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程思政”在保险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丨教学改革MJ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9B28);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课题

“课程思政”在保险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何 俊

(保险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课程的必要性。从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课程教学与

诚实守信教育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关键词】 “课程思政”;保险专业教学;融入;必要性;途径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对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于“‘课程思政’在保险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话题成为了教育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促进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结合保险专业的课程特点,并给出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保险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因为,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这些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满足了“十九大”精神提出的要求,从而体现了各大高校制定“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同时也体现了高校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宗旨。大部分的保险专业的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一点用处,[1]认为只有将重视对保险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保险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来,自然而然从主观上弱化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毋庸置疑,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政素质。总而言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课程中,有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因此,一定要引起保险专业的教师的高度重视。

2、“教学”和“育人”是大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大学教师肩负着传承社会文化的职责,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通过给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可以有效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2]因此,为了实现大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大学教师除了向大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保险专业技能,从而真正的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总而言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也起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是大学教师的教学职责。

3、保险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动力需求

由于任何专业的学习和实践都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先做人后做事一直是任何行业都必须遵守的原则,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大学教师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3]这样一来,对满足保险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动力需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大学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保险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在课堂中融入德育元素,如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等教学内容,为保险专业的教学渗入思政教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总而言之,大学教师通过将思政教育贯穿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保险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在动力需求。

二、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探讨

由于将将思政教育的融入到保险专业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结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要对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进程探讨,现提出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些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开始沉迷网络游戏,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从而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首先,教师在对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让大学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艰巨使命,[4]因为,只有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学好保险专业的决心,同时,对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技能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会学、乐学、好学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除此之外,对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总而言之,教师在传授保险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从而对全面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课程教学与诚实守信教育相结合

众所周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养保险学科学精神,不断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甚至对科学合理的控制国家的经济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教师在保险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分析保险企业近年来经济发展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科学合理的控制经济风险的措施,[5]从而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保险专业的学生在控制经济风险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诚信的意识,严格检查企业保险产品的质量,把买保险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从而有利于与客户形成诚信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对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总而言之,教师在传授保险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大学生诚实守信精神的培养,从而对全面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

保险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大学教师要把职业素养作为评价保险专业学生未来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保险专业的大学生仅仅具备过硬的保险专业技能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6] 在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教学中,大学教师要注意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要想经营好(下转第130页)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11月下旬刊

155

MJ教育探索丨

外患的严峻形势来说功不可没,并为日本日后在医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铸造辉煌提供了知识积淀和人才支撑。福泽谕吉在《劝学篇》中高呼:“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

[18]

下之人,”人之所以出现贤愚之别是由于后天是否接受教育所导致的。他提倡教育平等,人人接受教育,这改变了穷人不能接受教育的旧观念,使日本平民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平等的国策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崛起提供了极大支持。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刚刚觉醒,日本国民尚未从腐朽落后的旧思想中完全清醒过来,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无异于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的日本国民,打开了日本国民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使其开始思考个人独立、民族独立和富国强兵。可以说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为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思想先导,为日本成为近代强国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国民,成功塑造了近代日本国民的品格。

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渗透着“民族主义”倾向,早期他在《劝学篇》一书中以文明论为观点,宣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理应身先士卒,为国效劳,力争追上西洋诸国,此时福泽谕吉教育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已愈加明朗化。随后他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具体告诉日本国民何谓文明、文明的内容包括什么、文明的制度是什么,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日本国民的精神面貌,把国民由顺从的“臣民”改造为“独立自尊”的国民。在他晚年时期,随着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思想日趋保守,由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发展为民族扩张主义教育思想。在政治方面,由提倡民主自由转变为“官民调和论”;在教育方面,由崇尚文明转变为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外交方面,由主张各国平等转变为支持对外侵略扩张。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转变,与他不余遗力地对汉学的疯狂批判有着莫大关联,他说道:“我与汉学为敌到此地步,乃是因为我坚信陈腐的汉学如果盘踞在晚辈少年的头脑里,那么西洋文明就很难传入我国。我已定下决心,愿尽一切努力,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后生拯救出来,进而把他们导向我确信的目标”。[19]福泽谕吉对汉学的批判中也包含着对日本大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否定,这致使日本文化丧失了“以和为贵”的根基,失去了理性,最终导致他“脱亚入欧”思想的萌生,引导着日本公民教育一步步跌入军国主义公民教育的深渊,致使二战给日本国民和世界人民造成惨痛代价。可以认为:“福泽谕吉《脱亚论》的发表不仅标志着近代日本

(上接第155页)

“脱亚入欧”思想的正式出台,而且将这种思想推向了对外

侵略的方向,而福泽谕吉正是通过宣扬这种思想引导日本跻身于西方列强的行列,以参与其瓜分亚洲和中国的殖民战争,并在客观上对甲午战争的爆发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20]

福泽谕吉在《自传》中写到:“日本上演这出破坏旧物,输入新物的大型武戏,其内容就是开国四十年当中所经历的一切。有许多作者,或叙述梗概,或写出剧本,使全体国民在自由改革的舞台上演出这一新型的舞剧。说我所译著的书也占一部分,我也不惭愧。”[21]不可否认,福泽谕吉在创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在缔造日本近代文明中,都起到了启蒙思想领袖的作用,但他的教育思想依然具有局限性,一味否定汉学、“脱亚入欧”和军国主义倾向使他的教育思想日益变得丧失理性,偏离了国民教育的初衷,使其成为“畸形教育”。【参考文献】

[1][19][21]福泽谕吉.福泽谕吉自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78+279.

[2][10][11][12][13][14][15][16]福泽谕吉.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M].王桂主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5+85+116+162+151+168+197.

[3]会田仓吉.福泽谕吉[M].吉川:吉川弘文馆,1999.178.

[4]庆应义塾编撰.福泽谕吉全集:第16卷[M].东京:岩波书店,1958.209.

[5][6][9]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59+76.

[7][8][18]福泽谕吉.劝学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6.

[17]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20]肖郎.近代日本侵略亚洲国家思想探源[J].浙江大学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张园晓(1990—)女,河南许昌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一个保险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各尽其职,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管理好一个员工,才能管理好一个公司,将这些专业知识引入到现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大学生对职业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任何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引导并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敬业意识,从而有利于提高保险专业大学生未来岗位的胜任能力。教师在传授保险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对全面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保险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初步的探索,教师要努力利用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保险专业人才,但是“课程思政”融入到保险专业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并研究出适合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体系。与此同时,为了将“课程思政”在保险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在传授保险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精神和职业素养意识,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曌. 在高分子化学专业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山东化工, 2018, 47(21)172-173.

[2] 戚绪尧. “课程思政”融入消防工程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学园, 2018(31).

[3] 张金勇, 陈晓暾, 陈正, et al. 高校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以《弧焊电源及控制》课程为例[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8.36(06)93-95.

[4] 袁颖, 朱国福, 杨柏灿, et al. 立足文化内涵, 实施课程育人——中药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J]. 中医教育, 2018, v.37;No.209(04)33-36.

[5] 张静. 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28)67-67.

[6] 李生敏. 研究性学习在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22(11)92-94.【作者简介】

何 俊(1979—)女,汉族,湖南道县人,保险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30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11月下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