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刊2014#-g 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探析 赵亚娟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摘要:生源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 对高职教育生源的现状分析.归纳出当前生源问题的主要原 因,理性地提出解决生源压力下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生源现状发展出路 300270)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高等 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 生源问题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面临的新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生源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系统学校教育始于八十 年代。《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 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至 此,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虽然 起步晚但是发展迅猛,如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加 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素质方面作 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然 一、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比 如生源压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现状 1.生源数量不断减少。自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的生源明 显呈下降趋势,出现高职院校生源短缺的现象。第一.伴随着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参加高考的适龄考生势必随之减少。第 二,普通本科院校在竞争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吸引了大批 考生,很多生源宁愿复读也希望考取本科。第三,就业压力的 背后,使得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即使大学毕业也不能找到理 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早就业,既能缓解家庭压力还能创收。两 全其美。 2.生源质量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在生源数量不断减少的 同时,生源质量也在急剧下降。新生录取分数呈逐年降低的趋 势。目前我国依然实行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按照国家的录取 批次进行录取,高职教育被列为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基于这样 个现状,已不能再挑选优秀人才,只能选择其他院校的“残 羹冷炙”,这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职 院校生源短缺,在完成批次录取之后仍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各 一3.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对策和建议 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安全意识 是安全保障的前提,要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大学 生的安全意识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各种新情况、新 问题,着眼于防范可能危害大学生的各种安全隐患。学校安全 教育目标的确立,对于大学生的行动具有指引、激励和规范的 作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目标.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大学生 安全意识现状,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的安全。大学生安全教 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他包含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某个部 门或者某个单位单独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各阶层学校的系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 全意识。 小组,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学校保卫、学工、宣传、 教务、团委、心理咨询、后勤等职能部门各尽其职、相互配合. 专业课老师要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及学 生自我保护的教育渗透到课堂。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 育氛围。 3.3不断更新完善安全教育的内容。教育部相关部门应及 时收集安全教育实例和事故案例,组织编写教材,保证其教材 的先进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还要做到集知识性、趣味 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高质量理论用书。高等学校在加强思想 和文化教育的同时,根据最新教材大纲。引导大学生深刻了解 有关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措施,懂得防火、防 盗、防暴方面的自救常识,使他们在遵纪守法、保障安全、珍惜 生命、预防犯罪等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3.4不断创新、丰富教育形式。学校可尝试开展校园安全 随手拍、知识竞赛和座谈等形式活动,通过以案说法、以点带 面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安全教育生动形象,利用现代 的通讯手段,建立网络微信、微博平台,更好地开展宣传安全 知识活动。 4.结语 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力.把大 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工作做在前面.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 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总之,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 3.1将安全意识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体系。从中小学开始 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对学生全面开展安全教育。 使之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安全教育,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安排政治素质过硬、业务 素质扎实、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进行 启蒙教育,待遇与其他基础课教师一视同仁,以确保授课质量 和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的提高;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授 课时间,既要安排正规的课堂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学到科学系 统的理论知识,又要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自我保 护技能;期末统一进行考试考评,其结果记入学生综合测评成 绩,以达到学生从小就重视安全、了解安全的目的 3.2大学阶段的安全教育,要有继承性、全面性、系统性、 前瞻性。首先,要与中小学阶段安全教育所列的教学内容进行 衔接,对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在简单回顾 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提高,对中小学生可能没有涉及的内容 要进行补充和拓展,做到知识系统的继承。其次,就是根据涉 及大学生在校期间及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安全知识,进行分 类编写和讲解,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以便大学生从感性到 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必须更完善,从而为国 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碧红等.试论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的培养[J].中国科 教创新导刊,2009(29). 理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各部门通力合 作、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化教育。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 [2].