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癌是怎么得的?分泌性中耳癌又称卡他性中耳癌、渗出性中耳癌、浆液性中耳癌、中耳积浓、胶耳等,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小儿多见。急性分泌性中耳癌病程迁延6—8周末愈者,可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癌。那么中耳癌是怎么得的?本文为您详解。
中耳癌是怎么得的: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癌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癌。
感冒可引起中耳癌发病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癌。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癌发病的机会。
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咽鼓管阻塞时,外界空气不能进人中耳,中耳内的气体逐渐被吸 收,鼓室内形成负压,中耳教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或因感染伎分泌物增加。中耳积液多为漏出液、渗出液和分泌液的混合液,因病程 不同而以其中某种成分为主。
一般认为病程早期为浆液性,后期为黏液性,部分慢性者可为白色或棕黄色的胶冻状熟液,即为“胶耳”。小儿因咽鼓管短而宽,位置较水平,且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故易发本病。
通过以上资料,相信您对于中耳癌是怎么得的?都了解了,壹药网药师要提醒您的是: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所以壹药网药师希望您能够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能够能够很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祝您生活愉快。
原文链接:http://jibing.qiuyi.cn/484zea/2015/0721/226771.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