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同志们:
大家好!
刚才,教育局的和学校的都做了重要。大家一定明白了,把大家请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共同商讨如何为孩子初中毕业后选择一条合适的路。我们作为初三毕业班的教师,有责任为孩子在毕业后保障一条有书读、有前途的道路,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重任。一句话,我们不能让孩子去打工,更不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流浪,而要为他们找寻一条适合于他们自身发展的路,这是我们老师和每个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和爱。
感谢到会的每一位家长同志,感谢你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你们为孩子前途操心尽力表示感动。大家应该了解了中职教育是我国现在最重要的国策之一。中央和国务院从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与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只因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目前就读三年中职每年助学1500元(如果有特困证明、残疾证或低保证还可助学每年元),再加第三年带薪顶岗实习(有的学校还有奖励办法和其他优惠、资助办法),完全可以把读中职的全部投入收回,甚至能为家里赚回一些钱,也就是说,读中职实际上没花家里一分钱。同时每个中职学校必须保证为就读者安置相应的工作,这是要签订经过公证的就业合同的,不能达到合同的内容,不仅全数退费,而且还将赔偿,这是普高和大学不可能有的政策!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目的是在成为工业大国的大环境下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改变我国目前技术工人仅占1/3左右的现状,缩小与一般发达国家高级工50%以上的差距。因而在高中教育普及之前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普高与职高的比例将要达到1:1,为此普高限招是相应的办法。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家长,一个家庭的决策者,孩子未来前途的决定者,必须审时度势,不能还像以前一样只盯着普高——大学这一条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望,其实每个人也都是很聪明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大脑结构和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孩子不是学习不努力,甚至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可就是成绩不怎么好,但他们有着更丰富的右脑资源,形象思维更强,更适合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读普高就是折磨,就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浪费青春,贻误前程。殊不知,这种没有意义的折磨不仅没有期待的回报,反而会损伤孩子本来很聪明的大脑,磨掉他们固有的活力和自信心,使他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不仅人会逐渐迟钝,而且心情和情绪也会很焦躁,反正对他极其不利。一个原因:普高不适合他。
同时,为了推进中职教育,普高也限招了,也就是说:广一二中、代市等中学被严格限制了招生人数,有的家长说:买个议价读读。先且不说读议价并不能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从而顺利地考上心仪的大学,就是议价也没得读了。普高限分数、限钱数,你再多的钱也读不到。因为这纯属得不偿失。
第一,读不到不说,就算读到了,多半成绩很差,几乎不可能考上一个好的本科。
三年普高加四年大学,至少花10多万,学的都是些理论知识,没有技术含量,出来找不了工作。研究生、重点本科工作都难找,何况初中本来成绩都很差的呢?这纯属用孩子的青春和前途做必输的赌注。是不明智的!当一个中职生已经工作4年成为熟练工收入愈来愈高的时候,同龄的读普高上本科的同学正在苦苦寻找工作,即使找到,也没有技术,还得培训,从生手做起,时刻面临被辞退,这就是多花10多万,浪费七年青春的代价!算算账,真的不划算。
第二,本来孩子并不喜欢走读普高——上大学的路,家长偏要强迫。
可想而知,孩子有多大的动力和劲头,其结果可想而知,孩子既然很痛苦,又怎么能做得让你满意呢?失败是注定的。
第三,有的家长持观望态度,有侥幸心理,说中考后再说。
可能他以为孩子能够考上普高。其实是想两头抓。这是不可能的。当你中考后发现不行时再回头找中职的专业的时候,自己满意的专业已经额满了,这就造成孩子没有书可读。所以,一方面,只要孩子选择中职,家长就应当支持,因为这样才是对他最有利的,才是真正的爱他,否则便只是希望孩子去实现你的愿望而已。不说孩子能否考上,就算能勉强考上,也应当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愿望,让他选择自己心仪和喜欢的道路。何况这种观望的孩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考上的信心和坚实的基础。
第四,也有的家长就一句话,说读中职没用。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中职比普高-大学愈来愈有用。如果你发现谁读了中职没用的话,可能是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没有选好专业,中途退学,没有坚持读完;二是以为中职就是混,贪玩,结果没学到真本领,甚至没毕到业;三就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踏实认真,三天打渔两天撒,不求上进,技术不过硬。因而我们说,认真努力,踏踏实实,读中职一定有最快最大的回报!
在这里,我要说明,我们只是向家长同志们讲明国家的政策,履行一个教者的职责,向大家喜欢宣传到位有关中职教育的信息,最终的选择在于你们自己,一切都取决于你们的自愿。
我更要说,宣传职中,只是我的工作,没有谁是想把所谓的成绩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送到职中去,以此来惩罚他,而是为所有的聪明的好学生寻找一条更好的路。因而,读中职与成绩无关,只与兴趣爱好和能力愿望有关,我们班成绩第三名、第六名和第十一名的学生就特别想要读中职,而家长不允许,这是为什么呢?
只能说明家长同志们对这项国策还不够清楚而已。
我的到此为止,有什么问题请随时提出。
愿所有的家长为孩子找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最美好的最合适的发展之路!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