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E/B].2010. [3]吕媛等.当前高校学生安全工作浅析[J].陕西教育(高 教版)2009.11. 159 2014年第98期 试周刊 高职院校不得不采取降低分数进行补录的政策。如若第一次 降分补录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则进行第二次降分补录,直至完 成招生计划为止。如此一来,批次录取、第一次补录、第二次补 录之间的最低分数之差能达到100多分,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 质整体偏低的同时水平参差不齐。 3.生源层次出现分化。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主 要包含三大类:第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生源通过国家 “统招统考”录取的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基 础好.底子扎实,从生源质量看,位于三类生源之首。第二类是 对12I招生的三校生(即中专生、职高生、技校生)。这类生源拥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基础理论知识薄弱,自觉性较差。第三类是五年一贯制的学 生(即三二分段生)。这类生源既无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亦无 专业技能,甚至连人生目标都不明确,缺乏自控能力。基于这 样复杂的生源结构层次,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给日常的教学 管理、教育教学带来挑战。 二、高等职业教育生源现状分析 (一)社会认可度偏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处于“次等教育”的位 置.由于学生无法考生本科院校而无奈的选择。在与本科院校 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社会认可度偏低。近年来,生源短缺造成 的高职院校入学门槛一再降低,造就100多分也能上大学的局 面.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质量。无法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毕业文凭的价值也随着降低,社会认可度也随之降低。出于这 样的理性思考,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去高职院校求学,导致生源 数量逐年减少。甚至不能完成招生任务。这样被动的局面,直 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声誉,高职院校难以摆脱这样的 恶性循环。 (二)国家政策倾斜 本科教育的发展作为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国家政策 的倾斜者与偏好者。大量的经费投入本科更凸显了本科教育 的优势。相较而言,高职教育没有足够的经费,也没有政策的 倾斜。在师资、设备、环境方面均处于劣势,没有充足的发展空 间。相对于正统的本科教育而言,高职教育只能越来越边缘 化.加之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不认可,这类“低人一等”的高职教 育无法吸引广大学生,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报考,只把它当 做上大学的“备胎”。由于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直至高职教育 生源愈加紧张。 (三)就业难成为制约因素 就业是学生选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十 年寒窗苦读为的是毕业后找到一份高收人的工作,实现预期 的价值。然而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在就业之路上 充满竞争。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重 点院校、本科院校。对于起点较低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则面 临无工作或者是工资低、待遇差的工作。学生的就业水平直接 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业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 制约因素。 三、生源现状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 国务院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 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 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 160 体系。”基于目前的生源现状,高职院校要有所发展,就必须深 化改革、突出特色、发展内涵。 (一)深化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高职院校 要突破瓶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深化改革。深化改革,首 先以就业为导向。就业状况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前途与未来。 大部分学生选择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毕业即 就业成为高职院校吸引学生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加强 就业指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就业基地,真正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深化改革,其次要 抓好教学改革。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所在,抓好教学 改革就要从专业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教材建设、 教学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突出素质教 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技 术应用型人才。 (二)突出特色 特色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关键因素。凡是被列 为国家示范校的高职院校,在其发展中无不突出其特色之路。 特色犹如学校的品牌,在提高学校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 象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首先。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每 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这是一个学校 与另一个学校的根本区别。高职院校务必须根据学校的定位 追求特色,切忌盲目跟风,寻求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其次,突 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高 职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主 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根据不同的特色构建人才 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 型人才。 (三)发展内涵 面对生源紧缺的事实。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全面的掠夺 生源大战。要在生源之争中大获全胜,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 高办学水平。增加对生源的吸引力。在内涵建设中,首先重点 进行专业建设。专业是学生选择学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满足 社会需要的切入点。专业建设必须强化重点专业,通过重点专 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并树立品牌效应;专业建设必 须以市场为导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为 出发点。其次,要加强内涵建设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 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线。而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 要保证。教师队伍建设,重在绩效考核,加强教师教学工作质 量评价.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意 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殿民.生源现状与高职院校的发展[J].企业研究, 2012(20). [2]徐耀生.高职生源状况及化解困局的对策[J].职教论 坛,2011(29). [3]王秀丽.高等职业教育生源问题探析[J].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11(21). [4]成立平.论高职教育所面临的生源形势与对策[J].湖 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本论文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3年度课题+ 基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变化视角下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 式改革(课题批准号:X111449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