,尽量做到每账必有发票,开发票时须注意发票的格式,单位要写“大连海洋大学”全名,物品数量、单价要写明;

15、每次活动结束要认真做好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每天晚上的总结会中,认真总结当天的工作和计划明天的活动安排,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

(三)安全防范

1、乘车安全:乘车过程严禁将头、手伸出窗外,以免发生危险;应事前配备好药物以备发生学生晕车、中暑时的不时之需;携带足够的饮用水以预防中暑;遇到汽车抛锚等意外事故,及时与领导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有受伤应立即拨打120、110并组织急救。应急小组应保护好现场,指挥成员撤离至安全地点等待交警前来处理;

2、饮食安全:实践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队员不允许随便购买路边小吃;应急小组可配备相关药物防治食物中毒等事件;饮食出现问题应送往医院医治防止事态恶化;

3、突发疾病及意外伤害处理:抵达实践地点应先了解当地医院位置;成员突发疾病及意外伤害应立即联系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同

1 3

时队长要及时向学校相关领导报告情况;外出活动时,应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和相应急救知识,随身携带常用的应急药物;在遭遇非人为因素的突然事件应保持冷静的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4、财产安全: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或贵重物品。若有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尽量不在公共场合拿出;不轻信陌生人,并随时留意自己和其他队员的行李,谨防被偷;行程中身份证最好不要放在兜里,并要与其它卡分开放置;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保持警惕心理;

5、户外人身安全:出发前安排各项负责人,采取一对一模式,一个人负责看好一个人,做到行动一致,以防走失;晚上严禁人员单独外出行动,有急事离队也应找其他成员陪同并保持联系;尽量远离危险设施及危险地段;遭遇偷窃、抢劫等人为性质的意外伤害,必须保持冷静,以自身安全为大前提灵活应对,并及时报案;

6、走失情况预防及处理:成员相互之间互留号码,必须保持手机开机状态,以便电话联系;时时统计人数,保持高强度的管理;如发现成员走失,应立即电话通知各负责人,组织应急小组就地寻找;走失的同学应保持镇静,及时电话联系各负责人,不随处走动,在原地等待小组救援;为了避免走失后无法用手机联系等的情况,应提前分发一份联系名单,走失的成员可用公用电话等联系各负责人,也可向当地派出所求助;

7、天气变化的预防:开展活动前关注近期天气情况,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出发时若遇天气突变因认真分析趋势及可能性,做出延时变更处。

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