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
板书课题 23、黄河的主人
齐读课题 23、黄河的主人
2.“黄河的主人”,提到“黄河”,你对它了解多少?
学生说:
那这究竟是条怎样的河?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几幅黄河图。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气势雄伟、波浪滔天、万马奔腾 ……)就是这样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谁会是它的主人?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23课,自由朗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明白了吗?开始吧。
2.检查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
强磁力体积竹篙筏子凭借
黄河滚滚整个儿吞没浊浪排空
胆战心惊惊涛骇浪谈笑风生
a.自读
b.指名读
(2)出示多音字
我们再来看一组,这一组有点特殊,你会吗?
漂流身系着乘客的安全
a. 指名读
b. 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3.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谁是黄河的主人?
指名说(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艄公,他驾驶羊皮筏子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三、细读品悟
过渡:黄河上的艄公又是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读,找出有关的句子,我们来交流。
(一)学生自读课文
指说交流(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板书: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同学们见过羊皮筏吗?多媒休出示你体会到什么?
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体会到的?说说具体的理由。
学生再读课文后,交流。
1.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作者“提心吊胆”是因为“羊皮筏子”太小,乘客又多,而黄河浪太大,担心小船被吞没。乘客的“从容”是来自于艄公的“沉着”和胆大心细,还是乘客的“谈笑风生”,都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突出了他的沉着,大胆的品质。
2.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坐羊皮筏子也需要“小心和大胆”,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乘客尚需如此,艄公就更需胆略和勇敢,这也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3.羊皮筏子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正因为有高超的驾驭小船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顺着水势,破浪前行,在黄河上“如履平地”。
4.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若不是“黄河的主人”,谁又敢在这样小的运输工具上,乘载六人再加二只“满满的麻袋”,这足以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5.指导朗读: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将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习
指读。
点评。
再读。
6、总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正迎流而上,他那坚定而沉着的表情让人更加深信----这就是黄河的主人!
(三)让我们再读课文,再次领略黄河的磅礴和黄河主人的伟大精神!
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感受过黄河的气势,领悟了黄河主人的不屈精神,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表达对艄公的敬仰、赞颂之情。
“古来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滩。”一代代筏子客或横波穿行或顺流无渡,又有几个能逃胶葬身鱼腹的厄运,然而,正是这些不屈不挠的黄河主人,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战胜风险,成为黄河的主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机智、勇敢、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学生再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黄河的交通运输发生了哪些变化?“黄河的主人”-----艄公现在又是怎样的命运?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比比谁是黄河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勇敢和智慧
23.黄河的主人
万马奔腾艄公镇静和机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pqdy.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