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俗话说:“成功的背后肯定有艰苦的付出,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做一个在教学方面有成就的老师来说,付出就会更多,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感觉魏书生成为一代教育专家是必然的。因为魏书生老师不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用心教书,在培养学生方面不仅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做出了各种努力。现在感觉到做魏书生老师的学生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也是很荣幸的。因为做魏书生老师的学生,不仅能学到课本知识,而且还能了解到到课本以外的国家国际大事,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增长了才干。而且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比如《教学工作漫谈》第四辑能力训练这部分讲的就是魏书生怎样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工作当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了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记忆能力,提高了注意力,培养了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并且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反思我的教学工作,课堂上教学比较死板,思路不是很开阔,没有给学生讲过任何国家大事,更没有灌输过国际关系。课堂上讲的只有数学的那几道数学题目。学生学得沉闷费劲,所以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到了初二下学期两级分化非常明显,问学生学不会的原因:“从幼儿园数学成绩就不好”:“小学数学就学不会,成绩很差。。。。。”有时候我告诉他们说:“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联系不是很紧密,只要你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一样也能学好数学。”可是我说归说,学生还是照样学不会。这让我很是着急。
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运用,然后再进行总结归纳,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当我看到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中,15分钟大扫除结束时,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也做了一次实验,情况是这样的。周五一般情况下,学校都要进行大扫
除,有一天的周五,上午我就告诉高钰堃,安排一下大扫除工作,标准是让每个人都有活干。下午到校后就开始干,结果用了15分钟,这说明只要把事先把事情安排好,咱也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遇到学生犯错误时总是一直揪着学生的小辫子不放,让学生写保证,学生写完保证了还担心学生不能做到,做班主任的一直像一个警察一样看着学生学习,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依赖性极强,看不见老师就不知道学习,没有一点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效果很不好。再看看魏书生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自学能力有多强,没有老师在学校,自习课照样很安静,语文课堂照样上,学生都能学到很多的知识,老师在学校,课堂上老师不讲课本而是讲一些对学生的思想有用的课外知识,或者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这是每一个老师都想达到的境界。
这一学期我决定跟着梅宏建老师学习当优秀的班主任,一改以前的工作作风,在教室里不再大声批评任何一个学生,做什么事情都和学生商量着做,每天先管住自己的嘴,不要随意说话,只要一说话就说一些有正能量的带有鼓舞人心的话。刚开始学生不习惯,由于我由严厉变得慈爱,学生就肆无忌惮的说话,或者进出教室,我看到这些不说不问。有一天下午我对学生说:“我现在身体很难受,原因是我每天看到大家在学校里不知道学习,我心里很着急,火气很大,但是不能发火,我就一直往下压火,一直压,压到现在肚里很难受。”我说后,第二天早上学生大有改观,学习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看来在学生面前适当示弱是有效果的。
由于我的改变带来学生的成绩下降,但是我必须尽快调整我的教学状态,用最大的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我发现优等生的成绩进步了,就在教室里面大力表扬进步的学生。并引导学生树立期中考试的目标,并出示奖励方案:“奖励所有进步的学生:即只要有进步就发一张奖状。”也许这个奖状吸引了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有了提高,全班62个学生有42
个学生取得了进步,这又一次给我表扬学生的理由。
在管理自习课方面,也曾想效仿魏书生老师的方法:使用说话接力本。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与配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花样,比如:纪律班长忙的一节自习课没有学习,看见这个说话,把接力本给这个学生,登记完姓名说话时间,这个还没有登记完毕,另一个学生或者更多的学生说话,发现一个接力本不够用。还有一次自习课,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说话,纪律班长给他接力本,他拒不接受,理由是我没有说话,我在问同学问题。纪律班长硬给他,他就给仍在了地上,遇到这种情况我做班主任的感到这个方法不适合我的班级。我必须寻找一个适合我班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再好的管理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个使用范围。就是魏书生老师说的:“再好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失去效力甚至产生副作用。”
魏书生老师对于学生犯错误方面采用的方法也是很多的,比如有写检讨变为写反思,由写反思再改为写明说明书,后来又变为写心理病例,还有犯错误唱歌等方法。看看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方法,再想想我的教学方法,一辈子不改变,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学生怎样变化,我的教育方法就不变。像这样的教育理念根本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速度,也违背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一段对于学生犯错误,我采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作出适当的惩罚。
对于学生课间操不跑操问题,我让体育班长惩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对于不写作业的同学,我没有采取强硬的态度,逼迫学生写。
我想:“做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佩服老师。崇拜老师,感恩老师,对老师充满敬畏感。只有这样做,老师说的话,学生才会听,老师的教育方法,学生才会接受。学生是未成年人,思想上不成熟,经常犯错误,需要老师的担当和
理解。”有的老师不能看见学生上课迟到,只要有学生迟到就大发雷霆,批评学生很长时间,把每一个学生都批评烦了。所以学生都会很反感这个老师。还有的老师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学生一犯错误就对学生消灭性的轰击。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越来越逆反。不要说教学成绩了,连平时的课堂教学任务都难完成。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有耐心,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来教育。学生不喜欢学习是有原因的,学生不跑操也是有原因的,说明他们都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如果认识到了,他们就会自发的学习与体育锻炼。
网上流传学生群殴老师的视频,评价也是很多的。有的说现在的老师是高危事业,还有的抱怨现在的未成年保护法,都是在同情老师的遭遇。我的观点是:“因材施教。”对于那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不要再要求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应该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孝敬老师。做老师的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学生考试,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他什么都不会已经很难过了,很自卑了,如果你把他们逼急了不发疯才怪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