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下期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数学 张修军
新年伊始,新年新气象,对于上期教学工作总结出的不足与问题之处,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初2016级五、六两个班,五班37人、六班40人,两个班情况大体相同,从上学期末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来看,发现我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不强,学习能力欠缺,两个班都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全无。大部分学生基础非常薄弱,尤其是计算题,对于很多反复讲反复考的题型未能把握。
二、各单元重点: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 第三章《三角形》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 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第六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六章,分别是《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重点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相交线与平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
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初步》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们的生活存在许许多多的概率现象。本章要理解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能区分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可能性有大有小和稳定性,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我尽自己的努力克服上学期存在的不足,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结合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
展。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以及课堂中的学习习惯。包括如何做笔记等等
6、开展分层教学,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这三类学生。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补充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对于差生给予特殊的关爱。 五、进 度 安 排 教 学 内 容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3同底数幂的除法 1.4整式的乘法
课 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5平方差公式 1.6完全平方公式 1.7整式的除法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 2.1现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3平行的性质 1.4用尺规作角 第二章回顾与思考 3.1认识三角形 3.2图形的全等
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4用尺规作三角形 3.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 4.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关系 4.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关系4.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关系 第四章回顾与思考 5.1轴对称现象 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3课时
5.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五章回顾与思考 6.1感受可能性 6.2频率的稳定性 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第六章回顾与思考 总复习
进度安排在实际实施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4课时 1课时
2014年1月4日星期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