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谈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王振洲

(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重庆市, 400047)

[摘 要] 案例教学作为有一种有效的教学法,最早不仅在法学界收显著的教学成果,而且逐渐被应用于更多的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应用较强的学科领域之中,包括商学、医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特殊教育学等等。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能过“做从中学”来理解、同化知识,能它能够立即被应用到类似的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实际问题。这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更能被应用学科的学生所接受。本文章主要对案例教学的定义、特点、案例本身的要求、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一论述。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特点 教学过程 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序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1]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最早起源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学的教学改革,哈佛大学法学院最初使用判例教学法,用法庭判决的案件作为案例进行教学;接着哈佛医学院采用临床实践和临床病理学会议两种形式的案例教学,对传统医学教学进行改革;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正式推行案例教学,并成立商业研究处[2]。这种教学法颠履了传统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单方面传给学生的局面,它使教学更具有实际情景性,通过呈现具有实际情境的事件和教师富有启发示的引导,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大大地增强了学习者所学知识的操作性,使他们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大大地提高了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及其能力。案例教学最早在法学教学中使用,由于的它的特征及其有效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逐渐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常规教

学形式,而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案例教学在其他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商学、医学、信息技术、管理学、外语教学、 特殊教育学等。

二、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使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实践得到紧密的联系,是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同时也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案例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操作情境之间的差距。由于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融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案例教学可以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

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被推庞及其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由于案例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决定的。案例教学的特点:第一,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刑事件,让学习者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第二,案例教学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

编写者的评论和观点,由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之所以说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案例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案例的展示虽然是一个趣味的、带有情境性的事件。但是案例

并不是一般的意义的故事,因为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虚构的,而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事件真实的再现,这就是它与故事的根本区别。[5]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法中应用有以下几个实施环节:

1、

展示并分析教学案例 果断决策之能。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第三,案例教学要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绝对正确的答案,其真正目的是头脑思维的发展,它所培养的头脑应该具有运用其思维的力量从熟悉的情境迁移到一个类似的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的超常能力。[Hunt ,1951,p.177]. 第四,案例教学能突出实践性。学习者通过案例,能够了解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第五,案例教学能激活静态的知识,使之动态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案例更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第六,案例教学的结果多元化。案例教学不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案例教学不要知识掌握的单一性,更不要求问题答案的标准统一性,只要从案例中推断出符合逻辑的结果,都是合理的,案例教学的情境具有实际情境的复杂多样性,同时也不泛创新性。

三、案例教学中对案例本身的要

求及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为了确保案例在教学过的有效性,所以案例教学对案例本身及其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案例本身有一些硬性要求:首先, 案例是事件,事件不一定能成为案例,所谓的案例是指“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3]。

其次,案例必须是典型的事件。作为案例,其基本要素是具一定的“问题或疑难情境”,除此之外,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能够从这个事件的解决当中说明、诠释实际情境中的类似事件,要能够给读者带来某种启示和体会;[4]再次,

案例的展示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中,

通常情况下案例的呈现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案例呈现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文字材料、口头描述、也可以是录音材料、影像等等。但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学生呈现生动形像的案例。案例呈现之后,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组织者,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形成一个“积极参与,激烈讨论”的开放式课堂。教师能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因为体现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2、

教师点评教学案例

首先老师要点明教学案例所具有的疑

难问题及其解决疑难问题主要用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课堂教学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师还要解决学生案例分析的疑难问题,肯定那些好的和独到的见解,并提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归纳总结案例。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到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在对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做进一步强调,并要求学生做案例分析报告,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理论应用能力,还可 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案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它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参与性的,是主动的,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的局面。但是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各科不能把虚构的故事当作教学中

的案例教学领域中,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不能是胡编乱造、凭空想像出来的事

件。

在现实教学中,由于缺乏现成的案例库供教师教学使用,教师如果要使用案例教学,他必须提前准备好教学案例。在准备教学案例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寻相关的案例,因此难免有些教师在准备教学案例时,为了省时省力,自编案例,如果这样案例教学就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效果。

2、 案例必须是含有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或

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而且案例与课堂教学有直接联系。

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必须含有一定的冲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陷入问题情境当中,才能使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案例教学并不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案例分析后,教师这时要巧妙地引导出教学内容,揭示出教学内容与案例的直接联系,使同学们明白课堂的教学内容是案例中问题或疑难情境的解决方法之一,并包含于其中的。

3、 在案例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在尝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没有真正认识到案例教学的本质,及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案例教学时,很难转变角色,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依然是重要的信息源,但主要是启发和促进意义的建构”,[6]。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必要情况下,教师会引导和提示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组织学习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4、 案例教学的本质是归纳推理而不是演

绎推理[7]

有些教师在尝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通常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呈现案例,把案例当作具体化了的知识,加以运用,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即为一种演绎推理。然

而事实上,案例教学的本质是要求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分析案例并发现案例中的问题或疑难情境,通过讨论,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等途径,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教师对这个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案例的一般结论。即为归纳推理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机会,提高其课堂学习的参与性及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使用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案例教学中案例既然要求必须是真实的事件,在使用案例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案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隐私,在使用案例材料前最好能够得到当事人或其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而且要求教师在案例用别名或化名来代替当事人的真实姓名。避免在使用案例材料的过程中未经他人允许就加以采用,案例中显示当事人的真实姓名,或者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暴露当事人的隐私等。这既为案例教学的伦理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尤其是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比如:法学、医学、管理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特殊教育学等。除此之外,案例教学逐渐使用在一些比较侧重理论的学科,比如:哲学、社会学、外语教学、道德教育等等。案例教学教学法之所有今日之影响,哈佛大学功不可,正是通过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者及其研究者的努力,案例教学才得到完善和推广,案例教学才真正从哈佛大学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的影响。案例教学借助高科技平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47-49. [2]杨光富 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6).

[3]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12 [4][5]新课程与学校发展案例研究/课程改

革促进北京中小学校发展案例研究项目组主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6] 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

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6:47-49.

[7]李晓庆,王辉。案例教学在特殊教育中

的应用现状与问题[J]。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学报,2008.4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