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漏的词语解释是: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午漏[wǔlòu]⒈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午漏的词语解释是: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午漏[wǔlòu]⒈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注音是:ㄨˇㄌㄡˋ。 结构是:午(独体结构)漏(左右结构)。 拼音是:wǔ lòu。
关于午漏的诗词
《清秋述怀·午漏还从日影占》 《睡起即事·梦破幽窗午漏长》 《浣溪沙·日转雕栏午漏分》
关于午漏的成语
暗室屋漏 盛水不漏 旁午构扇 祁奚举午 江心补漏 点水不漏 不愧屋漏 补阙挂漏 堵塞漏卮 船到江心补漏迟
关于午漏的词语
典午 抵午 午飯 午餐 午盹 午午 蜂午 舛午 端午 午梵
午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午漏午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ǔlòu,是指午时的滴漏。综合释义: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唐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胡三省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汉语大词典: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唐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辄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胡三省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其他释义:1.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二、引证解释
⒈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引唐姚合《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宋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德裕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元胡三省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