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生桥导游词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天生桥温泉位于云南中甸县城东南10千米,呈东西流向的属都岗河从此穿越地下溶洞,形成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桥梁。桥高60余米,宽10米,长约200米,桥面平坦笔直,颇似人工造就。步临桥上,奇中有险,两边峭壁如刀劈斧削。下至桥底,只见河水自南而北从洞中翻涌而出,洞中有一温泉,从岩壁中喷涌而出,与河水混为一流,冷热交替,雾气漫漫。 沿属都岗河北上,在距天生桥东南5千米处,即是遍地热气蒸腾的下给温泉,这里地势资源丰富,在近1平方千米内分布着20余处温泉,有的在沼泽中、有的在岩脚下、有的在岩洞中,水流四季不断,最高水温69摄氏度。

  圣水传说和“澡塘会”

  圣水温泉,藏语称为“杜宗此卡”或“白究闹羊”,因为莲花生大师曾在此沐浴而得名。

  相传在吐蕃王朝时期,藏王让大臣到印度迎请了佛教高僧莲花生大师到藏区传教。莲花生大师为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他的足迹曾踏遍藏区南北,不辞辛劳到达康巴地区。一日大师来到硕都岗河畔,因正值盛夏河水暴涨,大师没法渡河而去,便在山下住宿。夜间山神得知消息,便施展法术搬来巨石一块横在大河上面恭请大师过河。此时山神见大师一路风尘而至已疲惫不堪,便又用神杖在桥边涌出几眼温泉汇成汤池,让大师痛快洗浴一番才继续上路传教。这一传说使天生桥温泉充满了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教色彩,使人无形中生产虔诚之心。

  莲花生大师沐浴过此温泉后,当地藏民称天生桥温泉为“圣泉”。因此每年在藏历新年前后,附件各村各户的藏族人民纷纷赶到圣水温泉,参加一年一度的洗澡会。温泉池里会挤满男女老少,不分性别年龄共同沐浴,一起享受这温和滋润的天然之水,洗去一年的烦恼与疾病。这便是“澡塘会”,又叫“沐浴节”。传统澡塘会的时间为七天,每天都以泡澡的形式度过。

  天生桥位于今香格里拉县城东10公里处,在香格里拉人心中早演绎为具有神秘色彩和美好含意的地方了。藏语称天生桥为“白穷闹脖”,汉语可译为“莲花生走过的天桥”。相传当年莲花生被吐请到西藏后,翻译佛经,弘扬佛法。他常到各处游览视察,到硕多冈河畔时,正值盛夏,暴涨的河水挡住了去路,只好住到河边的神山上。山神得知莲花生被水阻隔,施展法术,从山上搬来一块巨石,在河上造起一座桥,莲花生就从这桥上过了河。过桥后,莲花生又在众山神为他开的温泉池子里沐浴净身。此传说使天生桥充满了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教色彩,使人无形中产生虔诚之心。

  从天生桥流过的硕多冈河也被藏民们赋予了顽强的性格:传说硕多冈河和从中旬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俩为了投奔大梅,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硕多冈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天生桥还给人留下另一种神秘感:传说当年木天王在天生桥附近动用人力开采此处所产的形如竹筷的筷子金,这些筷子金还没有派上用场,木天王就濒临死亡,临终时,把开采到的黄金埋在了天生桥附近。这种传说据说真的引来了不少探宝者,却不曾有获宝者。

  天生桥四周山势婉蜒秀丽,传说中莲花生沐浴过的水池就是天生桥附近的地热温泉。每到春节,藏民们就来此洗澡,据说由此可洗却一年的烦恼。有时候,温泉池子里会挤满穿戴整齐的人,不分性别,共同休浴这温和滋润的天然之水。罗锦辉先生曾拍下此种场景,题之为《彩泉》,此作品在1991—1992年国际环境摄影大赛中获金奖,使温泉和作者名扬天下。作品中人与自然和谐而存的主题也是天生桥自然的特点。

  走在烙有深深马蹄印似卧龙般的桥脊上,一驮驮定格在茶马古道上的石驮子,宛如马夫刚刚卸下的盐茶驮子,永久地排列在天生桥头,相传这是“聪本农布茸木”卸下的金银驮,石驮旁一尊财神石像端坐在一巨石上,守护着天生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