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躲在蚊帐里的人

来源:品趣旅游知识分享网

躲在蚊帐里的人

  我从小就讨厌蚊子,并将它视为这个世上最厌恶的物种之一。

  小时候一直以为这蚊子是故意在我耳边叫唤,就像小孩子饿了闹喊着要吃的一样,我不给它血,它就一直叫,我给它喂点儿血,它自然就不叫了。上初中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蚊子没有叫嚷,它翅膀扇动的频率高达五百多次/秒,这样的高频振动才让我们听到了“嗡嗡”的哭闹。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一点启发:要么死,要么一刻不停地前进。

  但蚊子带给我的这点儿积极正面的思考却远不能抵消我对它的痛恨。我总不能因为它有一点儿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就原谅它对我进行的人身攻击吧。我得生存,我要吃饭,我要睡觉,吵我就是不对!它不仅特意往我耳朵里飞,还直往我被窝里钻,它慢慢地摸索着,摸索着,直到找到我身上最嫩的那点儿肉,然后又返回,再来到耳畔折磨我,直至我已没有精力与它抗衡,最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吞噬我的血。

  孩提时的我是不会有这样的感悟的,因为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我就坐在大人的腿上,母亲一手摇着马儿送我去外婆桥,一手拿着竹扇来回轻轻扇,蚊子都是不敢靠近的,实在是珊珊可爱。偶尔身上也会起红疙瘩,痒痒的,但父亲马上就拿来清凉油、风油精涂我身上,味道沁人心脾。

  沈复的《童趣》是我学过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今读罢甚觉可笑。余幼便不可张目对日,亦不敢留蚊于素帐中,还徐喷以烟并以之怡然称快,稚哉!长到不用再跟父母同睡、也可以独自拿竹扇驱蚊去热的年龄(也称幼年),我才见识到这蚊子的厉害。“爸,妈,有蚊子!”我深夜被蚊子吵醒,屁颠儿屁颠儿地闯进爸妈房间,在一片漆黑中开始哭闹,妈还在床上应着“马上就来”,爸就已经从床上跳起,开始了徒手与飞舞在空中的蚊子搏斗。那时,市面上还没有电蚊拍这种“核武器”,至今回想起来那场面也觉得生动。

  再后来我大了,开始明白晚上的睡眠是多么的宝贵以及重要,晚上睡不好就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质量,上课打瞌睡就听不到知识点,长久以往成绩就会落后。初中时代住一楼,门口是个小花园,蚊虫特多,从那时起,每晚打蚊子就成了爸妈在睡觉前必做之事。我晚上写作业写到很晚,他们就手握电蚊拍把门窗关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在我身后作响。通常是我妈指路,我爸动手,整个就一眼疾手快。

  “这里!这里!”我妈说。

  “别慌,这个还没打着啊!”我爸对着天花板。

  ……

  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蚊子都被他们消灭了。我有时候不识趣,还嘀咕他们吵着我写作业了。他们就无奈地停住手上忙的活儿,让我先写作业,一会儿再来打蚊子,两个人便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我的房间。那些日子睡觉从来就没有蚊子,他们早解决掉了,我睡得安详而梦得甜美,理应有个好成绩。

  对,如此一来,在家的我是没怎么用过蚊帐的。不过上高中住校以后,便不得不挂起了蚊帐。我有时候就躺在蚊帐里想啊,母亲就是蚊帐的白网,还带点儿蕾丝,父亲就是支撑白网的挂钩,他们两个人陪着我,足以让我安然入睡。我想,我是永远躲在蚊帐里的。

  等他们老了,我也要做他们的蚊帐,让该死的蚊子不敢靠近他们半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我拿着竹扇慢慢儿给他们扇风、驱蚊,一切的一切,就如从前那样珊珊可爱。

  房有一蚊帐,吾生之年所手织也,今已亭亭如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