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沿海地域深基坑施工降水浅析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沿海地域深基坑施工降水浅析

文章简介:本文以咱们在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原料场工地3#汽车受料槽施工为例,按照本地特殊的沿海地质条件,和具体工程的要求和特点,通过计算,并结合本地施工经验,对降水井进行优化布置,工程开挖后,达到了相当好的降水效果,具有很强的借鉴经验。

沿海地域深基坑施工,施工前降水和施工中降水控制是关系到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是前提,是基础。不然,在土方开挖进程中,降水效果不好造成地下水大和塌方,使工程无法进行施工;或在施工进程中,因为降水进程控制不好,水位高,边坡侧壁压力大,而造成滑坡、塌方。按照沿海地域不同地质条件和现场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降水方案和办法,在施工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降水效果好,那么在深基坑施工中,就可以够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工程概况

咱们施工的3#汽车受料槽位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中铁装备制造材料有限公司原料场工地,整个厂区建在海边一片滩涂地上,海水深1-2米,由重车从外面拉土,由回填土填海形成。

3#汽车受料槽是配合焦化工程用来上煤一个受料槽。3#汽车受料槽地下部份为74×11×14.5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北侧设地下通廊至AZ4转运站,结构安全品级为二级,抗震烈度按6度设防,地下结构防水品级为三级,通廊与受料槽接头处设沉降缝一道,底板中间设一条2000mm宽的后浇带(或增强带)。

本工程±相当于黄海高程,场平后绝对标高约为,相当于相对标高-。

二、工程地质情形

一、综合地质柱状图

综合地质柱状图

层号 0 ○岩土名称 填土 粉质粘土 层底高程 ~ ~ 岩性特征 黄褐色,以粘土为主,为近期堆填,松散,湿 灰色,含腐植质,夹淤泥粉质粘土薄层,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黄灰色-灰色,含云母,稍密,很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灰色,含腐植质,夹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软塑~流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灰色,含云母,稍密-中密,很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 灰色,含腐植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及韧性中等。 黄灰-灰色,含云母,中密,很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 灰色,软塑—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及韧性中等。 黄灰-灰色,含云母,砂型强,中密,很湿,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夹粉质粘土薄层。 灰色,含腐植质,可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夹粉质粘土薄层。 黄褐色,含氧化铁见姜石,夹粉土薄层,粘性强,可塑,干强度及韧性高。 ① ②1 粉土 粉质粘土夹粉土 粉土 粉质粘土 ~ ②2 ~ ②3 ~ ③ ~ ④ 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 ⑤ ~ ⑥ ~ ⑦ ⑧ 粉土 粉土 最大揭露厚度米 最大揭露厚度米最大揭露深度米 2地下水位

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场地地面以下米见水,属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渤海潮汐影响。

三、本工程深基坑主要特点

1、工程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

3#受料槽位于厂区的东北角,东侧北侧均是大海,紧临海边。土质为淤泥和

砂土,土层含水量超级丰硕,大体处于饱和水状态,透水性强。

本工程开挖深度在,地基为软塑-流速的粉质粘土和粉土, 粉质粘土交互层,抗剪强度低,天然停止角小,自稳固性差,基坑开挖采用1:放坡大开挖。

地下水位位于自然地面以下 m,土方开挖前必需进行降水。

附浅层地基土抗剪强度标准值

层号指标 内聚力Ck(Kpa) 摩擦角Φk(°) ① 5 4 ②1 8 12 ②2 7 10 ②3 9 18 ③ 12 7 ④ 14 20 ⑤ 18 10 2、 深基坑东侧道路的影响

深基坑北、西二侧为拟建场地,基坑南侧为原料堆场,对基坑有必然的影响,要控制原料的堆放量,专门是靠基坑边30m范围内严禁堆放原料,不然荷载过大,易造成边坡滑动。但在深基坑的东侧,紧邻基坑上口是一条南北向输送原料重车的主路,每辆重车达到80吨,车辆运输忙碌,车速快,对深基坑东侧的边坡产生专门大扰动和震动,经计算基坑抗滑安全系数只有,稳固性不够,深基坑东侧边坡安全稳固性不能保证,易产生裂痕、滑坡、坍塌。

对于东侧边坡,施工最终在基坑边坡外侧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隔水帷幕,起到避免流砂、避免震动、扰动和隔水的作用。

四、基坑降水和排水

1、降水井点设计 基坑涌水量计算

采用大井法计算基坑涌水量:

Q1.366K(2H0S)S

R0RlgR0公式中:

Q —— 基坑涌水量(m3/h) k —— 渗透系数(m/h)

