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镎?,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C.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D.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夺而杀之 B. 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成,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2、3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了

强烈的谴责。

C.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分) 译文: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分) 译文: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②应曰:“临时施

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注】①虞:意料,预料。②造次:鲁莽,轻率。③拊(fǔ):抚摩。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数讨山越()⑵君宜顾之() ⑶遂往诣蒙()⑷肃于是越席就之()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⑵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7.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3分) 8.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3分)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11.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2分) 答 , . 12.根据你对文章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①天涯海角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偕: ④如临大敌 临: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