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一、填空(40分)
1、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也叫( )。 2、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 )组成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 )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之处。 4、( )建立是19世纪( )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 )最早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倍。
6、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是由许多彩色的( )组成,蟋蟀的耳朵在( )。
7、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8、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 )的作用,( )的透明物放大的倍数最大。
9、放大镜凸度越大,放大( )越大。显微镜由两个( )组成,其中对着物体的叫( ),对着人眼的叫( )
10像食盐、白糖等具有( )的固体,人们把它们叫做(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固体物质都是( )或由( )组成。花岗岩中有( )、( )、( )三种晶体。
11、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 ),如果没有( ),地球就将成垃圾的世界。
12、我们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13、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透明( ) 琢磨而成的。( )根据英国主教( )提出的放大装置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 )的眼镜。
14、变形虫、草履虫、眼虫、喇叭虫都是由( )构成的。 15、制作简易显微镜要用( )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 1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的( ),能分辨各种( )。 二、判断(18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2、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
3、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4、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克隆羊。( )
5、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它并不是都有害的。( ) 6、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
7、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并开始了和它们的斗争。( )
1
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 9、现在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是蚂蚁等昆虫。( ) 三、选择(12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罗伯特.胡克 3、生活在水中的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 变形虫 4、蝇眼是( )。A单眼 B复眼
5、每平方毫米的蓖麻叶中叶绿体的数目多达( )。 A几十个 B几万个 C几十万个 6、植物的叶表皮有( )。 A气孔 B细胞 C叶毛 四、连线题(16分)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培养皿 夹取实验材料 滴管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染色 碘酒 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 吸取多余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 五、问答(14分)
1、你能写出微生物研究对人类的作用吗(最少写三个)?
2、显微镜有哪些主要部件构成?(从上往下写5个部件)
3、写出制作池塘中微生物标本切片过程: (1)材料: (2)步骤: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38分,每空1分)
(1)世界是由( )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 )构成的。
(2)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 ),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
(3)化学变化常伴随着( )( )( )( )等现象的发生。
(4)铁生锈是与( )、( )有关。把铁和( )、( )隔绝式防止铁生锈的好办法。 (5)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来,会发现铁钉表面有( )的物质附着在上面,硫酸铜溶液颜色会逐渐变( ),并产生( )。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 ),并听见嗤嗤声,这种气体会是燃烧的火焰( );用手摸玻璃杯会感到( )这是因为( )。
(7)米饭本身不含( )所以一开始我们不觉得饭甜,经过咀嚼,米饭和唾液发生( )反应产生麦芽糖。这时我们才感觉到米饭变甜了。
(8)利用淀粉遇到碘酒会( )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用蜡烛加热白糖的实验中,蜡烛开始变成液体是( )变化,后来燃烧是( )变化;白糖开始变稀,融化时( )变化,后来变黑、变焦时( )变化。
(10)汽水中的气泡是( ),喝汽水后会感到凉爽是因为( )。
(11)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在铁制品上涂一层油漆,这是把( )和( )隔绝,把菜刀上的水擦干是把( )和( )隔绝。从而达到防生锈的目的。
(12)铁( )导电、铁锈( )导电,磁铁能吸引( )、不能吸引( )从而说明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也就是说铁生锈是一种( )变化。
二、给下列物质分类:(8分,只写序号)
A菜花、B馒头、C萝卜、D米饭、E西红柿、F马铃薯、G玉米、H桔子、I菠菜、J洋葱、K苹果、L白糖、M面包、N香蕉、O红薯、P白菜。
含有淀粉: 不含有淀粉: 三、判断题(20分 )
(1)水结冰、把易拉罐压扁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是物理变化。 ( ) (2)火柴燃烧、铁钉生锈、折纸能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 ) (3)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 )
2
(4)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如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等。 ( )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 ) (6)在米饭上滴上一滴碘酒会发现米饭变成蓝紫色,由此判断米饭里含有淀粉。( ) (7)在不同的环境里铁生锈的速度有快慢,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最慢。 ( ) (8)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9)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新物质。 ( ) (10)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 四、填表(20分)
主要现象本质特点什么变化水结冰加热白糖制作课桌小苏打和白醋硫酸铜溶液和铁钉淀粉和碘酒折纸飞机蜡烛燃烧冰融化铁生锈 五、简答(14分)
(1)人们在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三种)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急剧增加会造成哪些严重的环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