H0 —— 含水层厚度(m) S —— 水位降深(m) R0 —— 基坑等效半径(m) R —— 影响半径(m) 各参数的取值

渗透系数:按照经验取渗透系数k=8×10-5cm/s = d

水位降深:基坑开挖底标高为-14.50m,地面标高为-0.30m,地下水位为地

下0.50m, 水位降至坑底以下1.0m,即水位降深sw=14.70m

影响半径:按照经验取R=5m

等效半径:基坑1:放坡大开挖,每边放坡约,基坑面积=×= 11619m2,大井等效半径R01161960.82m

含水层厚度:取井深为24m,含水层厚度H0=23.50m

Q1.366K(2H0S)S

R0RlgR0Q1.3660.069(223.5014.70)14.70

60.825lg60.82Q = 1316 m3/d

最大单井出水量计算

采用潜水裘布依公式进行计算:

q1.366K(2H0SW)SW

Rlgrw公式中:

q —— 单井出水量(m3/h) k —— 渗透系数(m/h) H0 —— 含水层厚度(m) sw —— 水位降深(m)

R —— 影响半径(m) rw —— 深井半径(m) 各参数的取值

渗透系数:按照经验取渗透系数k=8×10-5cm/s = d

水位降深:基坑开挖底标高为-14.50m,地面标高为-0.30m,地下水位为地

下0.50m, 水位降至坑底以下1.0m,即水位降深sw=14.70m

影响半径:按照经验取R=5m 深井半径:rw =0.15m

含水层厚度:取井深为24m,含水层厚度H0=23.50m

q1.3660.069(223.5014.70)14.70

5lg0.15Q = 29.38m3/d

说明单井抽水时最大出水量为 m3/d, 但群井抽水时由于井群彼此干扰,降落漏斗彼此重叠,出水量会大大减少。按照1#和2#受料场项目的降水实践经验,群井抽水时,单井出水量约q=d。 降水井数量计算

N=基坑涌水量/单井出水量=1425/=339口

本基坑共设置339口降水井,从而能够达到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板1m以下,便于基坑土方开挖的目的。 2、降水井布设 基坑周边降水井点

在基坑周边布置两排降水井,井间距5米,排间距5米,呈梅花形布置,井深30m。 基坑内降水井点

在基坑内均匀布置降水井,井间距8米,排间距8米,井深24m。 基坑内和坡顶共布置339口降水井,管材采用双壁U-PVC波纹管,孔径500mm,井径315mm,过滤器部位包二层60目的网布,避免地层砂进入井内,详见降水井点布置图(一)。 降水运行

预抽水应在基坑开挖前15-20天或更早进行,随开挖深度的加深可逐节割除上部井管,水泵在疏干时可随井内水位即时开泵与关泵,有水就抽,没水就停。按照开挖进度,控制基坑内水位在必然深度以下。基坑内水位确保在基础底板面以下1米,尽可能控制水位在基础底板面3米以下。

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及时降低基坑内的地下水位,便于土方开挖施工。

基坑开挖进程中要强化挖机对井点的保护,先开挖基坑周围边,分层开挖,一边挖土一边要持续降水。

底板内的降水井在底板浇捣前停止抽水,用素砼直接封堵。底板之外的降水井继续抽水运行,以达到基础抗浮的作用,待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停止降水。 施工进程中应维持降水的持续性,应别离采用二路电源保障降水用电,同时在开挖和基础施工的进程中应配备一台135KW的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确保降水能够不中断进行。 3 基坑内明排水

沿基坑坡角周围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宽500、深500,采用C15混儗土浇筑,于%放坡直通集水坑。在每一个集水坑内设置一个水泵24小时不中断抽排水至地表面水沟中。

6个集水坑尺寸为:**(高)采用烧结红砖24墙砌筑。外抹20厚1:2水泥砂浆。集水井四个角布置4个,基坑双侧中间布置2个。

五、 基坑外围布设减压深井

考虑到基坑开挖深,基坑的侧向压力专门大,需要在基坑外侧8~12m的部位打设一排降水井,以降低基坑外侧的地下水位,减小对基坑的侧向压力,以达到对边坡的护坡作用。共设置31口降水井,井间距15m,井深30m。管材采用双壁U-PVC波纹管,孔径500mm,井径315mm,过滤器部位包二层60目的网布,避免地层砂进入井内,详见降水井点布置图(二)。

六、结论

通过实施以上降水办法,在土方开挖中和开挖后的基础施工中,达到超级好的效果,对于基槽主体施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节约了本钱,加速了进度,

保证了安全。

一、由于降水效果好,在开挖进程中,挖机挖出的土质为含水率很低的湿性粘土和粉质粘土,超级有利于土方开挖,无塌方和滑坡出现。

二、在开挖进程中,按1:2放坡,边坡无渗水现象,超级干燥,及时进行了护坡支护。

3、开挖到米底板,底板土质也是超级干燥,开挖仅过1-2天,底板变得干燥、坚硬。超级有利于施工,及时进行了垫层浇注。

4、由于实施了减压井,减小了边坡的侧向压力,无滑坡和底板隆起发生,确保了基槽的顺利施工。

五、外侧周边降水井点,5*5的双排30米深的梅花形布置,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隔间了外侧水系。

六、按照每口井的实际降水情形监测,基坑内的实际水位应在-19米左右,达到预想结果,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附图:

1、土方开挖布置图 2、降水井点布置图

3、搅拌桩外围井点布置图(即减压井布置) 4、排水系统图

5、基坑开挖剖面图(1-1剖面和2-2剖面)

参考文献:

一、中国化学一岩公司的原料场《岩土工程勘探技术报告》 ; 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