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强
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16期
韩强
随着我国社会日益进步,经济不断发展, 高校作为生产传播尧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基地,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作为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工作方面也急需加强和改善,这对高校的安全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安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个别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仍然比较欠缺,由于消防意识缺失等原因造成火灾时有发生,这给国家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都会造成十分重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改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切实提高高校的消防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一.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产业规模也随之扩大,出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使得高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招生人数和校园面积都有所体现,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就显得越发重要性。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在某些高校内消防安全的观念还比较落后,对消防安全重视不够,只注重日常文化教学,而忽视安全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及教师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这些都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而且部分领导对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消防安全主体意识薄弱,使得许多高校中由消防部门牵头举办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少,许多师生都认为消防工作只是高校保卫部门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对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甚了解,发生火灾时不知所措,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生或者报警,也不会使用灭火器等日常消防器材,更不会减小或者扑灭火灾,眼睁睁看着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悔之晚矣。这些都是侥幸心理,是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但正是有关领导的不作为,给这些高校的消防安全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另一方面,消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普遍现状,许多高校教育经费大量投入到基础建设方面,忽视了对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导致使消防设备设施落后或不完善,这样都极易埋下事故隐患。有些高校仍然在使用老式建筑,其本身的建筑结构就不合理,缺乏现代的消防基本措施,改造不合理会增加其安全隐患。而且部分高校新建工程在设计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未经消防设计竣工验收,从而导致建设留下布局不合理。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转变师生消防观念,普及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对新生入学时的教育尧利用平时举办一些科普活动及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开展贴近生活的消防警示教育尧组织师生导消防站参观以及举办一些易于接受和简单易懂的日常防火措施,比如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消防栓怎样使用,安全通道的设置等,让广大师生员工认识到火灾的严重性和防火的重要性,学习和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其次,高校应该确保消防经费的投入比例,要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日常的经费开支当中,对较长使用年限的设备要做到有专人及时维修或更换,及时能够发现和解决问题。高校要建立分工明确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建筑进行改善和加装相应的消防设施,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用火用电设备应在某些不适宜场合应当禁止使用,重点检查教职工宿舍尧学生集体宿舍尧教学楼尧图书馆等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增加楼宇门禁数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 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制定相应奖惩措施,对必须使明火尧用电等器件具作好看护工作,做到专人负责。
三.结语
高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 既是一项长期尧细致的任务,又是一个长效的动态管理过程,它牵扯到国家的财产安全和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更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首先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再加上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尧群防群治,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理想效果。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安全防火工作无疑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研究新对策,新方法, 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切实认真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保障消防经费的一定投入比例,加强宣传力度,完善消防设施,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和防范火灾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就一定能为全校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尧学习和生活环境,真正为高校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