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环节探析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8卷第2l期・总第101期 20l0年11月・上半月刊 ◎ 陈 ,现代DISTANCE D远UCA]黝IOHOFC 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环节探析 锐 吉林省磐石市医院(132300) 关键词:静脉输液;关键环节:静脉穿刺 doi:10.39690.issn.1672—2779.2010.21.05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一21_0069-O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是护理工作的主 4.1静脉输液前准备 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观念的转变, 如何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现将静脉输液的几个关键环节予以综述。 1一次排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表明,静脉输液排气时,输液瓶液面距地 面的高度80 ̄90cm,过滤器乳头向上可提高一次排气成 功率。此外一次排气成功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微 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说明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与排 气时的速度压力有关,两步法消除输液时微量空气进入 静脉,消除人为的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不必要 的损伤,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而且操作简便,无需特 殊技术,且效果满意,方法是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一手固定针柄,另一手挤压莫非氏滴管处,使滴管内液 面达112处时稍提输液管前端,即开放开关,当液体流 到输液管端距尾端连接输液头皮针2cm处时,关闭开关 (第一步排气)。消毒皮肤后再排气,缓慢打开开关,均 匀放慢液体流速,直至硅胶管内及针头内空气排尽,关 闭开关(第二步排气)。从打开开关到关闭开关时间为6~ lOs,平均8s。输液时严禁甩手,动作要平稳,观察回血 后有无空气进入静脉。 2一次穿刺成功率 一次穿的方法为:扎止血带选择血管一松开止血带 一准备胶布一扎止血带一消毒皮肤一挂液体排气一穿 刺。 2.1改进的方法扎止血带,放松片刻,再扎止血带的 方法使扩张的血管在短时间内自然充盈,易于穿刺,在 放松期间,准备胶布,一举两得。 2-2在扎止血带到穿刺之间,增加了排气时间,使血管 有充足的充盈时间,易于穿刺,而一次排气成功的时间 共为(12.6±0.73)S,一般不会因扎止血带时间过长面 导致局部瘀血。 3妥善固定 临床上静脉输液时固定方法不当造成输液中断的现 象较多,冯秉华结果表明,不正确的粘贴手法,胶布的 不规则排列,胶布过长或过短都是导致固定失败的重要 原因。采用创可贴固定手法使创可贴处于紧张状态,胶 布长6 ̄7cm并平行排列,可保证胶布不松动。创可贴 粘贴进针部位还可防止针眼感染。 4提高无菌观念预防院内感染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 忽都可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护理人中必须预防院内感 染的意识,提高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1.1操作环境的空气净化据报道进行操作的治疗问和 病房应控制人员数量及其活动范围,定时通风,并保持 房间温度在20 ̄25℃,湿度在45% ̄65%为宜。 4.1.2护理人员准备一对护理人员工作服抽污染程度的 调查:建议每周须更换2次以上,避免护士穿着细菌超 过正常标准的工作服实施静脉操作,以减少交叉感染的 机会。提高护理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正确洗 手。正确洗手方法是操作前用肥皂认真揉搓双手及腕部, 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时间不少于15s,然后 用流水冲净,再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的手巾擦干。 4.1.3物品准备启封使用后纸包棉签超过4h、盒装棉 签超过24h须重新消毒。对各种皮肤消毒剂的抗菌试验 观察,安尔碘是日前较理想的皮肤消毒剂。止血带保证 1人1带,使用后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后待用。 4.1.4液体及药物的准备输液前应严格检查液体及药 物质量,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现配现用,避免针头多次 穿刺瓶塞,且针头斜面宜与瓶塞成90度角进针,以减少 液体中微粒量。安瓿划痕后,用75%乙醇棉签消毒,抽 药时,采用安瓶底部抽药法,以减少引入药液中的微粒 量。 4.2静脉穿刺操作中的感染预防 4.2.1严格无菌操作。 4.2.2正确掌握进针角度、速度,减少进针时带入的微 粒成分。 4.2-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失败后应 更换针头,以减少反复回针及反复穿刺造成的感染。 5拔针方法与按压时间 防止疼痛与瘀血 使用心理支持疗法,把握好力的作用特性(大小、 方向、作用点),适当绷紧皮肤,悬空不按压穿刺针口和 让针头漂浮于血管中而使上移绷紧皮肤时的作用力与拨 针时的牵拉力方向相反,力度适宜而减少了夹持摩擦力 的产生,避免了皮下神经末梢的痛觉反应。此方法解除 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操作及其并发症,消减 了拨针时的疼育反应与瘀血,这在病理学上也得到了证 实。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问的临床研究认为拔针 后按压血管4min左右较为合适。同时,平卧屈肘90。 举手法止血方法安全、方便、简单、易行、无痛苦,且 效果好。 总之,作为护士应重视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掌握 正确的输液技巧及用药知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心,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高质量护理。② (本文校对:顾淑花收稿日期:2OlO一08.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